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构建
2015-08-15
(作者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一、国家文化形象:一种重要的文化软实力
一个人有自己的外在形象,一个国家和民族同样也有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国家的文化形象则是整体国家形象构成中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内在组成部分。所谓国家文化形象,就是最能表征特定国家文化传统、文化行为、文化竞争力之核心价值与深刻内涵的东西,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吸收能力和文化创造能力,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素养和精神风貌,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根据与重要显现。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形象的载体与依托。一般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除了物质硬件实力之外精神、思想、行为等因素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影响力、国际声誉以及国家领导人魅力及其国民精神面貌等方面。在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的各种文化符号在世界舞台上以特定方式得以展示,在国际传播中被其他国家和人民逐渐认识,在国际社会中形成一定的正面或负面舆论反映,从而作为客体给人们留下综合的印象,这就形成了该国家的文化形象。国家文化形象是国际交往格局中特定国家的行为表现、价值追求、精神气质等在公众心目中反映,是外界对国家的总体评价和认识。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特定国家文化形象的评价和认识,其实质是一个文化符号生产与文化符号消费的过程。
德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本质上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的现象体系”,文化现象始终是一种符号现象。符号是人编织起来的用某物指称、传达另一物的象征性代码。在人类意义的世界中,人们用这些代码积累经验、表达情感、传递认识,支撑人类社会文化系统意义网络。一个国家文化形象究竟如何,首先取决于该国家拥有的文化形象符号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其次取决于公众对该国家文化形象符号的认知与解读的水平与能力,这两个方面决定着国家文化形象的性质与面貌。一般地说,当被评价的国家比评价主体所属国家强大时,评价主体往往以仰慕的态度将其纳入视野的中心,用理想化的形式来描述对方,同时赋予其先进、发达、进步、文明等特征,但常常无意中也把对方消极的方面也过滤掉了,甚至有时把其缺点也当作优点加以褒奖。反之,当被评价的国家比评价主体所在国家弱小时,评价主体则倾向于以轻视傲慢的态度将其边缘化,用愚昧、落后、低级、野蛮等语汇描述其特征。与此同时,往往无视对方文化所包含有价值的文化因素。历史上,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曲折际遇就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近代以前,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泽被四方,八方朝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在思想家莱布尼兹、伏尔泰以及百科全书派哲人的著作中,他们激赏中国文化,对儒家提倡的仁政、德性伦理充满神往,提出欧洲人应当以中国为楷模,向中国文化学习、借鉴,孟德斯鸠则援引中国借以批判旧制度下的欧洲政府、宗教狂热和颓废的社会风俗。而随着中国在近代的衰落,西方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则逐渐出现重大逆转。由于西方工业革命兴起,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方式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所展现出来强大的社会力量与文化力量无不给人以深深的震撼与鼓舞,欧洲人的自信心和文化优越感也空前加强,其国家文化形象日益高大。而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形象却一落千丈,原先的“白天鹅”变成了被轻视、甚至遭人奚落的“丑小鸭”。曾几何时,国际上不同时期出现的“黄祸论”、“东亚病夫”“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去中国化”等各种奇谈怪论一度被大肆渲染,甚嚣尘上,突出地反映了西方中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狭隘心理与文化偏见,是对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无端污蔑和严重误读,更导致了世界与中国之间关系的对立与隔膜。
时至今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主导世界事务的国际格局中,凭助经济全球化整体性运动,起源于欧美的现代性文化体系成为一种“普照的光”,不仅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而且作为一种评价体系与规制工具;不仅影响着非西方国家民族的文化生态,而且影响和形塑着该国家的文化形象,甚至还影响和决定着该国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态度与认同。如此来看,许多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其本质已经不是认识或反映地理中国的现实,而是意在表达对“中国”的某种认识,它将现实、概念、神话或想象糅合在一起,以西方自我为中心,构建自我实现的西方文化自身投射的“他者”空间。在此过程中,由于中国文化被强行归并到了西方现代性“文化叙事”体系之中,中国文化的一些特点按照西方的标准却被不加分析地当作有待否定与克服的东西。由于脱离了自己的独立的文化成长环境与体系,因而也很难有独立本然的中国文化形象。更为复杂和重要的是,在西方的中国文化形象规制的逻辑结构中,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也难以保持理性、独立的主体立场,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西方现代世界观念秩序,时不时对自己传统文化自嘲、贬低、热讽甚至全盘否定,把一切怨尤和不如意不加分析地倾泻到中国文化本体身上。一百多年来,浩荡劲吹的“西学”之风以及不绝于耳的“以西为师”的鼓噪,使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内核精华日渐被稀释与消解,本真的中国文化形象随之也变得模糊难辨,渐行渐远。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正在作为影响国际重大事务的大国走向世界历史的前台。但一个能够广泛影响世界的大国,不仅仅于她所创造的经济总量大小,她一定是一个能够创造新文化、在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知识生产中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出先进的思想体系的国家。对中国具体而言,就是无论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不再仰人鼻息,不再唯西方马首是瞻,而是在合理地接续自己思想资源的基础上,能够以新鲜的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等国家元素符号为内容书写富有特色与活力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在关乎当代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与事件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生产并贡献出新的思想智慧,拥有影响并引导人类历史前进的文化力量,以此赢得世界的关注与尊重,以此确立自己的外在文化形象。
