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河南民俗文化的当代影视传播

2015-08-15王卫波

电影评介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河南

王卫波

传播可以说是民俗的重要特征、运动方式和存在方式。缺少了传播,民俗的生命力也会随之减弱。在媒介化社会中,民俗的传播、传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能否认的是,电影电视等现代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传播速度、不可抵挡的力度以及先进的传播技术,日益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影视媒介,民俗文化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民俗的跨地域、跨民族和跨文化传播也已成为事实。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立足当今文化和民俗生活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当今一切文化均处于“媒介环境”中并且传媒日益成为社会和民俗生活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力量这一主题进行阐述,对河南民俗文化在当下影视中的传播特征作较为深入、独到的文化透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代影视传播对河南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从而对如何更好地推动和构建河南民俗文化的当代影视传播提出应对策略。

一、河南民俗文化在当代影视传播中的特征

(一)传播环境具有开放性

所谓传播环境,指的是传播活动周围各种条件和情况的总和,如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媒介环境等,各种物质及非物质条件共同形成的整体环境。[1]通常情况下,传播环境开放与否,是由整体环境直接决定的。乡土社会的整体环境相对稳定、封闭,那么,其间的民俗文化传播就只能在特定区域间进行。如河南农村中的村落格局、联宗祭祖、农桑禁忌、农耕仪典、水旱占验、土地庙祀等各种民俗事象,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播,通常由人们彼此之间的行为体态和口耳相传来完成,其传播环境必然是稳定和封闭的。现代信息社会的来临,经济科技的发展,打破了相对封闭的生存空间和社会环境,整个社会上下流动、彼此关联、更加开放。原来乡土社会物理时空的局限性已经被影视等现代大众传媒突破,民俗文化的传播环境日趋开放化和超时空化。民俗事象、民俗文化在今天这样的影视媒介传播环境中,已经被制成影像、视频等文本符号在不同地域、不同时空内进行传播。以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传播为例,一年一度的拜祖大典本是农耕社会的祭祀民俗,原先只是在特定区域内进行传播。现在在全球瞬间传播通过电视新闻媒体实况直播即可实现,这是乡土社会无法想象和无从实现的。媒介、媒体的催化下正在使当下河南民俗文化的传播环境日益走向流动和开放,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共享在不同地区、不同时空、不同文化之间得以实现。

(二)传播内容具有文本性

在乡土社会中,河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承传者在真实、具体的民俗情景中,亲自经历、广泛参与、反复体验,再加以跟随、观察及操作,耳濡目染中民间知识就得以掌握,民俗文化的熏陶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完成。如此文化传统及习惯传承就在辈与辈、代与代之间绵延不断。在河南各地,诸如人生仪礼、婚丧嫁娶、饮食生活、岁时民俗等等,承传者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置身其中,不断参与体验,反复感受体悟,在亲历亲为中不断融入风俗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也就此实现。民俗文化通过人际传播方式所传播的信息和内容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以显性或以隐形的方式而存在,特定族群具体生活的实践就是民俗文化的传播,二者是同构一体的。或者换句话说,民俗文化本身就是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强烈的语境性和生活性是其特征。而民俗文化一经影视传播,必然要经过录制、编辑,其实已经成为影像文本和文字文本符号,显然是经过艺术再创造和再加工的产物。这些被编辑和录制成的影像及文字的民俗文本符号,已经从原生态的民俗氛围脱离出去,变成对民俗文化的再现和模拟。而民俗文化一旦与其生存的文化生态和民俗氛围相脱离,其本身会不断地被批量生产、加以复制、甚至被重新建构,进而沦为被呈现展示、被欣赏塑造的对象。民俗文化的本真原貌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从而其生活习俗的文化意蕴也将会丧失殆尽。

(三)传播手段具有技术性

在乡土社会中,河南民俗文化传播的方式主要是口头传播、行为传播和实物传播,这些传播方式对技术手段的要求并不高。与之相反的是,影视传播直接依赖技术手段的发展。不应忽略,影视媒介本身就是技术发展和革新的产物,其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也更多地依赖和取决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影视传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传播手段上的技术依赖性。如河南的各种民间曲艺宝丰书会、南阳三弦书、河南坠子等,其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播方式以口头传播为主,现在的保存交流更多通过录音、录像技术进行;河南的民间工艺如纸扎、刺绣、剪纸、年画、泥塑等,其原本是靠实物传播,现在更多地依赖摄影和电视等技术手段进行传播;更令人鼓舞的是,随着虚拟现实以及数字信息等技术的发展,影视传媒的复制、传递技术使民俗文化不再仅仅为一定区域内的人所享有,也不再在少数人员之间传播。大众所体验和分享的更多的虚拟的民俗文化场景和民俗事象。比如在媒介化时代,人们要想感受和体验陈氏太极拳和少林功夫,民俗的真实场地焦作温县、河南登封不必去,而仅仅通过影视传媒的传播展现,同样能感受到陈氏太极拳和少林功夫的真实,当然这种真实是一种虚拟的真实。总而言之,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手段,影视传媒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依赖于技术支撑,将来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影视传媒对民俗文化的传播手段将更加富有技术性。

