APP下载

地膜玉米二次利用免耕种植秋玉米技术初探

2015-08-15钱家桥

云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西盟夏玉米覆膜

钱家桥,岩 龙

(1.西盟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云南 西盟 665700;2.西盟县翁嘎科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 西盟665707)

1 基本情况

西盟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怒山山脉末端,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适中,适宜种植玉米等作物。2013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为6846.7hm2,其中地膜玉米2000 hm2,占玉米播种面积的29.2%。为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12年农业科技部门受烟后玉米启发 (烤烟与玉米有一段共生期),从玉米作物入手,探索研究免耕节本增效新技术,通过在翁嘎科镇英候村开展千亩覆膜夏玉米收获后免耕种植秋玉米地膜二次利用技术试验示范,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全县在力所乡力所村、南亢村;翁嘎科镇英候村、英腊村、班弄村、班岳村实施夏玉米收获后免耕种植秋玉米地膜二次利用1507 hm2,总产量3516.1 t。

西盟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玉米是当地三大粮食(水稻、陆稻、玉米)作物之首,稳定玉米播种面积对稳定实现全县粮食持续增收和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种植除了使用良种,增加化肥用量外,还大面积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据统计资料显示,西盟县地膜玉米每年以9%的速度递增,2014年达2266 hm2,但地膜覆盖玉米只能当季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针对上述问题,2012年在总结翁嘎科镇英候村开展覆膜夏玉米收获后免耕种植秋玉米地膜二次利用技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西盟县农业科技部门对此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了专项研究,目前该技术已运用到县内海拔1400 m以下区域。

2 技术特点

地膜玉米二次利用免耕种植秋玉米技术是在中海拔区域以下(1400 m以下)覆膜夏玉米收获后,及时砍除夏玉米植株,不进行耕、翻、耙等作业,在原来的残留根部,直接播种秋玉米。这是一项集节水保墒、根茬还田、地膜二次利用、一年两熟等为一体的节本增效新技术,同时又有保护土壤耕作层结构和农田生态环境的作用,其特点如下:

1)一膜二用,省工、省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据测算,推广使用地膜玉米二次利用免耕种植秋玉米,省工(省去除茬、耕、耙、铺膜各1个工)4个,按每个工40元计(下同),亩节约成本160元;亩省间苗0.5个工,亩节约成本20元;较新铺地膜播种玉米节约地膜5 kg,亩节约购膜费80元,节约铺工0.5个,节约成本20元。上述3个环节每亩可降低生产成本280元以上。

2)加快玉米生育过程。原膜对土壤仍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保肥、保持土壤疏松作用,使玉米生育过程加快。地膜玉米由于采用穴播,土壤缺墒时,补墒播种时用水量较小,便于人工补增播种,极易满足玉米种子发芽的湿度和温度要求,所以出苗全且出苗提前,一般地膜二次利用穴播玉米较裸地玉米早出苗 5~7 d,早成熟 8~11 d。

3)提高光能利用率。玉米覆膜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弥补了秋玉米生长年积温的不足,可选种增产潜力大的早熟玉米品种,如正大615、红单4号等,从而获得高产。

4)增加密度。覆膜给玉米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小气候,改善了生育条件,使密植成为可能。覆膜玉米一般比裸地玉米可增加密度15%~25%,使亩有效株数较露地玉米增加20%左右。

5)减少物理损伤,培肥地力。地膜二次利用免耕种植能减少土壤的物理损伤和表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同时上一季玉米根茬在田内腐烂,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

6)增产效果非常明显。2013年度对英候村英水组农户岩说、岩歪、岩伍进行实地测产,夏玉米平均亩产678.8 kg,秋玉米平均亩产319.8 kg,复合亩产达 998.6 kg,较露地玉米亩增产 92 kg、48.7 kg,复合亩产增140.7 kg,按2.6元/kg计,亩增效益365.82元,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3 技术要点

1)选用早熟品种。秋玉米生长期所处气候条件特殊,前期高温,后期低温、阴雨。故应选用苗期耐高温,后期籽粒灌浆成熟快且抗性好的高产早熟品种,西盟县种植的秋玉米品种主要为正大系列,如正大615等。

2)清除前作残株。8月末夏玉米九成黄时,及时收获,清除前作残株。用砍刀至膜面将前作残株砍除,避免把膜损坏。

3)适时播种。按每亩需苗3700~4000株的密度安排株距,用锄头棒在原来的残留根尖处打播种穴(操作较为方便),种植穴不宜太深,以5~8 cm为宜,每穴播2粒玉米种,然后铲细土盖好,播种时间,中海拔900~1400 m在8月下旬为佳,低海拔900 m以下在9月下旬播完为宜。

4)科学施肥,合理排灌。秋玉米前期生长发育快,前期生长时间短。因此在施肥上,应坚持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粒肥。一般每亩施25%复混肥50 kg加5 kg尿素作基肥。4~5叶定苗后每亩用人畜粪水750 kg加尿素3~4 kg浇施提苗,结合中耕小培土。抽雄前8~10 d每亩施尿素20 kg,结合培土,防倒伏。当秋玉米全田抽雄1/3时,视苗情补施花粒肥,每亩穴施尿素5 kg。土壤干旱时应喷施叶面肥,防止后期缺肥早衰,延长有效灌浆期,促进籽粒饱满,提高产量。秋玉米生长前期天气多变,要注意抗旱和排渍,开花授粉、灌浆期属需水高峰期应注意抗旱保丰收。

5)病虫害防治。①苗期虫害防治。苗期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粘虫等。防治地老虎可用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1∶50)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粘虫可用甲敌粉2.5kg加细土15kg制成毒土,撒施玉米心叶。②穗期病虫害防治。穗期主要虫害是玉米螟,危害叶片、茎秆及雄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 (抽雄前),用毒土或颗粒剂撒入心叶内。毒土可用50%可溶性杀螟丹500 g,加细土或煤渣粉30~40 kg拌匀即可。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2~3次;灰斑病可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2~3次。③花粒期虫害防治。此期主要是蚜虫危害,应及时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防鼠可用敌鼠钠盐等,使用方法:用1%敌鼠钠盐1份拌20~30份饵料并加少量动植物油,连续投放2~3 d。

6)适时收获。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

[1]夏敬源.我国粮食作物免耕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J].中国农技推广,2006(10).

猜你喜欢

西盟夏玉米覆膜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西盟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究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工会只会做好事——普洱市西盟县勐梭镇孟梭社区工会小记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
杂豆全覆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振兴发展铸辉煌腾飞佤山奏华章
——庆祝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暨第五届中国佤族木鼓节
《滇池》文学杂志在滇缅边境西盟建联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