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城镇化新形势加强村改居社区党建工作

2015-08-15晋城城区党建研究会课题组

支部建设 2015年19期
关键词:居民党组织党员

□ 晋城城区党建研究会课题组

晋城市是在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中快速崛起的新兴城市。建市近30年来,城市建成区由近10平方公里扩展到4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4.5万增加到48万,市区基层组织从原来的3个乡5个街道和4个居委75个村委,改制为1个镇7个街道和75个社区62个建制村,其中,村改居社区46个,占社区总数的六成多,人口占市区总人口的近3/4,市区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县城向区域中心城市的嬗变,城区社会也逐渐实现了以乡村管理为主向街道社区管理为主的转变。可以说,是城镇化推进了城乡社会进步,催生了村改居社区的转型发展。

一、围绕健全村改居社区区域性党组织体系,着力整合党建资源,优化组织设置。

在城乡结合部,可探索设置城乡统筹的区域性社区党委。建立统筹型社区党委,应打破原有垂直领导的党组织体制,统筹区域内各单位党组织资源,整合成立由辖区各单位党员推选的综合党委,对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统一领导协调,统一组织活动,统一协商共建。试行和推进区域性、统筹型社区党委机制,可以强化辖区内党建的工作主动权、资源调配权和活动统筹权,有效整合利用区域内党组织的人才、场地和服务资源,把分散封闭的组织结构转化为城乡统筹型、互联共建型组织结构;同时,还应以区域党建促进党群干群融合,增进区域内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商,增强社区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原住居民的市民化和村改居的社区化。

城中村社区已失去土地优势,可尝试推行条块互补的区域性社区大党委制。要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社区班子,对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形成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管理新格局。社区大党委制可以针对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难题,召集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集体协商议事,发动党员共同参与治理、开展活动、服务居民。一些试点地方的实践表明,实行双重管理的大党委制,初步实现了辖区内党建资源的整合集结,拉近了机关单位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增进了单位党员的归属感和社区群众的认同感。在“双重管理”的基础上,条件成熟的社区,还可适时主导建立社区大党委模式,通过召开辖区党代会选举产生社区大党委,打破“所管”与“所辖”界限,把居民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全部整合进来,形成社区党委统一协调、单位党组织协同参与、党员与居民互联共建的长效机制。

地方党委和书记要切实履行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拿实招、出新招,加强村改居社区的党建工作。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是最大的政绩”的责任担当,切实把党建工作拿在手上、放在心上,抓具体、抓深入。要建立基层党建例会制度和党建工作督导制度,完善党建目标考核体系,优化考核内容和指标,定期分析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形成重视党建、真抓党建的良好态势和长效机制。对普遍存在、反复出现、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如组织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顺畅等,要注重从体制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查找原因、研究解决,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推进村改居社区的转型发展。地方党委、政府应强化主体责任、履职尽责,抓好基层基础,建好社区组织,对入住率超过一半的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组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对连片建设、形成规模的村民、居民混居区,应适时撤村改社区,切实解决社区组织和党的工作“缺位”、“空白”等问题,夯实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的组织基础。

二、围绕强化村改居社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改善干部结构,培育社区人才。

一要增活动、调结构,增强社区班子的包容性。村改居社区在完成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转制后,应面向社会,拓宽渠道,选贤任能,增活动、调结构。可选拔区街机关优秀干部和提前离岗干部下派担任社区第一书记;鼓励党政机关、社团负责人、社区民警、离岗人员、社会知名人士及社区专业人员,参与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选举,通过民选程序担任社区干部;建立后备干部和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挂职锻炼制度等,逐步消化和改变社区班子本土化、老龄化和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象,努力促进干部队伍的多元化,增强社区班子的包容性。

二要育人才、建机制,提升社区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地方党委要把社区人才建设纳入党管人才范围,加快培育建设一支宏大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加大从大专毕业生中考录选拔社区工作者的力度,鼓励复退军人、警校毕业生考聘社区治安专干,支持法律工作者兼职社区法律顾问或人民调解员,不断注入新生力量,改善人才结构。要健全社区人才队伍成长机制。制定社区工作的人才评价、选拔使用、教育培训、流动管理、薪酬待迁、社会保障、表彰奖励等相关制度,形成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依法落实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社保等福利制度,完善收入增长机制。要关心社区工作者的成长进步。注重从优秀社区人才中发展党员、评模评先,推举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让他们体面工作有尊严;可通过限定职数,支持优秀社工专业人才、大学生“社官”和社区工作者,通过民主选举进入社区班子;加大从社区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和街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为优秀人才拓展上升空间。