(四)传播效果具有公共性

河南民俗文化一经影视媒介传播就进入到了社会公共领域,在此诸如语言、城乡、种群及文化之间的差别限制早已被打破,民俗信息被迅速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甚至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影响。这样的传播效果显然具有强烈的公共性,完全不同于乡土社会中的口头传播、行为传播以及实物传播的传播效果。所以,相对于乡土社会中面向少数群体的传播,影视传播是面向大众的传播。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传播效果的公共性,因为接受主体广泛而不确定,导致直接交流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并没有真正实践,随之消解的即是民俗文化的现场性。

二、当代影视传播对河南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

事实证明,影视介入河南民俗文化的传播只会越来越深入。河南民俗文化的发展、融合、演化、传承,都受到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面对这些影响,我们除了需要辩证审慎地对待,更需要努力探寻和破解河南民俗文化影视传播的应对策略。

(一)影视传播对河南民俗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

河南民俗文化传承受影视传播的积极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影视传媒不仅可以为民俗文化的记录和保存提供技术性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民俗文化的创新和转换。正如有学者指出:“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无限地拓展了传播空间,缩短了传播时间,提高了传播效率,而且能够不断地复制和多次传播,有利于民俗艺术的保存、记录”[2],“传媒技术与传统技艺的结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和表演技艺的创新”。[3]毫无疑问,正是由于影视媒介的存储、传播设备极具先进技术性,河南民俗文化资源才能够以电子文档、视频影像形式完好保存。尤其是一批珍贵的原生态民俗文化资源也得以及时抢救和保护,有效地避免了其消失灭绝的命运。比如河南当地的民间传说、民间文学不但可以通过影视媒介得以保存还能进行大量复制;河南地方曲艺精品如鼓子曲、三弦书、河南坠子等也都可以通过音频设备被记录下来,丰富民俗资料的宝库,更为从事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宝贵资料;河南民间工艺资源如浚县泥塑、辉县剪纸、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等可以以影像的方式被数码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来,从而能较好地抢救和保存一大批处于濒危状态的民间工艺。不可否认,影视传媒对当下民俗事象的记录和民俗研究的开展意义重大,更为重要的是,还为河南民俗文化的艺术再创作提供更为丰富的表现空间和表现形式,能有力促进河南民俗文化的转换和创新。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栏目,巧妙嫁接传统戏曲与现代电视手法,表现形式上原来被动接受的受众成为节目参与者,有限封闭的剧场表演空间也被打破,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河南豫剧的创新与发展,该栏目也成为弘扬中原戏曲文化的品牌和窗口。[4]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影视传媒的介入和渗透,河南民俗文化的创新和转换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影视传播对河南民俗传承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一方面,影视传媒确实推动和促进了河南民俗文化传播和创新,另一方面还要警惕其自身的局限性及媒介商业化趋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影视媒介的建构手段具有去语境化、去生活化的特点,这势必造成河南民俗文化“原生性”特质的消解。前文已提及,河南民俗文化“原生性”特质体现在其强烈的语境性和生活性特征。而经影视媒介传播的民俗文化已成为被录制、编辑的视频文本、图像文本,其实质是民俗文化的片段截取和静态性符号抽取,传统民俗的生活情境和文化空间被剥离,一定程度上其“原生性”特质遭到消解。以河南游艺民俗中的民间音乐与舞蹈为例,这些民间音乐与舞蹈本身是节日、庙会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和语境性:如民间音乐“唢呐”“鼓乐”是社火、庙会、民间婚丧礼仪、祝寿贺礼和节日庆典活动中的民俗娱乐形式,民间舞蹈“玩狮子”“耍龙灯”“划旱船”“踩高跷”等表演场合多在集会或祭神等场景中。在这些场景中,传统民间艺术与生活过程、生活情境融合在一起,合二为一。而当这些民间游艺民俗被影视传播时,民俗仪式的特定环境和具体要求往往无法顾及,舞台化的要求最终导致悬挂式抽取具体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因子,并且得到抽取的往往只是是视觉冲击力大、可观性强的要素,而民俗仪式的文化空间和生活情境因素则根本无法表现出来。[5]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讲,在自然的条件下已经很少有机会去亲耳倾听原生态的鼓乐和唢呐,亲眼观看现场的“划旱船”和“踩高跷”,亲身感受“玩狮子”和“耍龙灯”的震撼与气势,越来越依靠录像、录音等影视传播媒介来去接触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文化显然经过“处理”和“剪辑”,其原生特质也已经丢失或部分丢失。显然经影视传播的民俗文化,原生特质遭到消解,成为去情境化、生活化的文本样式。简单、空洞和变异是其发展趋势,这是其不利的一面。其次,影视传媒的商业化也在进一步加剧河南民俗的商业化,其后果是越来越多的河南民俗文化遗产正在或已经沦为商家逐利的工具和大众消费品。严格地讲,影视传媒在很大程度上传播的是一种商业文化,受其影响,民俗正成为商业传播的工具与策略。比如在影视新闻媒体推波助澜下,一些民俗展演早已成为被包装、被定价的商品,表演性、功利性的意味更加明显和强烈,甚至有些民俗展演完全沦为迎合游客和媒体的作秀与炒作。从这个角度来讲,如何应对影视传媒商业化的过度侵染,保持河南民俗文化的本色、本真、本土面目是新的传播语境下面临的永久课题。[6]

