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火中的生命乐章:川军娘子关抗战纪实

2015-08-15

长江丛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川军旅长志远

楔子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完全有必要回顾那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绝对不能忘却日本法西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绝对不能忘记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殊死较量中,为了救亡图存勇于献身的中华儿女。在那场腥风血雨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作为抗战初期华北第二大战役的“娘子关保卫战”,中国军队视死如归顽强抗敌的英雄史诗,以其波澜壮阔的画卷,永远载入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这场战役中川军曾以其特殊的军事背景,用其特有的战斗方式,奏响了一曲悲壮而可歌可泣的生命乐章。我们完全应该再次唱响这首感人至深的宏伟乐章,让这首乐章永垂于世。

请缨出川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席卷全国。驻防在成都、重庆等地的川军官兵获此消息后,义愤填膺,出操时把平时调整步伐的一、二、三、四的口号,改为“精诚团结,打倒日本!”的励志呼号。7月8日,成都各界10万余人举行了抗日群众大会,要求川军出兵抗战。

“八一三”日寇进攻上海后,成渝人民更是掀起了游行示威的高潮。游行队伍不仅每天都到各军各师的司令部呼吁出兵,而且还一队接一队到军长师长的家门口,控诉日军暴行,宣传抗日道理,情绪激昂,声泪俱下。

在广大军民爱国热情的感召下,川康靖绥公署主任刘湘、第45军军长邓锡侯、第41军军长孙震、第47军军长李家钰等人,纷纷向蒋介石发电请缨出川抗战。蒋介石遂委任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把川军第41军、第45军和第47军编为第22集团军,任命邓锡侯为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准许率该集团军出川抗日。

川军听说日军有飞机、大炮、坦克、战车等先进武器,杀伤力很大。反观自己的武器,都是一些落后的川造枪支,甚至有的还是手工制作。这些枪支打几枪就拉不开栓、推不上膛,质量很差。有的步枪没有刺刀,手榴弹每人也只有三四颗,子弹不足一个基数。至于机枪,更是少得可怜,一个团一个旅只有三五挺。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不过是每人多配备了一把大砍刀而已。其他诸如医药、救护、兵站、补给等战事必备,均付阙如。鉴于这种状况,邓锡侯在出川前,向蒋介石陈情,说明部队装备窳劣,要求予以补充。但邓锡侯清楚,蒋介石历来与四川的大小军阀有矛盾,恨不得除而快之。他能给以补充吗?然而邓锡侯转念又想,此次川军主动请缨抗战,完全是出于民族大义,蒋介石应该不计前嫌、准许补充才对。果然,蒋介石电令第22集团军沿川陕公路北出剑门到郑州集结,答应到达西安后对川军予以补充。消息传开后,官兵们欢欣鼓舞,认为蒋委员长作了承诺,部队到达西安后一定能得到补给。所以大家信心倍增,纷纷召开出征誓师大会,决心出川抗日保家卫国。

第22集团军第41军第122师第364旅,作为先遣部队,于9月6日在德阳县召开出征誓师大会,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欢送,旅长王志远讲了话。王志远身材魁梧性情豪爽。他挺立在检阅台上高声说道:“三六四旅的官兵弟兄们,过去我们川军打内战窝里斗,老百姓厌恶我们,我们的名声不好。我们这次主动请缨出川抗战,父老乡亲对我们刮目相看,又是慰问又是欢送,我们决不能辜负了乡亲们寄予的厚望。现在日寇侵我国土,杀我同胞,辱我姐妹,罪恶滔天!作为军人,保家卫国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宣誓,出川抗日不怕流血,不惜牺牲,抗战到底!”

众官兵情绪激昂,同声高呼:“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抗战到底!”

