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载焚膏犹继晷,一朝成志好登坛——序《碾子山区志》

2015-08-15柳成栋

黑龙江史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碾子华安修志

柳成栋

地方志编纂主要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来进行编纂的。就区而言,有行政区划,有地理区划,还有经济区划。就行政区域而言,有介于中央与省之间的大行政区,如华北、东北、西北、中南、华东、西南区;有省级行政区(省和自治区);有相当于市级的行署区,即通常所说的地区,不过实行市管县以后现在大多已撤地变市,如我省仅保留大兴安岭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区,是指市内的行政区域单位,一般一个市管若干个区。碾子山区,齐齐哈尔市所辖七区之一也。

历史上的地方志除通志以外,多为府、厅、州、县志,其中尤以县志为多。由于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不同,很少有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区志。即使是在第一轮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以来,也不是每个城市市区都编有区志。外省市的区志我曾见过扬州的《广陵区志》,淄博市的《淄川区志》,南京市的《栖霞区志》等。我省首轮修志13个市地除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伊春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全部编有区志以外,其它各市仅有牡丹江市志编有《牡丹江郊区志》,鸡西市编有《梨树区志》,其他市则鲜有编者。当然是在第一轮修志时中指组和省地方志办公室没有明确下文每个城市市区都必须编纂区志。但部署第二轮修志任务时,已明确每个城市市区都有编纂区志的任务。

提到《碾子山区志》,我和碾子山区志的编纂工作还有一种特殊的因缘。在第一部《碾子山区志》完稿即将内部出版时,我曾协助齐齐哈尔市志办的刘玉和先生和区志办的主任王洪斌一起到省新闻出版局办理的内部书号。区志出版之后,因为我在一次全省地方志干部业务培训班讲课时曾无意之中指出过《碾子山区志》(1897~1985)某方面存在的一点不足,不料,这一句话不要紧,却引起了碾子山区政府的重视,决定重修一部纵贯古今的《碾子山区志》。

另外还因为我曾对民国时期,《黑龙江报》主笔的魏毓兰做过一点研究,并撰写过《报人诗人方志家魏毓兰》一文。说到魏毓兰,不能不提到他专门记述以齐齐哈尔地理、历史、土物、风俗、艺文为主的《龙城旧闻》这部地方志。该书《卷一·古迹》中曾有关于碾子山“蛇洞”的记载,它是较早见诸典籍记述碾子山的书面文字,对于日后碾子山文化历史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在文章中曾提到魏毓兰“因齐齐哈尔西北有木叶山,自己便称木叶山人,足见其对齐齐哈尔这座城市,对黑龙江这片土地感情之深。”魏毓兰写齐齐哈尔、记碾子山,我写魏毓兰,研究魏毓兰,并向碾子山区志办提供过魏毓兰的照片,于是我也荣幸地成为了与碾子山历史有关的人物。为此区志办在编辑《话说碾子山》一书时还将我的照片和拙著《长铗文丛》封面载入书中,使我与碾子山修志同仁的感情更深,联系更密。

志书重修,古来多有之。所谓“重修,也称‘新修’,相对于‘续修’‘续编’而言。即前志修成后,编成后志,不取续修方式,仍按‘统合古今’的原则,选取旧志中有用部分,再加进新内容,综合而成新志。”(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词典》460页,黄山书社1986年)二轮修志我省重修者已有《呼玛县志》《尚志市志》,《碾子山区志》(以下简称《区志》)当是其中的一部。

在第二轮志书编纂即将大规模启动之际,2000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中国地方志协会会长王忍之先生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续志篇目理论研讨会上的曾指出第二轮修志的两项任务:一个任务是“续”,第二个任务是“修”。关于“修”,王忍之明确指出“修的意思是对上届志书进行修正。也就是方志理论家章学诚所说的‘前志不当,后志改之’。我们上一届所修志书,总的说来,质量是不错的,但也存在缺点和不足,甚至有不少的错误。对此,下届修志中要重视,尽可能地改正它。修也是新一轮修志不应该忽视的问题。不能只讲续,不讲修。考订、补充、修正,好的保留,错的纠正,漏的补上,长的精简,新一轮的修志工作就会完成得更全面,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部新的、更好的志书。既有有关近一段历史的新的史料。又有对上一部志书的提高、修正。”

本着这一宗旨,2004年在碾子山区政府的支持下,组成了以赵守仁为主任的地方志办公室,编辑人员共计4人,同时调整了区地方志编委会。定规划、拟篇目、发通知、签订责任书、培训修志人员,决定将续修变为重修。在坐下来分析研究第一部区志之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全体编辑人员走出去,深入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档案馆、文物管理站查阅资料,并深入市直各有关单位进行采访调查。举凡档案资料、图书资料、报刊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音像影像资料,尽收囊中。由于历史的原因,碾子山区历史上曾于1913年至1958年一直归龙江县管辖,另外部分区域还与甘南县有过分合,所以区志编纂人员四赴龙江,三下甘南,蹲下来查阅档案。期间,曾经有九人在龙江县档案馆集中查档就进行了一个星期。