三、河南民俗文化影视传播的应对策略

在进入大众传媒时代的今天,影视等大众媒介力量越来越影响河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运行机制,受其召唤并发生嬗变已成必然趋势,任何想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回到乡土社会语境中的传播都是奢望。在此背景下,要充分尊重和把握河南民俗文化现代传播的特点和趋势,发挥影视对传媒河南民俗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减弱或规避其传播过程中的消极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河南民俗文化在新的媒介语境中找到合理的路径实现良性传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

(一)加强民俗学与传播学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民俗学者及研究者要对影视传媒给民俗文化传播带来的发展机遇和积极影响加以清醒地认识,对传播学知识、现代传播规律主动学习、主动掌握,并进一步考察民俗文化在影视传媒语境中的新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影视传媒的积极作用,推动和促进民俗传承传播。另一方面,传播学者和研究者,也要主动了解民俗知识,提升民俗理论修养,加强民俗保护意识,在运用影视传媒技术传播民俗文化时坚守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原真生态,减小媒介商业化对民俗传承的负面影响,真正发挥传媒人在民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在人才培养上,也要促进民俗学与传播学学科的融合,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开设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专业及课程,为新型民俗传播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借鉴吸收民俗文化影视传播的成功经验

在媒介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已经或正在进行影视传播,涌现出的典范模式及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和吸收。如韩剧的民俗文化传播策略就相当成功:过生日喝海带汤,结婚穿韩服,男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媳妇对婆婆恪守的礼仪,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因果报应的思想,对韩国泡菜的推崇,对端午、中秋等民俗节日的重视……剧中对本民族民俗文化元素的细节渗透和注入,不仅让观众及接受者体会到一种被传统民俗精神所制约的韩国社会,更让韩国民俗文化成为演绎时尚的流行符号。[7]韩剧的这种本土化民俗文化传播策略,可以对河南民俗文化的影视传播提供可参照的视点。另外,国内各区域的影视媒体在传播各地区民俗文化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三)进行民俗文化影视传播的实践尝试

在实践层面,要利用影视传媒进行民俗文化传播的积极尝试。在推进实践尝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充分挖掘河南民俗文化魅力,寻找河南民俗文化与影视传播的结合点,把河南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适合影视媒体传播的内容资源。河南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芜杂,需要对其不同层面和层次进行研究,从而选择适合影像表现的方式进行传播。如河南民俗文化中的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淮阳泥泥狗及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等民俗器物可以成为影视动画的造型素材;挖掘和反思河南民众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方式应该是河南题材影视剧作品的任务;而对那些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遗产以及变迁中的民俗文化应该从影像人类学的视角,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拍摄、抢救并阐释解读。其次创新传播形式,促进河南民俗文化在影视传媒语境中自我调整,再活新生。在这一点上,河南民俗文化的影视传播已经进行了成功实践,如河南电视品牌栏目《梨园春》《武林风》的大获成功,正是立足于传统戏曲文化、武术文化与现代电视传媒的联姻结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其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电视栏目的创办提供借鉴,更可以视作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在新的影视媒介时代适应新变的成功范例之一。以此观之,越来越远离于乡土社会语境的民俗文化,是有能力在影视传媒新的语境中自我调整,再获新生的。

结语

不管承认与否,当今文化和民俗生活均处于“媒介环境”中,并且影视等现代大众传媒日已成为社会和民俗生活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河南民俗文化在当代影视中的传播现象足以证明影视传媒已经开始介入并影响着民俗的发展、变化及传承。在从乡土社会向现代大众传媒社会的语境转化中,诞生于乡土社会的民俗文化应该何去何从,如何在新的传播语境中主动适应环境、运用新的传播媒介构建自己、表达自己,这不仅是民俗文化研究面临的理论课题,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陈燕.大众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2(10):12-13.

[2]孙发成.民俗艺术符号及其现代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1(2):92-96.

[3]刘诗迪.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媒介力量[J].消费导刊,2008(10):226.

[4]李萍.现代传媒与戏曲节目的结合——以河南卫视《梨园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9):79-80.

[5]吴晓.媒介化时代民间艺术的文化转型[J].毕节学院学报,2011(2):66-69.

[6]王卫波.大众传媒语境中的河南民俗文化传播特点及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77.

[7]王雅清,张春子.韩剧的民俗传播策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0(7):144-145.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河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出彩河南
民俗节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