接着有几位老者代表群众朝碗里斟满酒,向王旅长等官兵敬酒壮行。王志远端起酒来一口喝干,“叭”的一声把碗摔破在地,大声说:“官兵弟兄们,此次抗日,宁为玉碎,不愿瓦全!出发!”说罢跃上战马,部队高唱《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战歌,列队出发。

四川的山路崎岖险陡,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官兵们单衣草鞋又没有雨衣,遇到雨天浑身上下湿个透。在泥泞路上跋涉,有人不时摔倒,但他们摔倒后再爬起来继续前进。以“敢上九天揽月,敢下大海捉鳖”的气魄,把崎岖、泥泞、艰险都踩在脚下,没有一人掉队。夜晚走到旷野处宿营,官兵们铺地盖天,餐风饮露,毫无怨言。为了缓解战士们行军途中的疲劳,部队专门组织了历史故事演讲队、歌咏队,根据沿途风物,讲述当年诸葛亮六出祈山、定军山、空城计等故事,并介绍各地名胜古迹,教唱抗日歌曲,活跃了官兵们的生活,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众官兵看到祖国如此锦绣河山,已被日寇的铁骑踏破,如今狼烟四起,山河破碎,同胞受难,无不怒火满腔,誓死打败日寇还我多娇江山!

补给落空

364旅越巴山翻秦岭,经过26天艰苦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宝鸡,然后乘火车行至西安等待补给。不料部队才下车,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就派人拿着蒋介石的手谕来告知,限令川军原车东行,迅速渡过黄河待命。

跟随先遣364旅一起到达西安的第41军高参章雨初,立即去见蒋鼎文,重申川军武器窳劣,官兵还都是单衣草鞋,去和日军作战,不但武器太差,还面临北方天寒地冻的气候,说蒋委员长曾答应在西安予以补充,请能遵照执行。蒋鼎文沉思良久说:“那我打电报向委员长请示吧!”

第二天,蒋鼎文转来蒋介石的电令,说改变川军作战系统,第22集团军划入第二战区序列,即刻增援山西受阎锡山长官指挥。章雨初对蒋介石的言而无信感到气愤,但嘴上不便流露,还是忍耐着再次恳请蒋鼎文,说看在抗日的大局上望给予补充。蒋鼎文却说川军既然划归第二战区,当然应由该战区直接补给。正僵持之时,副司令孙震乘飞机赶到,悉知蒋鼎文拒绝补充,心想果然印证了邓锡侯的怀疑,看来老蒋对川军还是心怀不满。他强压怒火,也来面见蒋鼎文,请他对川军多少给予补充。然而蒋鼎文就是心如铁石,依然把补给之事一口推给了阎锡山。这时阎锡山发来急电,说山西战事紧迫,限令第22集团军火速渡河增援。

蒋鼎文等拒绝补给的消息传到364旅官兵耳中,顿时群情激愤。大家说不给我们补充好的武器,凭自己手里的“打狗棒”,怎么能和武器精良的日军去作战?我们去和鬼子打仗连性命都不要了,他们连点武器都舍不得给,这日我们不抗了,回家抱娃!士兵们纷纷把窳劣的枪支扔到地下拒绝上车。

面对官兵们的义愤,旅长王志远心潮难平。他跳上一个高台大声说:“官兵弟兄们,他们拒绝补给,我和大家一样的气愤!但是,有一件事我想大家不会忘记,那就是我们临出发时,王成老先生向当排长的儿子王刚赠旗的事。现在,让王刚再把那面旗子打起来,请弟兄们再看一看。”他让排长王刚把父亲送他的旗子打起来。

这是一面用白布做的旗子,宽3尺,长5尺,底边用黑布牙镶着,旗中央写有一个大大的“死”字,旗右边特别注有几行小字。王志远指着这几行小字说:“弟兄们,王老先生在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主动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擦伤,死时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王志远念完旗上的话,接着说:“弟兄们,王老先生赐旗教子,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感人肺腑!这就是四川人民抗日的气概,也是四川人民对我们的厚望!大家想一想、看一看,谁手中没有出发时父老乡亲送的毛巾鞋袜?谁没有吃过父老乡亲送的鸡蛋?不错,我们的枪支是太差,就像一条打狗棒。但我们为了抗日,因为没有得到补给,就当缩头乌龟中途退却,有何颜面回见江东父老?弟兄们,我知道只要说到打日本,大家都是视死如归的铁血丈夫,我们就是要用这打狗棒去打东洋豺狼!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即便一个也打不死,赚它一颗子弹为国捐躯也光荣!”

官兵们静静地听着,仿佛这里的山水天地都已凝结。

王志远最后说:“大家听好了,愿随我王志远去打鬼子的,请上车;不愿去的请便!”