二、“中国梦”蕴含并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形象的符号元素
第一,“中国梦”是国家想象、民族理想与人民愿景凝练的中国式话语表达。
“中国梦”表达了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和奋斗方向。“中国梦”把国家的价值追求与奋斗目标用梦想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一种较容易能为人们愿意接受并理解的有效话语传播方式。历史上,美国就曾成功地向世界推介了“美国梦”。“美国梦”为美国以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世界舆论。有人做过一项面向外国人的问卷调查,当问到“您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有哪些”时,不少人选择了四大发明、瓷器、京剧脸谱、太极、饺子、武术、中国结等,这说明绝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于十分肤浅的层次,对看得见的物质文化知道得多,而对中国精神文化知之甚少。相反,长期以来中国人在吸收外来文化尤其西方文化却表现出了较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对西方文化如数家珍,知识相当丰富。这表明在全球交往过程中,各国之间文化信息传播是不平衡的,而这种不平衡是由不对等的国际政治经济交往造成的,其中固然与西方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有关,也与我们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自卑心理以及缺乏向外传播自己的话语权和主动性有关。
“中国梦”向世人宣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理想和愿景,让“中国梦”为人所认知、所接受、所了解。使世界知道“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依靠中国人民、汇聚中国力量”,不仅让世界出除了认识“四大发明”的古代中国外,还要认识已经实现“飞天梦”“奥运梦”“潜海梦”的现代中国;不仅要认识“器物中国”,而且还要让世界认识“文化中国”,理解、认同并尊重中国人的价值选择与与实践路径,使“中国梦”成为表征国富民安、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话语,向世界展示积极进取、开放包容、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国家文化形象,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第二,“中国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理想的有效接续与时代刷新。
中华民族是勤苦、勇敢、积极进取的民族,也是敢于梦想、善于追梦并圆梦的民族。可以说,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历史。这些梦想的背后,蕴藏着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折射着民族心理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也凝聚着“振兴中华”的奋斗与艰辛,现实地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的内在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的梦想浪漫而崇高,中国人寻梦曲折而艰辛。“民亦劳止,汔可小康”[1]。这是古代先贤梦想的开始。从尧舜禹时提出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到孔子的“世界大同”社会理想,从宋代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明清思想家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到,等等。这些入世刚健、忧国忧民、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文情怀与笃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积极投身现实社会,不屈不挠,前赴后继。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突中节节败退,饱受外国的欺凌和侮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未卜。此后,强国御侮,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中国无法绕开的主题,更激发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抱负,成为近代中华民族与每个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梦”。此后,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先后上演了旨在“自强维新”的戊戌变法,“强国富民”的洋务运动,追求“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倡导“科学与民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上下求索,艰难追寻,但这些努力仍然没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长期四分五裂、战乱频仍的混乱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第三,“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与思想向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和文化上强大起来。有梦想,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纵观世界各个大国崛起的历程,无不是以宏大的、振奋人心的国家梦想作为精神引领的。18至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航海梦、工业梦支撑起了“欧洲梦”,而20世纪的“美国梦”则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的崛起。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需要“中国梦”作为国家和人民的精神动力与思想向导。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文明社会向现代工业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出现一系列深刻变化,社会利益格局出现深刻调整,人们的社会思想和文化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多样,而且复杂多变。然而,唯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愿景上,全体中国人民中华儿女能够找到最大的思想交集,在多元社会价值中整合、凝聚和产生最大的共识。
三、以“中国梦”成就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高度和阔度
