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动作要领”对提高教学实效大有裨益
2015-08-15徐燕燕卢广义
徐燕燕,卢广义
(1.浙江省慈溪市保德学校,浙江 慈溪 315303;2.浙江省慈溪市新城中学,浙江 慈溪 315300)
1 现 状
1.1 在市级公开课中,教师对所学技能动作要领的讲解不够多,没有突出动作要领的重要性。例如,一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新授课中,教师只在讲解与示范环节向学生讲解动作要领(持球、传球和接球的手型,发力、缓冲)。在后面的练习环节中,教师没有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缺少对动作的强调和修正。
1.2 有一部分教师对所授动作的动作要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常常是模棱两可。例如,在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单元教学中,采用分解教学练习运球一次做跨步接球动作时,部分教师对先运球再跨步还是跨步后再运球混淆不清。
1.3 在部分教案中,有些教师对“动作要领”的呈现不够细致和有针对性。例如,在教案中只有对完整动作技术的动作要领体现,对所学课次该掌握的动作的动作要领没有体现。
1.4 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以课的新颖性、连贯性和合理性为设计目标,缺少对技术动作的学习。有些虽然学习 了,但仍缺少对动作要领的讲解。
2 分 析
2.1 根据笔者多年的听课感受,一般省市级的公开课,注重课堂的流畅性和新颖性,部分课堂缺少对所学课时的技术动作的学习,并且对所学动作的动作要领的讲解和运用不够到位。部分课堂在课时教学设计时,动作要领的面涉及过大,没有针对本课时的1 个或2 个分解动作的动作要领的学习。例如,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设计中,在第1 课时选定的动作要领为:“整个过程节奏清楚,起跳充分,举球、伸臂、曲腕、拨球连贯,用力适度。”笔者认为,在课时教学设计中,某一课时的动作要领应简明,且具有成效性。对于较复杂的动作,前几课时可以学习分解动作。因此,单课时中的动作要领不应选用完整动作的成套动作要领来代替,上例中可以侧重选择“跨步接球”或“迈步接球”或“提膝举球”作为本课时的动作要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2.2 随着教师用书版本的不断增多,书中对同一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的概述也不尽相同。
例如,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研书教师教学用书》(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 全一册)中概述的动作要领为:“跨步拿球双脚要腾空,跳起投篮时要控制住身体平衡,投篮出手动作连贯柔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体育与健康 七年级 全一册)中概述的动作要领为:“节奏清楚,起跳充分,举球、伸臂、曲腕、拨球连贯,用力适度。”浙教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中将每个教学单元的课时设计列表划分开来,并且每个课时的设计都有教学内容及与其对应的动作要领。例如,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第1 课时,教学内容为“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和提膝投篮”,动作要领为:“投篮的手的肘关节自然下垂,置球于同侧肩的前上方,同侧膝自然抬起。”第3 课时教学内容为:“走步或慢跑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为: “清楚运球与跨步接球、跳起举球的节奏,建立完整步法的动作表象,动作自然、连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体育与健康 下册)中概述的动作要领为:“蹬地和起跳充分,举球伸臂、曲腕拨指的动作连贯。”
2.3 从诸多教案中看出,无论是省级优质课、市级优质课还是普通公开课,有些授课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某一课时动作要领的书写过于简单;有些教案中,动作要领有涉及,但是不具有针对性,单元教学中的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与课时教学中的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相混淆;有些教案中甚至未提及所学内容的动作要领。
例如,在2010 年浙江省初中体育优质课的教案中,有3 份教案以顺口溜的形式呈现,如跳跃要点顺口溜:“屈膝半 蹲,手臂后摆,前掌蹬地,手臂上摆,三屈缓冲,轻巧落地”;有一份教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有3 份教案概述范围过大,未侧重要点,如运球急停急起动作要 领:跨步撑停,控制重心,快速启动;有3 份教案对所学动作的分解动作都注明了动作要领,具有针对性,如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动作要领:“运球急停时身体重心下降,身体后移,运球手按拍球的上方稍靠前,使球与地面垂直反弹,用异侧臂和身体保护球。急起时,后脚蹬地,上体前倾,重心前移,同时运球手按拍球的后上方”;有一份教案没有注明动作要领。
2.4 近年来,学校体育一直提倡体育课堂常态化,因此,很多教师在体育课堂上选用的教学设计都以常规内容为主,很多课出现模仿、类同的情况,陈旧老套的教学环节层出不穷,进而使得很多年轻教师缺少对课堂中该环节设计的原因和目的的思考,对所学内容的动作要领的讲授更是少之又少,有的课堂甚至没有技术动作的学习,给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3 对 策
3.1 吃透教材、理清要点
首先教师要从自身找原因。作为教师理当熟悉教材,根据教材和教师用书给出的教学建议,教师要知道所学技术是几年级的教学内容,能清楚设计好该技术的单元计划和各课时的教学计划,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预设好教学重、难点,并能列举出该技术的完整动作的动作要领和每课时所学技能的动作要领。从单元教学设计到课时教学设计系统地结合起来,每堂课落实到位,渗透整个单元。
3.2 用心备课、记录要领
在备课中重点记录每课时技术动作的 动作要领。教师在平时的备课时可多查考相关教材和教师用书,合理划分每个单元所学的技术动作的各个课次,列出每个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根据每课时教学内容,归纳和总结出本课时所学技能的动作要领,并且记录在册。通过课堂的实践之后,教师再次修正之前备课中列出的动 作要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动作技能。
3.3 强化意识、形成习惯
体育课堂是学习技术动作的课堂,是掌握动作技能的课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教师要试图总结和归纳本课所学动作的动作要领,并且不断提醒自己,寻找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技能的方 法,同时也不断提醒学生,使其理解和运用相对应的动作要领,通过学习和思考及时掌握动作技能。如此一来,通过教师不断反复地提醒,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养成总结和归纳动作要领的习惯。让教师善于 教,让学生易于学,如此良性循环,对提高课堂教学很有成效。
[ 1 ] 尹春英,杨江明.体育教学中应给学生一点自我体会动作要领的时间[ 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
[ 2 ] 王司宇.动作要领讲解用“白话”需讲 究:与陈晓鹏老师商榷[ J ].体育教学,2009(9).
[ 3 ] 邹旭铝.动作要领去哪了[ J ].中国学校体育,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