众官兵被王旅长的豪言壮语所感动,异口同声喊道:“追随旅座,抗战到底!”王志远说:“好,这才是四川人民的优秀儿女!上车!”众人纷纷收拾枪支,争先恐后登上火车。汽笛长鸣一声,呼啸着向潼关开去。

首战东回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天皇曾狂妄地宣称,要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但是,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到当年10月初,仅仅占领了河北平汉线一隅之地,天皇的誓言成为痴人说梦。日军认识到欲占领我国土,必先占领华北,而欲占领华北,必先占领山西。所以,9月下旬,日军华北方面命令第5师团由坂垣征四郎率领,沿平型关、雁门关一线进攻,企图攻克太原占领山西。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请调中央第14集团军卫立煌部,和晋绥军傅作义部等10万余人,在忻口布下战场与日军第5师团展开激战。中国军队不惜牺牲,英勇战斗,坂垣师团死伤多人,不能越雷池一步,被困忻口。日军华北方面军遂调整战略,派令川岸文三郎率其第20师团向山西东大门——素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进攻,意在破关西进而策应坂垣师团突围南下,两军合击太原。

阎锡山电请蒋介石速调中央第3军曾万钟部、第26路军孙连仲部、陕军第38军第17师赵寿山部,以及主动驰援的38军教导团李振西部,共10万余人组成了娘子关防线。日军20师团虽不择手段疯狂进攻,但中国军队同仇敌忾,寸土不让,敌人屡战屡败,久攻不克。师团长川岸焦急之下,侦察到娘子关以南的一条小路,经现在的河北井陉测鱼镇、石门关和平定七亘村西上,便可抄袭娘子关背后,达到前后夹攻破关西进而向太原进犯之战略目标。所以川岸派出4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约2000多人,于10月21日傍晚,偷偷出发进驻测鱼镇,准备翌日经石门关、七亘一线倒袭娘子关。当时正在河北井陉一带做防御性活动的八路军129师获此情报,师长刘伯承命令386旅副旅长陈再道,率领771团赶往石门关东侧的险要地段,连夜抢修工事,枕戈待敌,届时阻击这支日军西上。

翌日早饭后,宿营在测鱼的这支日军便出发西上。当他们行进到石门关东侧山沟里时,突然遭到八路军771团的阻击。日军惊乱后镇定下来,开始应战。但这里地形险要,易守难进,战至黄昏日军寸步未进,遗尸50余具,又退回测鱼镇。771团见敌人撤退,自己也撤到石门关以西8里路的七亘村宿营。但是,退回测鱼镇的日军并不甘心,他们决定乘夜绕过石门关直达七亘继续向西偷进。日军抓住当地一个老百姓,逼迫他带路绕开石门关,经南面的沿庄、张河湾等村迂回到达七亘。771团宿营七亘后疏于警戒,遭到日军的两翼包抄。危急时刻,771团在当地向导的冒死带领下,边打边向村外的几处高地撤退收容。因敌人的战令是抄袭娘子关背后,所以他们没有恋战,而是按原定计划沿七亘上方的改道庙、营庄、木槽、马山、东回、西回等村,向娘子关背后行进。这么一来,我娘子关正面守军就遭到腹背受敌的威胁。娘子关战役总指挥黄绍竑获悉敌情后,不得不下令撤退。如此一来,不但影响了忻口战役的继续进行,同时直接威胁到太原的安全。黄绍竑立刻把敌情报告给坐镇太原的阎锡山,要求他火速派部队来七亘一线阻击这股日军。阎锡山闻报后很感惊忧,嗔怪黄绍竑指挥无方,居然疏忽了这条线路。但事已至此,怪也无用。其时他所掌握的部队都投到忻口战场,唯有川军先遣部队364旅刚从风陵渡过河进入山西。于是阎锡山便电令364旅由同蒲铁路乘车北开,迅速赶往阳泉听候黄绍竑的指挥,去阻击这股西犯日军。

10月24日上午,川军364旅到达阳泉。黄绍竑命其原车东开到平定岩会下车,然后沿平定城、西郊、石门口、柏木井、西回、东回村一线去阻击敌人。中午,364旅到达岩会时,1000多民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人们高呼“热烈欢迎川军来娘子关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并支援给部队一大批粮秣、食品、鞋袜、毛巾等物品,官兵们深为感动,士气为之一振。