重建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主动地对外宣传中国、展示中国,利用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和手段,使中国的文化元素符号以一定的方式更多、更快、更有效地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世界宣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构想,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第一,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重建中国文化形象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既是党的社会主义观随着实践不断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的文化形象轮廓不断清晰、逐渐丰满和健全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狠抓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加进来,使总体布局发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强化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彰显了我国党和政府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永续发展的执政理念,提供并形成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合力支撑体系,给世人展示出了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理想发展前景。
“五位一体”总体战略,既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总布局,也是重建中国文化形象的总布局。“五位一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关键,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促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保持稳定和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民生不断得以改善,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我国国家文化形象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
第二,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文化形象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除了要在经济、科技、国防等物质“硬实力”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思想、价值观念等文化“软实力”同样强大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形象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构建中国文化形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导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同时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海纳百川,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确立“中国梦”的国家坐标;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核心价值观确立“中国梦”的社会坐标;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确立“中国梦”的个人坐标;构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形象,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际和交流,不断拓展中国文化形象的国际空间。
今天,中华民族已经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和独立,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国家的文化形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与肯定。但是,由于多种历史原因以及复杂的世界格局的制约,致使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双方的认知被一些模式化、简约化的经验知识所支配,长期陷入了零碎化、片断化的记忆和想象之中。毋庸置疑,中国文化形象由以往的模糊到现在的逐渐清晰高大,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伸开臂膀,广泛地同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交往,取长补短,在许多方面获得了平等对话的权力和自我实现、自我展示的机会条件。现在的中国,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世界,中国的文化形象也从没有象今天这样直观真切地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今后,我们应该以更开阔的视野,更自信的心态和更博大的胸怀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对外来文化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在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交融中,增添我国文化发展的活力,借鉴各吸收一切有利我国社会发展的有利成果,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的文化形象,使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第四,统筹政府和民众两方面有利因素,创新中国文化形象国际传播的有效方式和渠道。
塑造与传播国际文化形象,要重视其手段和方式,一般地采取政府和民众两种渠道。一方面,国家行为、国家意志宏观而直接地决定国家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国家、民众个体的素质、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也构成该国文化形象的重要方面。优良优雅文明的国家行为能够以小见大表现国家文化的精神和神韵,于无声处中影射出国家文化形象的特质与形象。生活在特定的国家制度下,如果每个社会个体对国家的政策与理念充满理解、认同与支持,享受于所拥有的生活状态,感觉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那么,发自内心的一张张笑脸、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疑才是国家文化形象最好的名片。
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反过来,人民好,也才能国家好民族好,才会有好的国家文化形象。国家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的依托;中国梦的圆满,使得个人梦想才有了无限广阔的存在空间。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国家政府层面上树立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国际传播意识,借助科技与市场的力量,改进国际传播方式,不断增强我们中国文化形象传播力量和传播实效;另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改善民生,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给他们提供更安全的食品、更优质的医疗、更满意的教育、更舒适的住房、更便捷的交通、更优美的环境,以扎扎实实的工作造福全体中国人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经过十三多亿中国人的共同奋斗与不懈追求,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自信的中国形象,一定会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1]孔丘.诗红·大雅·民生之什·民劳[M].北京:中华书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