三要重培育、多扶持,善用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社会组织人才荟萃、专业见长,具有配置资源、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和参与社区治理的独特优势。社区党组织要善于同社会组织交流沟通,善用社区组织的专业特长,延伸拓展社区功能,开展社区文化、党员教育、居民普法、助老服务、心理辅导、健康讲堂、就业指导等活动,促进社区管理转型、服务升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三、围绕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着力转变作风,服务群众。

一是党员干部要“结对包户”,重点帮扶困难群体。低保户、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体,是社区党组织直接联系、悉心服务的重点对象。在社区班子中,要健全党员干部入户走访、结对帮扶、包户服务等制度,优先解决困难群体生活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并将帮扶对象和结果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于发生家庭纠纷、亲人故去、灾害事故和有下岗失业人员、上访人员、劳教刑释人员的家庭,要亲自上门,必到必访,给予精神慰藉、困难帮扶、生活救济,努力做好家门口的群众工作。

二是无职党员要“设岗定责”,联户帮带周边群众。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无职党员分布面广、接触群众多,只要党组织善用、用好,就是一支可用且有为的重要力量。根据中央要求,社区党组织要区分不同情况、针对个人特点,给无职党员定任务、压担子,支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设岗定责”活动。通过科学设岗、双向选择,党员认领、合理奖惩,激励无职党员守岗履责,发挥个人特长,带动群众就业创业;牢记党性、发挥党员作用,服务引领周边群众,凝聚社区治理的和谐因素。

三是居民代表要联系片组,多做服务群众、理顺情绪工作。村居民代表来自片组,代表居民,既是荣誉,更是责任,理应服务于民,做好群众工作。据了解,仅城区一个街道的村改居社区就有村居民代表584人,这是一支有待发掘动员的潜在力量。社区党组织要重视启用这支队伍、用好用活村居民代表。要加强经常性教育引导,使他们明白知晓,只有直接联系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多做群众工作,才能真切地了解民意、感受民情、代表民心;要围绕中心工作出课题、派任务,激励他们珍惜荣誉、崇尚责任,宣传群众、引导舆情,多做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的工作;要逐步建立村居民代表述职、评议和奖励机制,重视在优秀居民代表中培养选拔社区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不断扩大和巩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

四是机关党员进社区、入院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机关单位党员进社区、送服务已渐成风尚。据悉,城区区直机关单位在职党员报到进社区3627人,这是一支庞大的优势资源。他们来自不同单位,知识面广、点子多、经验丰富,用起来、用好了,社区服务能力也会明显提升。这里的关键在于“常来常往、用住用好”。要把“组织发动”和“党员自觉”结合起来,既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突出问题,发动党员进行集中整治、开展团队活动,又要通过“社区出题、党员认领”双向选择,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定向服务。比如,可根据机关党员个人特长、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开展联户帮扶、家庭护理、残疾康复、健身辅导、心理咨询、文化指导等多样化服务,进而逐步引导进社区活动从“活动式、示范式”向“经常化、常态化”转变。

五是街道办要转职能、转作风,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是兵头将尾,位置不高而责任重大。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质量,办好街道服务管理中心“窗口”,努力为社区基层和居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包居联户、领导接访下访等制度,潜心解决突出问题,化解信访矛盾,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四、围绕健全村改居社区民主自治机制,着力扩大基层协商,推进资产转制。

