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

2015-08-15阿利热合买提

长江丛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中央民族大学普通话少数民族

阿利·热合买提

一、影响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的因素

(一)居住环境

从宏观角度来讲,有很多因素影响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例如,居住环境是影响因素之一。青海省萨拉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该民族主义分布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县,当地的语言是撒拉语,该语言对人民的交流具有重要作用[1]。从当地步入北京的大学生由于居住的环境不尽相同,而且民族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学生掌握撒拉语的程度也有区别,所以居住环境是影响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状况的主要因素。

(二)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也是影响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的关键因素。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有的会选择双语教育的学校,有的会选择只有本民族语言的学校,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对汉语的掌握有很多的差异性,多民族混合学校通过开设课程和活动,学生可以掌握双重语言[2]。因此,不同教育环境使得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有差别。

(三)家庭环境

在社会上,家庭是最小的单位,学生学习语言的开端就是家庭,所以家庭用语对学生语言使用有巨大的影响。父母在家庭交流过程中,将对子女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发挥一定的作用。不同民族的家庭语言情况更加复杂,在家庭环境的作用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千差万别。

二、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撒拉少数民族大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被调查的大学生户籍均为青海省,其中男生31人,女生29人,调查的都是社会学专业学生。此次调查方法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调查人员将调查问卷发放到少数民族学生手中,然后结合自身情况填写问卷中的内容,最后中央民族大学调查人员回收问卷,并认真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继而为高校教学提供借鉴。

(二)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分析

1.语言的态度与分析

中央人民大学通过对北京撒拉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中的语言态度与分析得知,在社会认同度和情感因素不同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语言的社会价值有一定的认知,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态度上。通过对撒拉语言态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青海省撒拉民族大学生对撒拉语言的感性认识是比较亲切的,认知度达到78%,对撒拉语言的比较冷漠的少数民族学生仅占1.3%;而且有98%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本民族语言有用,只有1%的学生认为没有用。同时,有64%的撒拉民族大学生认为普通话不会取代撒拉语。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撒拉族大学生对普通话持肯定态度,但对撒拉语言更加热爱,所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族语言态度更热情。

2.语言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撒拉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分析获知,撒拉族大学生在教室、宿舍以及和本民族同学交流过程中,会使用撒拉语,但在学校图书馆、食堂等场所交流时,主要是使用普通话。此外,同其他民族同学交流时也是使用普通话。此外,在公共场合,撒拉族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使用普通话,则使用撒拉语的频率较低。比如,在书店学生使用普通化的比例高达99%。此外,撒拉族大学生在中央民族大学内与同族同学问路时,使用撒拉族语言的比例为39%,低于普通话的使用。另外,撒拉族与家人交流使用的则是撒拉语。总之,根据不同的情况,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

3.结论与分析

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撒拉族大学生对撒拉语有更加深厚的感情,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情节,在生活与校园会适当地使用撒拉语,表明其对撒拉与的热爱。第二,撒拉族大学生对普通话也持有肯定的态度。他们并不排斥普通话,而且在特定场合会合理使用普通话,甚至是同时发挥两大语言的作用。

三、结语

语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普通话是加快各民族交流的语言工具。同时,少数民族语言也是社会语言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调节北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不协调的状况,必须对大学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共同发展,并为高校教学提供依据。

[1]魏琳.在京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2]赵静.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思维转换实证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14(4):397~400.

猜你喜欢

中央民族大学普通话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藏文铜版《八千颂》述略
少数民族的服装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unctions of Common Languages and Artistic Languages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Pragmatic research on Friends
高等学校“多合一”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