下午1点,364旅整装待发。旅长王志远让卫队升起国旗做战前动员。他挥臂说道:“官兵弟兄们,我旅就要去迎战敌人了,大家要本着师座王铭章提出的‘四不原则’奔赴战场,即‘受命不辱,临难不苟,负伤不退,被俘不屈’。我要求大家勇敢杀敌,立功报国!大家能不能做到?”众官兵声宏气壮地答道:“能!能!能!”王志远说:“好,我们这就出发!”接着他命727团先行向西郊、西回、东回一线搜索前进,728团殿后跟进,部队快步出发。

25日拂晓,727团到达东回村,正准备埋锅造饭,忽听村下方响起枪声。团长张宣武知道这是自己派出的尖兵发现了敌人,就立刻报告给旅长王志远。王志远环顾四周地形,立刻作出部署。他命令727团抢占东回的南山高地,728团抢占北山高地,旅部指挥所设于北山顶上,密切监视敌人。

上午9时,各团尚未部署完毕,敌炮便向北山728团第2营阵地炮击,10多架敌机也飞来低空投弹扫射,连驾驶员的面孔都依稀可见。刹那间,阵地上火光闪闪,浓烟滚滚,飞沙走石,雾漫一片。因我方没有重武器防空,只能任敌肆虐。顷刻间二营就伤亡100多人。接着敌人步兵开始进攻。第1营官兵舍生忘死奋勇抵抗,以手榴弹为主连续打退敌人3次进攻,毙伤敌人八九十名。但敌人第4次进攻时,二营手榴弹已经打光。营长大吼一声说:“弟兄们,撂下手中的打狗棒,上砍刀!”嘹亮的冲锋号声骤然响起,战士们丢下手中的枪支,拿起大刀一跃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敌人。敌人从未见过这种战法,一时陷入迷惘。我军战士们乘势猛杀猛砍,仿佛《大刀进行曲》在耳畔响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战士们踏着这雄壮的旋律,越杀越勇,越战越猛。二连连长邵志先的左手掌被鬼子的刺刀戳穿,他忍着剧疼,用右手抡起大刀,“杀”地一声把鬼子的脑袋砍下来。排长王刚挥舞大刀,一鼓作气砍死5个鬼子。当他挥刀正要砍向第6个鬼子时,没料想侧旁窜上一个鬼子小队长高举战刀向他劈来。王刚挥大刀向这鬼子砍去,鬼子闪身用战刀捅他。王刚手腕被捅伤大刀落地,他就一个箭步扑过去,狠狠揪住这个鬼子小队长的衣领,把他压倒在地,一口啃下他的鼻子,鬼子嚎叫一声昏厥过去。王刚夺过他的战刀猛刺其胸膛,鬼子当场毙命。

不料,一个蛤蟆眼鬼子用刺刀刺向王刚腹部,把他的肠子挑出8寸多长,鲜血顿时喷涌而出。王刚怒目圆睁,挥战刀劈死蛤蟆眼日寇,自己也重伤倒下。他忍着剧痛把肠子送回腹中,郑重地从挎包里摸出父亲送的那面旗子,裹住伤口。其他众战士左砍右劈,犹如秋风扫落叶,又似快刀切西瓜,一阵砍杀把200余名鬼子消灭殆尽,杀了个淋漓酣畅。

在山头观战的旅长王志远见状,无比兴奋。他抬手一拍胸膛说:“谁说我们的打狗棒只能当柴烧?一把大刀削贼如泥,杀得敌人尸骨累累,痛快呀!”

但是,敌人败犹不甘,随后又组织第5次进攻。当敌人接近前沿时,二营战士又抡起大刀扑向敌人。哪料狡猾的鬼子这次使用了火焰喷射器。走在前面的鬼子身后背着火焰器,手里握着焰枪,他们照准我军战士凶狠地喷射火焰。高达上千度的火焰犹如一条条毒蛇吐出长长的芯子,疯狂地窜向战士们的手腕手臂。战士们的皮肤烧伤肌肉烧烂,肉油“哒哒哒”掉到地下,露出根根白骨,大刀随之纷纷落地。接着后面的鬼子用冲锋枪狂扫,战士们一排排倒下,二营500余名官兵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阵地。

旅长王志远见敌人用火焰喷射器残杀了二营官兵,急得顿足捶胸,痛彻心肺。他恨不得一个穿越过千里,到南京去质问蒋介石,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补充好的武器?你若给我们补充了好武器,我们一定能把这帮豺狼都打得死无葬身之处!