一是加强议事协商,健全完善广泛参与、彰显民意的社区群众自治机制。民主自治是基层组织的生命,居民群众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居民群体分层分化,发展要求、利益诉求和精神追求日益多元。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是实现社区良治善治的有效途径。一要严格依法,公正推选由各个居民群体广泛参与的居民代表。要依据《居委会组织法》及其《实施办法》,科学制定和合理确定居民代表的当选条件和推选比例,确保原住民、下户居民、外来人口和辖区单位等各类群体都有足额的居民代表产生,以利于充分反映、广泛代表各方面利益诉求。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在居民代表中通过竞选演讲、代表票决、社区公示,选举产生更高层次、更精干的社区代表。二要结合实际,健全完善与居民参与意识相适应的社区自治机制。居民会议是集中民意、民主协商、居民自治的有效载体。要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做实做强居民会议。可以在居民代表的基础上,推选组建更具代表性的居民理事会、居民协商议事会、社区共治理事会等,作为居民会议的常设机构,行使居民会议的职权。居民理事会、议事会应推选理事长,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指导下召集和主持会议,通过好事多协商、难事共治理,把实事难事办成美事、顺心事。具备条件的社区,可选举社区代表,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制度,作为社区的“小人大”,推行代表提案、代表征询会等制度,逐步构建党组织、居委会和社区代表三方民主协商、共建共治的居民自治常效机制。

二是推进资产转制,建立健全分权制衡、规范运行的集体经济组织监管制度。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改制的社区,要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股份制规范管理和资产保值增值,使原住居民成为集体经济的股东或股民,保障集体资产权益、激发主人翁意识,从而使在集体经济中兼职的社区干部,脱离经营性岗位,安心社区工作。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要成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成权力制衡约束机制,实现产权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监督制度化、分配公开化。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对董事会、监事会的领导监管,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听取“两会”报告,接受股东评议。

三是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探索从间接选举向直接选举稳步转变的有效形式。一要创新完善社区党组织选举制度,有序实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上级党组织推荐和党员大会差额直选党组织班子成员的“三推一选”制,努力增强民意基础和竞争活力。二要更多地引入居委会选举的竞争机制,通过提高参选比例、公布候选人简历、支持候选人竞选承诺、实行差额选举等民主程序和竞选机制,稳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覆盖面,力求把更多的优秀人才选进社区班子。

五、围绕做好村改居社区转型改造的思想政治和制度安排工作,着力引领转型发展,完善保障机制。

社区层面,村改居社区党组织要统揽全局,抓党建,聚人心,以改造促转型,努力实现改造与转型协调并进。当前,村改居社区既要面对转型期的阵痛,又要面临城中村改造中的烦恼——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越要加强党建工作对转型改造的引领推动作用。社区党组织要勇于担当、凝聚共识,党建工作要服务改造、引领转型,既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又要耐心做好居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引导居民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诉求,又要切实解决动迁户和弱势群体的突出困难,逐步引导居民群众理解认同改造,自觉参与改造;要坚持改造为民、让利于民,尊重民意、统筹兼顾,合理协调居民群众、社区集体和开发商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科学民主地制定相关办法和细则,确保和谐拆迁、阳光改造、顺利回迁;要统揽全局、服务发展,指导支持集体经济组织顺应改造、用足政策,通过置换土地、合理补偿,易地新建商业楼宇、市场超市,发展社区生活服务业,促进社区经济转型,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居民生活稳步提升。

地方层面,地方党委、政府要统筹兼顾,出政策、建机制,以保障促转型,积极推进发展与民生和谐共赢。一要找准城中村改造与转型的结合点,完善政策促转型。城中村改造与村改居转型的结合点,一个是人,一个是土地。人是社区化、城镇化的核心,土地是为改变人的生存发展方式服务的;离开了村改居的社区化、城镇化,离开了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就很难找准改造与转型的平衡点,也就很难实施城中村改造、推进社区化转型。为此,地方党委政府,一方面应彻底转变“只要地不管人”、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改造路径,在征用土地中,应按比例留用安置地,用于转产发展二、三产业项目;在征收集体房产中,应依法维护村民群众的集体财产权,通过置换用地、合理补偿,支持村改居社区易地新建商业楼宇,发展新型社区服务业。另一方面要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发展城镇不发展人的发展观,在土地征用、城中村改造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上,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优先落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保、低保、培训、就业、住房改善等民生问题,使他们同享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逐步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二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促发展。村改居社区党组织大都有办公用房,但在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社区治理经常性支出上,期盼得到政府的支持。地方党委、政府应按照十八大“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要求,将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逐步加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治理能力。同时,区县组织、民政部门要把社区党组织工作、活动经费和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的设施购置、办公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并依据服务人数建立正常的经费增长机制;党政群各系统各部门在给社区安排专项工作、协调任务时,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资源保障,让社区顺心干事、诚心服务。

猜你喜欢

居民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党员之家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