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风光带研究综述
2015-08-15舒蕾周晨
舒 蕾 周 晨
(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前言
城市滨水是城市景观的灵魂以及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区域,并一直都是时下新热点,由于城市滨水风光带的特殊性,21 世纪人类对与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憧憬和期待,期盼在城市与自然的邻界面中感受自然的微风、体会自然的气息,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
1.相关概念
1.1 城市滨水风光带。滨水风光带是城市水域和陆域的纽带,它联系着城市硬质景观和自然河道景观,是水域和陆地的过渡成线状的空间、水陆自然因子优越的开敞空间,体现了水陆空间的融合,是城市中最为敏感和活跃的区域之一。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关于滨水区景观更新与修复方面的研究。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近自然型河流”概念,即河流规划与建设应以接近天然河流为标准[1]在该理念的熏陶下,大规模拆除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的行动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纷纷上演,它预示着国际城市滨水河道改造的方向。然后国外城市滨水区域的演化可概括为:自然形态的发展、工业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滨水区开发三个阶段,是一个由繁荣到衰退到再开发的过程[2]。由于国外对于滨水地区的发展相对于国内是早一个阶段的,且已形成相对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国内现在是在跟随着国外城市滨水区域展现着相似的演化过程。
2.2 关于城市滨水风光带生态方面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明确提出“以安全行洪为根本,以生态修复为载体,以生态经济为导向,以生态屏障为目标,林水相间,以绿养水,因势利导”的滨水绿化理念。2011年陈跃中、唐艳红提到景观设计应打造可持续的生态滨水景观,而不是高成本养护的滨水景观设计,并以实际案例来解读城市生态廊道的营造方法,还提出了滨水景观应作为生态链条的一部分纳入自然的循环系统[3]。2011年俞锋、刘晓惠在中阐述了滨水景观的生态修复方法和技术[4]。2013年李源、孙晖在中以株洲湘江风光带河西段研究为例,提出了绿色生态廊道的建立,以及对河流湿地的恢复,河床生态化、材料生态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5]。
2.3 关于滨水景观空间方面的研究。2003年方庆、卜菁华提到了让滨水的建设项目后退岸线,关键的岸线吸引更多人来滨水区活动,提出了主体客体和介体并阐述了其关系以及滨水游憩空间的分类[6]。2013年周云在中提到将地域因子、生态因子、亲水性因子相融合的三位一体的滨水区休闲空间营造理论[7]。2014年张斌、李娅辉提到合理的布局滨水区休闲空间网,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共同构筑网络化城市滨水空间[8].
3.城市滨水风光带空间特性
3.1 自然性。城市滨水风光带是与自然河道接触最紧密的边缘地带,是体会江面的开阔、江风习习、云霞变化、远山的逶迤的最佳地域,自然景观最为丰富、自然特性最为突出的边缘地带。
3.2 生态性。城市滨水风光带那两条狭长的用地红线范围是水陆各类生物因子的栖息地,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完整性严重影响到整个滨水河道品质以及城市生态连续性。
3.3 开放性。城市滨水风光带是一个拥有开阔的水面以及为市民提供的开放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
3.4 亲水性。河流对于城市来说,既孕育了城市文明,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9].人类的亲水性如同对生存的期望,是与生俱来的。滨水风光带理应是满足人们的期盼,基于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提供亲水空间的互动。
3.5 自由性。城市滨水风光带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市民的视线、行为导向自由,整体景观自由而不受边界束缚并可以自由介入水域与陆地空间。
4.不足与展望
目前研究发现,我国的滨水区建设主要停留在从尚未完全衰败荒废到再开发的阶段,滨水风光带建设相比国外起步要晚很多,但皆往正确方向所演化。景观设计者的思维和视线在逐步缓慢的突破河岸两条狭长的用地红线的禁锢,但滨水河道景观的建设在目前仍是水利部门主导,而他们一贯的态度就是修堤、作护岸、把所有的河流皆作为泄洪沟,并且景观是在修堤、护岸的基础上开始考虑的。建设者们的思维和视线还未突破河岸红线的束缚,站在景观角度对城市滨水风光带“打破边界、回归自然”的设计研究不够系统,其设计思路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5.小结
河水、江面美丽的时候很多,但是在城市中的我们几乎完全感受不到城市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无法去体会自然的气息及其独特的空间特性,人们依然是停留在“城中”的体会,滨江风光带那浓密的树木、或那高高的防洪堤等千篇一律的滨水空间景观阻隔了城市与江河、人与自然的关系,阻碍了人们与大自然的接触,特别是人们健身运动中,需要还原运动的本质,打破滨水风光带硬质边界思维的束缚与禁锢,人们应走入美好的自然界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和获得健康。
[1](日)财团法人河道整治中心编著。多自然型河流建设的施工方法及要点(周怀东等译)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李麟学.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整合〔J〕.时代建筑,1999
[3]陈跃中、唐艳红.生态水景——规划设计是关键〔J〕.中国园林.2011 (10).
[4]俞锋、刘晓惠.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滨水景观建设〔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 (01).
[5]李源、孙晖.滨水空间生态化设计——以株洲湘江风光带河西段研究为例〔J〕.大众文艺.2013 (22).
[6]方庆、卜菁华.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设计研究〔J〕.规划师.2003 (09).
[7]周云.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8]张斌、李娅辉.城市滨水运动休闲空间研究——以广州、苏州、杭州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 (S1).
[9]阳征助,魏喜凤.浅谈城市滨江水景设计[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