王志远剑眉倒竖,忙下令第1营迎战敌人。第1营用仅有的两挺轻机枪向敌人扫射,又投掷手榴弹加步枪射击,战至下午5时,终将敌人打退,但一营也伤亡过半。

敌人在进攻北山的同时,也向南山高地发起进攻。南山高地728团一营营长司吉甫下令用手榴弹打击敌人,敌人死伤七八十个,一营也伤亡五六十人。当敌我激战时,旅部曾用无线电向黄绍竑联系,但始终呼叫不应。364旅孤军作战,727团伤亡800余人,728团伤亡1000余人。王志远看着官兵们尸体枕藉,血染山石,心如刀割。他知道全旅的弹药已经用尽,倘若再战只有全军覆没,所以决定撤退去寻找师部汇合,待得到补充后与敌再战。但因人地两生,不知部队从哪条路线撤退安全。正踌躇间,在山洞里避难的当地群众,听说川军用大刀砍死很多鬼子,自己伤亡更惨,准备撤退,就把自己带的干粮集中起来送给364旅,并要求把行动不方便的伤员分散到各家各户去养伤,说我们只要有一口水,先给伤员喝,有一口饭,先给伤员吃,等他们养好伤后再上战场打鬼子,还说川军千里迢迢来娘子关抗战,牺牲的官兵不能抛尸荒野,等战事过后我们一定组织人手把他们的遗体掩埋好。同时有几名青壮年挺身而出,说愿为部队带路从安全地带转移。王志远深为感动,他眼含热泪对众位父老再三感谢,下令部队准备撤退,并说轻伤员自己走,重伤员抬上,特别关照要抬上排长王刚。

重伤员听说要撤退,一则不愿拖累战友,二则不愿落于敌手,不少人用自毙的方式结束了生命。有的把大刀翻起来,用尽最后的力气挺脖子猛磕下去,再次把鲜血留给自己曾经战斗过的这片土地。他们的鲜血慢慢渗入岩缝泥土,留下为了抗日救国与日寇作战、使自己的生命长眠在这块土地上的永恒记忆。

王刚知道自己伤势严重,拿着一枚从敌人尸体上摸来的手榴弹准备自尽。附近有两个重伤员见状,忙挣扎着爬过来说:“王排长,你带上我们。”于是3人凑到一起,王刚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弟兄们永别了!”然后拉响手榴弹。轰隆一声,手榴弹红光一闪,像是绽开了一朵灿烂的焰花。这焰花载着3缕忠魂直上重霄九。他们仿佛要俯瞰战友们继续奋勇杀敌,抗战到底,最终打败日寇,迎来那胜利的曙光。

幸存官兵们见这些曾经和自己并肩浴血奋战的战友,用如此惨烈、如此壮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特别惊痛。他们猛然扑过去,抱住这些战友的遗体泪洒军衣。真可谓军人流血不流泪,只因未到痛心处。一旦情到何以堪,铁骨铮铮也难受。王志远看着这场面,犹如万箭穿心。他让幸存官兵们列队脱帽,向牺牲的官兵们致哀,随后才在向导的带领下,率领部队缓缓撤走。

二战西回

27日朝霞泛起,川军122师后续部队第365旅,在旅长童澄的率领下,到达东回上方的西回村。据侦察尖兵报告,敌人正从东回向这里进犯。365旅顾不得造饭,立即部署准备阻敌。旅长观察西回地形,见这里适宜纵深防卫,于是命令第731团占领前面的一座山峰,732团占领后面的一座山峰,构筑工事梯次阻击敌人。

过了一段时间,日军便扑了上来。他们用大炮先轰击前面731团的阵地,同样又调来飞机轰炸扫射。瞬间阵地上弹如冰雹,烟柱似林,沙石飞溅,树木尽燃。而731团早有预案,他们在敌炮敌机轰炸前,就躲避在后山的掩体里,待敌人步兵开始进攻时,才迅即扑向前沿投弹射击拼杀。战至黄昏,打退敌人4次进攻,毙伤砍死敌人200多,而自己也伤亡600多人,弹药也用尽。看着夜幕降临,双方休战。

