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品人心语

2015-08-15王夏

长江丛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期刊作家

1997年9月,九月授衣。我孑然南下,开始了我无定的创业生涯。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41岁的我,已没了生存优势,只有凭借一只秃笔,寄生在名曰海天出版社门下的一个私营文化公司,当所谓的“专业作家”;10个月后,我如法炮制,另起炉灶,办起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雇请了批量的“专业作家”,为名人立传……

2004年8月,八月流火。我欣然北上,受聘原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报告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一职,将一本一时在中国文化领域风雨飘摇的期刊支持下来;第3年,我趁势而上,与何建明先生合作,受职《中国作家·纪实版》编务总监至今,给这本艰难生存的国之大刊注入了生机;第5年,我大步跃进,与傅溪鹏先生、李炳银先生合作创办了在当今中国文坛有着一定影响力和真正具备主旋律价值与品格定位的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一刊,其文学的光芒正暖照大地……

但是,我一直不满意自己的作为,在文化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依然求索未止。

2015年,我虚岁花甲。我想办一本真正靠读者的手捧读出来的一本真正的期刊,这就是《长江丛刊·中国记实》。我要靠每卖一本赚一元钱的方式建立起本刊不朽的精神与物质的大厦。在互联网时代,在纸媒一落千丈的时代,我要从谷底崛起,能否保持我的市场运作之不败记录,真的有些迷茫!多少朋友、同事、亲人反对我“倒行逆施”,怕我“烧钱蚀本”,规劝我关停本刊,轻装上阵,为晚年积累财富,但我就是心存不甘。我从草根而出,却知贫不弃书,无知何年始有知性,竟然肩负起传播文化的使命。我知道前进需得小心谨慎,似履薄冰……我们只有把健康的、积极的、进步的、有益于开启人们心智的、鼓舞人们趋善趋美的记实佳作呈现给读者,我们的刊物才能得到人民大众的青睐。

作为一个出品人,我想让读者告诉我,你们的精神之需、文学审美之需、抑或市井之市侩之需,究竟是什么?我想我一定会探索出一条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给各种人等输送精神正能量、并给本刊带来一种持续发展力财富支撑的文化的光明大道。

谨此,告慰读者、告慰发行商,并向你们深深鞠躬谢忱!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期刊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期刊审稿进度表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