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服饰设计中新东方主义的价值体现

2015-08-15魏丽红

电影评介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新东方服装设计主义

魏丽红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的时尚传播影响力可想而知。从新时期电影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电影服饰设计中的造型、色彩等艺术元素,在电影本体语言阐释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影服饰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往往具有某类信息的暗示,如《夜宴》《赤壁》《卧虎藏龙》等影片,其服装设计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东方意蕴,诠释着“新东方主义”美学观念。在电影这个大环境里,服饰设计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暗示,电影服饰所体现的“新东方主义”价值,顺应时尚审美设计潮流,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新东方主义”的美学价值

(一)“新东方主义”意象的极“简”的表现

著名艺术家叶锦添曾给“新东方主义”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我最喜欢找到一些没有话好说的理论句子,就是什么都说不了、什么说了都不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新东方主义。”[1]这不仅是一个伟大艺术家富于哲理的艺术见解,也是他关于电影服装设计意象构成的准则,叶锦添在电影美术创作上,凭借着美轮美奂的东方意蕴,独特的新东方主义意象,荣获了诸多国际大奖的提名,如《卧虎藏龙》的服装设计,获得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意象,体现在电影美术设计的诸多方面,如场景合计,化妆设计、服装设计等等;叶锦添的美术设计,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典型的东方意蕴,东方文化的含蓄使人不知不觉与角色形成了心灵上的交汇。叶锦添“新东方主义”美术意象,体现着影片浓郁的文人气质,好像是一幅水墨画,撼动着观者的视觉。如电影《卧虎藏龙》的服装设计,为表现影片主角李慕白的儒雅之风,其服装主要以白色为主,没有掺杂任何其他色彩,通过这种“新东方主义”意象的极“简”的表现,释放出一种具有张力的能量。[2]凸显人物丰富的情感和极具个性化的性格。

(二)包容与吸纳,重构色彩符号

叶锦添服装设计另一特征就是“繁”,服装设计中的“繁”,并不是元素无度的堆砌,而是通过繁复的色彩体现人物特征和角色复杂的心理变化。如:电影《夜宴》中,皇后就有一套色彩对比鲜明的服饰,服装整体红艳至极,银色的花纹,金色的挂饰,在交相辉映中体现着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烘托剧情的发展。文化发展不仅要守住传统,也要“融贯中西”接纳外来文化,电影服饰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观念,是在包容与吸纳的过程中,寻求艺术观念的突破口,进而以东方文化精神为主线,不断创新本土文化,构建新东方主义艺术观。如叶锦添在处理电影《胭脂扣》时,通过对服饰、道具等的美学塑造,凝练出厚重的兼具中西韵味的视觉形象。在电影服装设计中,叶锦添通过重构色彩符号,实现不同时空的视觉汇合,通过东西方文化交融,凝练出厚重的具有包容性的东方艺术气质。在电影《夜宴》中“婉后”与“青女”的服饰兼具东西方色彩意象,将东方的柔美与西方的迷幻融于其中,在欲望与本能、嫉妒与爱慕中唤醒着人们视觉注意,在浓烈与清雅的色彩转换中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电影服饰设计新东方主义中的运用

(一)至真至性的情感回归

电影服饰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释放与传递着一种情感,表达着对角色的真情体验。如:电影《阿婴》中的服装设计,就被倾注了浓浓的东方主义情感,带有浓郁的“新东方主义”意象。尤其是主人公阿婴的服装色彩,与人物特征、故事情节相互衬托,影片借助服装传达了一种悲伤情感。特别是在阿婴父母遭到杀害时,为了表达阿婴内心的孤苦无望,设计师给她设计了全身的素白以展现悲伤和孤独。影片结尾时带有强烈压抑感的黑色服装,让观众感受到阿婴的绝望、恐惧与孤独。

电影《风声》中的顾晓梦所穿的旗袍虽然也是以黑色为主,但是,在这里的黑色却与电影《阿婴》中服装设计的黑色大为不同,电影《风声》中顾晓梦所穿的旗袍的黑色,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深邃与妩媚,同时,也展现了顾晓梦骄纵、可爱和才气,旗袍上的点点小花,表现了女主人公俏皮又有女性的柔美,浓郁的“新东方主义”意象设计,将角色独特的韵味尽显出来。[3]就连叶锦添自己都说,带有“新东方主义”审美意象的作品,总带有一种激情,在创作之始,设计师就对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仔细研究,然后,深度挖掘角色本身的情感内涵,梳理角色本身的性格特征,在浓郁的“情”的驱动下,才可以实现至真至性的情感回归,使角色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二)古典与时尚的有机结合

叶锦添在深入研究中式美学基础上,更加细致的探讨了中式美学思维,提出了“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并将这种“新东方主义”审美意象融入电影的服饰设计。

电影《英雄》中的服饰造型,既包含着古典之美,又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故事背景发生在战国时期,在电影的服装设计上,为了更好地反映东方意蕴,设计师可谓下足功夫,主人公扮演者梁朝伟和张曼玉分别更换了款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传统戏服,在传统服饰设计的基础上,衣服的袖子和下摆被加宽,丰富的颜色,飘逸的视觉效果推进了故事情节,也给打斗场面增色不少。设计师利用了传统战国时代服装基本特点,在中式美学基础上,融入了“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提升了影视服装的审美价值。另外,影片《十面埋伏》,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章子怡水袖击鼓的场面,虽然,水袖是在清代以后才诞生的,但是,设计师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时尚设计理念,构建了新东方主义艺术观,以实现最好的视觉表达效果。

三、电影服饰设计中新东方主义的价值体现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文化上的互通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电影服饰愈发显现出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的电影服饰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艺术魅力。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与本民族文化关系密切,电影服装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色和一个国家的时代特征。新东方主义通过电影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的服装魅力,让更多的人通过电影了解中国传统服饰,通过电影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中国的传统服装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服饰通过电影走向世界时尚的前沿。叶锦添所提出的新东方主义,不仅继承与发扬了东方文化,还在理解与诊释中国传统美学基础上,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融合,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意象形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电影服饰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融合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理念,同时,也给观众展现出不同的东西方审美观念,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给电影服饰设计以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推动电影服饰的创新与发展。

结语

“新东方主义”艺术观念,即对中国传统美学给予了肯定和诠释,也针对电影主体和角色定位,推动了电影服饰的创新与发展,总之,“新东方主义”的价值是建立在兼容基础上的,在不断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

[1]张兵.叶锦添“新东方主义”电影美术意象构成[J].电影文学,2013(15):151-152.

[2]蔡圣勤,周新.李安电影中的东方主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6-89.

[3]李晓鲁,张媛.新东方主义在电影服饰设计中的价值体现[J].赤子(上中旬),2014(24):27-29.

猜你喜欢

新东方服装设计主义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服装设计
冬日 新碰撞主义
乐博乐博获新东方千万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