鉴于731团人困马乏、弹药已尽,旅长童澄命部下撤至732团阵地后方的山坳休整,然后传令伙食兵到西回村里寻找粮油准备造饭。他知道村里的老百姓都已外出避难,特别嘱咐伙食兵不管村民家里是否有人,拿多少粮油照价把钱放到原处。伙食兵到村里一看,见许多人家早已在存放粮油处压着纸条,条上写着“如抗日的川军需要粮油,尽管拿去分文不收,算是我们对部队的支援。”这充分彰显了军民一家共同抗日的爱国情怀。伙食兵看了纸条,深受感动,但他们还是遵照旅长的嘱咐,拿了粮油后依然把钱留下。

翌日拂晓,敌人开始向732团的阵地进攻。该团官兵们依托险峻的地势居高临下打击敌人,敌人屡攻不克。后来鬼子狗急跳墙,居然丧心病狂地施放了毒气。毒气弹密密麻麻落到阵地上,蓝光一闪,官兵们一个个咳呛不止。团长急忙喊道,水壶里有水的沾湿毛巾捂住口鼻,没水的尿尿湿!但大多数官兵既没有水又尿不出尿,眼睁睁被毒气毒倒,让戴着防毒面具的鬼子扑上来,用冲锋枪扫、拿刺刀捅,有近700名官兵血染焦土,命终血泊。此时高山放悲流水泣,草木含恨天地愤,怒斥贼寇无人道,何以如此施残忍!而那些殉难的官兵也仿佛死不暝目,他们向天问理,日寇何以如此穷凶极恶?何以如此丧心病狂尽?我等此去泉台召战友,金戈铁马打日寇!

时至傍晚,365旅已打得非常残破,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夜色无声降临,旅长童澄下令撤退,幸存官兵怀着誓为战友复仇的决心,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沿364旅撤退的路线披星戴月向后转移,待得到师部的补充后与敌再战。

三战西郊

继122师后,川军第124师第372旅在旅长曾苏元的率领下,于10月28日抵达西回以西数十里路的西郊村。曾苏元悉知日军正朝这一方向进犯,他观察西郊地形,见这里东西两侧山高沟深,地势有利,决定在此部署阻敌。他命令743团占据西侧的山岭构筑工事。团长刘公台遂指挥743团在西山第一面坡上,按照三、二、一营序列由北向南展开,做一线配置连夜抢修工事。曾苏元又命744团占据东侧山岭做纵深配置,旅部指挥所设在山后腰的一个溶岩洞里,随时准备掌握敌情。

29日,东方发白,先有两架敌机飞来盘旋侦察。旭日升起后,多架轰炸机便飞来向东侧山上的744团阵地狂轰滥炸,炮兵也开始炮击。只见山上炮火连天,烈焰熊熊,满山遍野的草木都被烧着。西山岭上的743团官兵见状,迅速将自己阵地上的蒿草、玉米秆全部清除掉,并在敌人未攻前于阵地后方大挖防弹掩体。

敌人炮火一停,其步兵就向东山的744团发动进攻。战士们用投殚、射击、大刀格斗的形式与敌展开鏊战,伤员不断向下转运。战斗到黄昏,744团2000余人伤亡过半。旅长曾苏元便下令该团乘夜撤至20里外的平定城西面收容整休。

30日早饭刚过,敌人的飞机大炮又向西山岭的743团阵地轰炸。743团则在敌人未轰炸前,只于第一线留下观察哨,其余所有人均撤至后方的防弹掩体。当敌人的步兵开始进攻时,大部队迅即从后方的掩体进入前沿阵地。该团最锐利的武器是旅长曾苏元自筹资金、请东北兵工厂制造的捷克式轻机枪,每连配备有两挺,全团共有18挺,团长让把这些轻机枪集中一块用于侧射。当敌人进入火网时,多挺轻机枪猛烈扫射,敌人不死即伤,纷纷败退。

