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园套种紫花苜蓿的作用与效益分析

2015-08-15冯建文张丽萍

云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泸西县生态效益套种

冯建文,张丽萍

(1.泸西县果树站,云南 泸西 652400;2.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 泸西 652400)

1 果园套种紫花苜蓿的作用

泸西县在水果生产中摸索出一套在果园套种紫花苜蓿,有利于果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种植模式。该模式有以下优势:

1.1 果树与紫花苜蓿形成优势互补

种植果树与种植紫花苜蓿能相互利用、相互补充。果树种植既能产生果树的经济价值,果树下种植紫花苜蓿发展养殖业,拉动畜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紫花苜蓿田间管理具有可控制果树病虫害发生,调节果园气温,改善果园小气候条件,避免土壤板结,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等作用。

1.2 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果园套种紫花苜蓿,可充分利用果园的光、温、水、气、养分及生物资源,既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又提高了两种作物对水分、热量、光照等的利用率,涵养了土壤水分,建立了一个投入少、效能高、抗灾力强的果园持续发展体系,达到果树高产优质的目标。在果园套植紫花苜蓿,可使果园每亩年产量增产10%以上。紫花苜蓿在改良土壤、培肥土地方面是其他牧草难以比拟的,原因是其根系具有强大的固氮能力,据测定,种植紫花苜蓿的田地每年可固氮100~300 kg/hm2,能有效节约部分田间管理成本,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紫花苜蓿种一年亩产鲜草 4000~5000 kg,可循环使用 5~7年,解决畜禽养殖中的优质青饲料不足问题,并获得养殖收入,从而提升了土地产出量,使土地增产增质。

2 效益分析

2.1 果树的经济效益

泸西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早春升温快,3~6月雨水少,光照足,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相同梨品种比较,比昆明提早15~20 d上市,比南方各省提早45 d上市,比北方提早2.5个月上市。

泸西县结合多年果树栽培经验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优质梨、桃(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截至2014年底泸西县种植水果面积12 024.53 hm2,其中梨7333.33 hm2,桃 3066.67 hm2,以泸西县主栽品种雪花梨为例,一般6~8年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2.5~3.5 t,按每千克2.8元计算,每亩产值7000~9800元,是栽种其他作物效益的2~3倍。全县仅水果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就达4.52亿元。

2.2 紫花苜蓿的经济效益

在全县果树经济较发达的白水镇、午街镇和中枢镇组织果园种草养畜试验示范,据不完全统计,2005-2010年共计推广种植紫花苜蓿50 hm2;果农新建牛厩 562.6 m2、羊厩 632.4 m2、羊床 420 m2、青贮池102 m3;实施总投资58.19万元,其中项目补助22.5万元;实现养殖经济效益580.6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9.98。在果园种草的推动下,“十一五”期间泸西县畜牧业获得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草食畜的发展更加明显。“十一五”末,全县大牲畜存栏11.92万头(匹),比“十五”末增长16.81%,年均增长3.3%;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3 果园套种紫花苜蓿的综合效益

1)经济效益。果园套种紫花苜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利用率,改土肥田,延长果树根系活动时间,改善果园小气候,疏松土壤,提高果品质量,节省锄草用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并重与发展。

2)生态效益。果园套种紫花苜蓿具有改土肥田的生态功能,收获的苜蓿通过过腹还田,节约了资金,减少了化肥用量,促进了生态的平衡和发展。

3)循环效益。随着紫花苜蓿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中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逐渐增加,民间有“苜蓿连茬四五年、翻后三年劲不完”的说法。紫花苜蓿还对多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富集、耐受、转化、分解能力。同时还可吸收过量的硝酸盐,以此起到净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净化肥料的残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污染,确保水果产品安全,对土地生态功能进行有效修复,培植土壤肥力。

猜你喜欢

泸西县生态效益套种
泸西县饲料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泸西县高原梨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泸西县总工会:举办专场招聘会
泸西县总工会: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滴灌西甜瓜套种玉米模式栽培技术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