由于掌握了大量的翔实的资料,在紧张的修志过程中还完成了一些中间和阶段性成果。其中包括《碾子山史志丛书》四册、中共碾子山区《历史大事记》二卷、中共碾子山区《组织史资料》三卷、《碾子山区政协志》一部,并出版了碾子山史话《话说碾子山》。

经过十载耕耘,辛勤编纂;四人夙兴夜寐,焚膏继晷;广征博采,征文考献;条分缕析,纠谬补;去伪存真,通古贯今,几易其稿,终于于甲午孟夏完成送审稿,并送我一部,进行批阅。三个月后,我与齐齐哈尔市志办的侯建春等一起亲赴碾子山参加志稿评议会。于是得窥碾子山区市容市貌。与此同时,守仁主任还于清晨陪同我一起游览了北山公园(重山园),碾子山城区市貌尽收眼底,使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碾子山的印象。

志稿评议后,守仁主任,按照评议会提出的修改意见,重新制订了修改方案,分工负责,调整篇目,压缩表格,审核资料,斧削笔润,删繁就简,处理好交叉重复,又经过一年多的拼搏,在四位平均年龄已逾花甲老同志共同努力下,终于使《区志》定稿交付出版。

纵观全志,以大篇立志,体例比较完备。《区志》首列概述、大事记,总摄全志;再以地理篇、经济篇、政治篇、文化篇、社会篇、人物篇六大篇冠盖40章,194节;附录殿后,选录重要文献、优秀文艺作品、史志简介等。另外,附以索引。全书共计150馀万言,述、记、志、传、图、表、录一应俱全。

《区志》叙事上限起自1897年中东铁路修建开始或事物的发端,下限断至2005年或事物结束。全书通古贯今,横陈百科,纲举目张。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区志》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了碾子山区百余年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一部碾子山百年沧桑历史风情图徐徐展开读者眼前。

《区志》采用适当升格的方法,突出了地方特点。碾子山因山而名,山因石而名扬。昔日多以山中的石头,作舂、磨、臼等磨米用具,今日多以石做建筑用材。因此碾子山石材工业比较发达,是碾子山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除了建筑用材以外,石材加工有了长足发展,如加工各种石碑、石凳、石狮、石龟、石龙、石板材等,一应俱全。采石场林立,加工、打击、碎石、研磨声此起彼伏,所以《区志》在工业章中专门列有石材工业一节。碾子山不但花岗岩和闪长岩储藏量丰富,而且在华丰村还蕴藏着大量的麦饭石。因为麦饭石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量元素,并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和溶解矿物质的功能,是对生物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一种矿物质保健药石。因此自1987年发现以来经过调研鉴定论证,认为碾子山区华丰麦饭石含锌较高,并含适量硒和氟,与国内优质麦饭石产地具有相同的质量。于是便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为此《区志》采用升格法专门设立华丰麦饭石一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魏毓兰在《龙城旧闻》中曾记述:“蛇洞,在碾子山顶,有巨石覆焉。由石缝内窥,深黑无底。相传清光绪初,一巨蛇自蛇洞出,探首牙(雅)鲁河内饮水,尾端尚在洞中,其长大可知。俄人筑东清铁路时,蛇出,为俄人所见,以炮遥击之,不中,蛇怒鼓石,毙数人,自是不复出,土人以为神。洞口置石几、石炉,多往祈祷者,亦曰仙人洞。”丰富的物产、美丽的传说、秀丽的景色,使得碾子山成为市区居民晨练、休憩之地,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山水风光、历史古迹,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为此《区志》专设旅游一章,进一步彰显了碾子山的地方特点。碾子山登山节也成为碾子山区的一张旅游名片。为了突出地方特点,《区志》还在节庆风俗中专门设立了地方节日,其中便有登山节。登山节自2001年开始至2005年已连续选举办了5届。《区志》详细记述了的历届“中国·碾子山‘6·28’登山节”的活动情况。另外还记有山神节。我们知道满族人称老虎为山神爷,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日为山神爷的生日,所以满族人把这一天定为山神节,在这一天凡满族聚集的村落,都要在村头的山神庙祭祀老虎。而碾子山的山神节是碾子山区独有的地方风俗节日。他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碾子山的采石工们为了避免因采石再生人身伤亡事故,便采取祭祀“山神”求其“保佑”的朴素方式,慰藉心灵,免遭罹难,故而在工友王忠诰每年遇难的这一天停止作业,进行祭奠活动。“是日,采石工们在各自的采石点置放供桌香案,摆上猪头、鲤鱼、水果、糕点等祭品,主持人带领全体参祭人员举香火行三叩首大礼,同时将黑猪血洒于作业区间的石头上,并且燃放鞭炮以驱邪消灾,祈求‘山神’保佑采石人岁岁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以作业点为单位,参祭人员或于家中或去饭店聚宴畅饮。久而久之,得以传承,便成了碾子山区民间采石工独有的节日。”山神节、登山节彰显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读后令人神往。

