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埔军校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5-08-15陈治良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军校革命

陈治良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东 广州 510036)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陆军军官学校。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与黄埔军校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一、办校宗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从1895年密谋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开始,至1923年为止,孙中山已经走过28年的艰苦革命历程。期间,他领导了反清、反袁、护法、北伐。他先后与会党、新军、南北武人,甚至与日本浪人、军人合作,但获胜的却是甚少。这是因为会党由旧式游民组成,组织纪律观念弱,起义时蜂拥而上,失败时作鸟兽散。

新军则与封建统治阶级联系紧密,缺乏政治信仰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军阀部队则无主义无信仰,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一次次失败的惨痛教训,特别是1922年,孙中山所倚重的陈炯明炮轰总统府,使他领悟到:“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了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孙中山从未掌握过一支以其思想主义、政治理念武装起来的军队。因此,一旦条件许可,孙中山必定要办一所符合自己要求的军官学校。当1923年苏联军事顾问抵达广州后,孙中山便急切地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准备好北伐的根据地。”又说:“我们希望你们把在反对帝国主义者武装干涉、并把他们赶出本国的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传授给我们的学生——革命军队的未来军官”。

1924年6月16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先生在开学演讲中说道:“开办这所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如何创造一支革命军呢?“本校之学生不仅教其运筹帷幄、决胜疆场、冲锋陷阵、杀敌致果之本领,尚需教其认清敌人,辩是非、明厉害、知礼仪、尚廉耻,要而言之,即灌输学生之政治常识及本党主义,而培养其革命精神,实现明耻教战之古训。”可见,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革命军队骨干。以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努力使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国民之武力,保证军队的统一与为主义而战的革命精神。

由此可见,黄埔军校早期的办校宗旨决定了其思想教育的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时代性、革命性

1.反帝反封建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其指导思想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就决定了军校主观上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军校是在军阀虎视下创立的,客观上使得军校必须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军校的教育大纲草案中就明确提到“中国的国民革命,一定要与世界反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势力联合起来,不妥协的打倒资本帝国主义与国内他的走狗(军阀与买办阶级)。”政治纲领中十分明确提出了革命斗争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土豪劣绅。

2.革命人生观教育

黄埔军校的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背景复杂,其信仰和入学动机更是良莠不齐,如何把他们教育成以完成国民革命为使命的军人?孙中山在开学演讲中,要求学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军校政治教官恽代英就曾说“我们的士兵自然大多数是已经被饥寒逼上革命之路的,可是他们旧社会的思想习惯沾染的很深,他们满脑子还装着许多反革命的旧观念,我们要根本铲除了这些旧观念,才能使他们站稳革命的立足点,由不自觉的革命以至于自觉的很稳定的努力革命。”要达到此目的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

首先,军校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中明确规定:“只有借政治工作阐明本党的学说与主张,养成士兵确定革命观点,方可以保证军队的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其次,在课程安排上,不仅有三民主义,而且有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国民族革命问题、社会主义发展史及各国革命史略等。再次,军校还编写了“士兵日课问答”,共计44 条,告诉士兵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何当兵,为谁打仗等。三、教育的形式具有多样化

1.营造革命氛围

早期的黄埔军校通过政治标语、口号以及革命歌曲等,宣传黄埔精神,营造革命的氛围。创校初期,大门张贴“嘉宾戾止,我武维扬。”表现了弘扬革命武力,统一国家的宏愿。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大门围墙东西两端刷上醒目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总理遗训,它激励师生继承总理遗愿,增强革命斗志。1926年校门两旁换了“升官发财,请往它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和“革命者来”的横披。军校的二门悬挂着几副大字标语:“精神不死”、“碧血千秋”、“卧薪尝胆。”这些对联、标语成为国共合作时期革命师生所崇尚的黄埔精神。

2.政治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

早期的政治教育课程有三民主义、帝国主义解剖等,随后增加了社会主义、政治学、经济学等18 门课。1926年又增加了苏联研究、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达到了26 门。通过政治课的讲授,灌输革命理论。

政治教育专职教官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学问渊博,口才一流,这使得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十分出色。例如:周恩来讲授《国内外革命形势的分析》,内容新颖,易懂易记,被学生称为百听不厌的大课;熊雄讲过许多课,他能面对官生,侃侃而谈,给学生以满意的解答;还有恽代英、肖楚女、高语罕、于树德等等。军校的思政治课深受学生的欢迎,给学生们在思想上有积极影响,被“视为学校的革命灵魂。”