敌人残部退下后,炮兵立即又向阵地炮击。而743团的官兵们早又撤回后方的掩体,就这样与敌人斗智斗勇。激战到下午4点多,全团弹药用尽。团长刘公台临场发挥,说山上有的是石头,我们训练一批“石头兵”,和敌人打一场石头仗。于是战士们把大大小小的石头集中到一起,决定和鬼子玩个新花样。当鬼子再次爬近前沿时,团长让号兵吹起冲锋号。一时间冲锋号处处响应,嘹亮的号声回荡山谷。鬼子以为又要白刃格斗,个个子弹退膛准备拼刺刀。不料743团官兵出其不意突然举石奋力砸下,鬼子防不胜防。一个从小给人放过羊的战士,练就一手投石子的好功夫,说打羊头绝对打不到羊脖。他早收拾好一堆拳头大的石块,这时拿起一块石头来说:“小鬼子,尝尝老子的石圪瘩!”然后对着鬼子的脸上扔去,不是砸瞎鬼子的眼睛就是打断鬼子的鼻梁。众官兵的石头冰雹般砸下,鬼子骨断筋折呼爹唤娘,嚎叫一片,丢下八九十具尸体连滚带爬溃退败下。

战士们望着鬼子狼狈的模样,无不拍手称快。大家抚摸着立下大功的石头,自豪地笑了。

敌人发觉上当受骗后,恼羞成怒,本来还想施放毒气,怎奈原有的毒气弹已经打完,他们就集中所有的炮火向山上狂轰,发狠地要把山头削平3尺,要把山石炸为焦土。随后,敌人一支机动部队开始向一营侧后偷袭,团长刘公台知道用石头抗敌只有再一没有再二,当机立断下令部队转移到第二面坡,清点人数已伤亡千人,便向旅长曾苏元报告了情况。曾苏元清楚743团打得够顽强,但现在已无还手之力。他只好下令准备撤离,去平定城西面和744团汇合,再一起去找师部。

颗颗繁星点缀了夜空,旅长曾苏元登上山顶,他望望东西两个战场,想到长眠在这里的近两千名官兵,心如巨浪翻滚,心中默默地说:“牺牲的官兵弟兄们,当初出发时你们一个个生龙活虎,为了抗日救国,你们离乡背井千里出战,现在用生命在这里奏响了一曲战火中的乐章,是那样的宏伟,那样的高亢,那样的悲壮,那样的感人!你们虽死犹生,重如泰山!弟兄们,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的遗志,抗战到底,把日寇赶出国门,收复河山!你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你们的生命不会白丢,等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我们一定把喜讯告诉你们,我们共同举杯庆祝胜利。弟兄们,安息吧!”他脱帽三鞠躬,率领幸存官兵含泪撤退。

至此,川军第22集团军第122师第364旅、第365旅,第124师第372旅,增援娘子关战役的战斗结束,撤至洪洞县休整补充。

不久,该集团军奉命奔赴第五战区山东归李宗仁指挥,开始了新的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永不消逝的结束语

“娘子关保卫战”迄今为止,时光的年轮已经绕了77圈。日寇侵华梦,黄粱一枕散。邪恶化灰烟,正义在人间。今天我们回眸这场战役,为的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屹立世界,不为鱼肉;为的是反对战争,珍爱和平,驱除野蛮,发扬文明。看今朝,风雪一扫三春还,又见锦绣娘子关。英烈鲜血抛洒处,苍松翠绿百花艳。为什么苍松这样翠?是英雄的忠魂抚育成;为什么百花这样艳,是英雄的鲜血把它染。2009年,当地政府在娘子关树立了由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的“娘子关保卫战”纪念碑。这面雄伟高大的纪念碑,铭刻着中华民族对抗日历史的记忆;镶嵌着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不屈脊梁。它是对世界和平的呼唤;是对国民意志的激励。它是一座曾因黑暗而放射出光明的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值此我们谨向参加过娘子关保卫战的老兵致以崇高的敬礼!向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表示深切地缅怀!向捐躯在此的川军将士表示沉痛地悼念!

抗日英烈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川军旅长志远
呼志远美术作品
快刀猴
快刀猴
马走驹
我最喜爱的玩具①
从川军看黔军的发展
香喷喷的年哟
为何是川军?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