《区志》该详则详,改简则简;该细则细,该略则略。详者,《区志》六大篇中详经济、详政治、详文化。其中文化中又详细记述了文化艺术。而收录在附录中的“优秀文艺作品选录”以及“重要文献中”的考古文选、碑文记录亦应属于文化范畴。其中尤当值得称赞的是《区志》将以反映碾子山区地方风土民情、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的诗文、楹联、碑刻,全部收录于附录之中,不但丰富了志书的文化含量,而且助推了旅游观光事业,同时亦可备輶轩之采,因此更具文献价值。又如地理篇,记述行政区划,包括街道社区、村屯、里巷相关地名记述尤详。其略者,如对华安机械厂的记述。华安机械厂,现称黑龙江华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省的大型军工企业。可以说,碾子山因华安而兴,因华安而壮大,亦因华安而闻名遐迩,但出于保密的缘故,对于华安只能略写。《区志》在驻碾企业简介一节中列“黑龙江华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一目简略记之,无疑最为恰当。

《区志》跳动时代脉搏,突出时代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记述各方面的改革情况,字里行间无处不奏响改革的音符,激荡着改革的浪花,铿锵着改革的步伐。如经济篇中,专门设有农村体制改革、工业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等目,在政治篇中设有人事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司法改革与建设等目或节。其它各个领域的改革何时出现,则从何时开始记述。与时俱进,改革的历史画卷如《清明上河图》一般,全景式地在《区志》中徐徐展开。

《区志》为了突出重点、亮点,还采用了章节下设立专记的方法,深化了记述的主题,彰显了新生事物,加深了读者的印象。首轮新方志中有不少地方采用了专记、特记、杂记和附记等体裁形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二轮志书更被大家所认同。《区志》在好多章节之后设有专记,如在自然灾害之后设有《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专记,计划管理之后附有《碾子山区农村奔小康规划》《碾子山区农村实现小康量化标准》,林业之后附有区委、区政府《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是年绿化碾子山大地的决定》,招商引资之后,附有《碾子山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规定》,科技成果之后附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碾子山地震台》《齐齐哈尔碾子山水文站》专记,教育教师之后附有《碾子山区小学语文作文教改实验》专记,文化艺术群众文化活动之后附有《华安公司职工业余文艺演出简介》,广播电视之后附有线广播业馀通讯队伍,体育之后附有《华安公司职工体育活动》等。这些专记、附记或特记,有的是专题文章,有的是原始文件,它们仿佛是现在新闻报道中的链接文章,是某一问题的专题记述,抑或事物的起因、事物产生或发展的基础、原由和依据。这些专记、附记或特记的载入,不但可以推动读志用志活动,也有利于学术研究。

总之,《区志》成功之处颇多,付诸梨枣,足可登大雅之堂;流传于世,更能惠及子孙,造福后世。存史、资治、教化功能将会日益彰显,同时也为志书的重修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至此,赋诗一首,以为祝贺,爰为之序。

龙城西北望蛇山,洞底幽深仙气寒。

十载焚膏犹继晷,一朝成志好登坛。

读诗谁晓袁金铠,忆旧长思魏毓兰。

雅鲁河边百年史,波涛滚滚入华安[3]。

农历乙未九月二十一日

柳成栋序于冰城长铗归来斋

(序文作者为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原主任,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审)

[1]袁金铠(1870-1947),字洁珊,晚号甲庐。奉天辽阳人。民国时曾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国民政府监察委员。东北沦陷时期曾任伪满州国奉天省省长,伪满奉天省政府最高顾问,伪满参议府参议。曾写有《过碾子山驿》五律一首,载《黑龙江志稿·艺文志》。

[2]魏毓兰(1876-1949)字馨若,一字馨钥,号琴猗,又号木叶山人。近代东北著名报人、方志家、诗人,黄县上庄乡人。民国时曾任《黑龙江报》主笔,著有《龙城旧闻》《黑水诗存》等。《龙城旧闻》中有蛇洞山的记载。

[3]华安,即华安机械厂,现在为黑龙江华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碾子山区因华安而兴。

猜你喜欢

碾子华安修志
突出教学重点,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佛影相随
老家的碾子在心中转动
一幅精湛的竹制山水画
华安日日鑫增设H类份额
买头耕牛
华安智增精选基金即将发行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