3.政治演讲会、政治讨论会、政治问答箱等成为除政治课外的主要教育形式

为了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政治部组织了政治演讲会、政治讨论会、政治问答箱等形式的课外教育。政治演讲会,还聘请国共两党领导人和社会名流谭延闿、毛泽东、刘少奇、鲁迅等来校作专题演讲,并组织学生座谈交流,活跃了学校的政治空气。政治讨论会,通常与政治问题解答结合进行。“政治问答箱”涉及面逐步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到青年理想、生活、恋爱等,远远超出了课堂讲授的内容。后来《黄埔日刊》为此新开了政治测试、政治问答等栏目,开辟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素质教学之先河。

4.出版进步刊物

黄埔军校创办了许多向校内外发行的刊物,有日报、期刊、专刊、丛书、讲义等。先后出版的日报有《黄埔日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等;期刊有政治部的《黄埔潮》《军事政治从刊》,校特别党部的《革命军》,入伍生部的《入伍生》《先声》,青年军人社的《青年军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中国军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周刊》等,孙文主义学会的《国民革命》等。军校还出版大量的政治书籍,如《社会进化论》《社会科学概论》《政治讲演集》等。这些宣传品极大地传播了社会主义和三民主义,有力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恶,推动着国民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四、教育方法军事与政治并重、情感与纪律相结合

军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背景也复杂。为使他们成以完成国民革命为使命的军人,军校在教育方法上双管齐下。

1.军事与政治并重

在军校中把政治与军事相提并论,这是史无前例的。为保证学科和术科顺利结合训练,首先,军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中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彻底了解军事学术和军事锻炼,对于革命意义上之重要,又学生文弱藐视军事学术之观念,仍力求洗刷干净。必须有军事知识,而且身体强健,方能担负将来军队中为革命工作之责任,而且方能了解而随时应付军队中的一切问题。”这就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在课程安排上,军校在教授军事原理、军事战术学的同时,也结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政治经济状况等政治教育课程,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在讲授军事知识的同时,积极强化政治信仰的培植,使两种教育相得益彰,教育效果明显。

2.情感与纪律教育相结合

如上所述,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包含了革命的纪律教育,另方面,情感的共鸣却能更能打动人心。

(1)教官的人格魅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剂

军校的政治教育工作到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后才开始有所进展,并在包惠僧、邵力子、熊雄等先后主持下取得显著成效。周恩来指出,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以革命思想和科学精神来启迪人、教育人,铸造员革命人生观,促其思想革命化。政治部的教官也是由国共两党的人士担任,以共产党人为主力。中国共产党先后派遣了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干部到军校任政治教官。许多共产党员的学识与为人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周恩来、熊雄、恽代英等。周恩来似乎有一种魅力,吸引着军校师生愿意与之接近。据学生蒋超雄回忆,当周恩来离开军校时,胡宗南、宣铁吾、蒋超雄等曾相约去送别,表达惜别之意。蒋超雄说:“胡宗南对蒋介石是很忠实的,同时也是最反共的,但对周主任却怀着深厚而真挚的感情”。除政治教官外,教练部副主任邓演达和战术教官严重等,都是深受学生敬重的。可见,教官的人格魅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剂。

(2)树立革命军人的光辉形象

在军校学生参与的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学生中,树立一个楷模也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在攻打淡水战役中,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蔡光举,虽重伤倒地,仍不忘记杀敌,最终牺牲。蒋介石得知后,为激励师生斗志,亲自为蔡光举撰写《追悼蔡光举通告》,称蔡光举是“黄埔军校牺牲第一人”,特命在东征阵亡烈士合葬墓之东侧,单独营造蔡光举墓,后来,蒋介石又将蔡光举的遗像悬挂在军校课室和阅览室,以激励军校学生要向烈士学习,给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了楷模。

因此,黄埔军校早期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孙中山所期望的“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目标,使得黄埔军校学生在反帝反封建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立下了屡屡战功。

[1]黎显衡梁伯详陈勤英刘玉祥:《黄埔军校》,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版.

[2]曾庆榴:《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广州出版社2004年版.

[3]《黄埔日刊》1926年11月18日第192 号第3 版.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军校革命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浅谈黄埔军校卫生与营养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冀军校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这里,有我们多彩的青春
走进“传媒艺术黄埔军校”——广视学院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