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龍城在倭東北一千里”——高麗僧人一然《三國遺事》載“花廈國”與日本“出雲”

2015-08-15劉順利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15年0期
关键词:川上黎族大神

劉順利

高麗僧人一然在記載新羅開國國君時提及一個國名“琓”,其全稱爲“琓夏國”,但其具體位置,一直争論不休。或曰在日本東北,或曰在東海之中,或曰在西域,或曰在中國南部海岸,其説不一。一然《三國遺事》卷一《紀異》第四“脱解王”條曰:“我本龍城國人(亦云正明國),或云琓夏國。琓夏,或作花廈國。龍城在倭東北一千里。”同書卷二《紀異·駕洛國記》云:“忽有琓夏國含達王之夫人妊娠,彌月生卵,卵化爲人,名曰脱解。”昔脱解是新羅第四位國君,一説朝鮮半島的“昔”姓即“鵲”。新羅國君中的“鵲”姓當是黑白色的象徵,朴姓當爲白色的象徵,金姓則爲紅色的象徵。新羅歷代國君幾乎是三姓輪流坐莊的。

這裏説的琓夏國,又名“龍城國”,亦云“正明國”,還稱作是“花廈國”。該國國君稱作“含達王”。“含達”若倒置,則爲“達汗”,“汗”是我國西北方國的國君稱號,韓國語中“達”的本意是女兒,可以作爲“兒女”的統稱。

今廣東省東莞市的“莞”、安徽省的簡稱“皖”與“琓”字比較接近。夏朝時,東莞屬南交地,東莞又名莞城、浪都、香都(莞香)。古稱“安南”、“交趾”的國名即今天的越南。“日本”與“新羅”的上述地理位置,是在我國的福建省與廣東省。“龍城在倭東北一千里”,當爲紀實。高麗僧人一然所説“龍城在倭東北一千里”,從現今中國地圖上看,“龍城”當是今天的福建省龍岩市,龍岩市有新羅區,温州市平陽縣有新羅王子廟,佘族有三山國王信仰。那麽,龍岩市的西南一千里的地方就是當時在華遷徙期間的倭國。

《日本書紀》記載説:

一書第一曰:素戔嗚尊自天而降,到於出雲簸之川上,則見稻田宫主簀狹之八個耳。女子號稻田媛,乃於奇禦户爲起而生兒。號,清之湯山主三名狹漏彦八島筱。一云,清之系名阪輕彦八島手命。又云,清之湯山主三名狹漏彦八島野。此神五世孫,即大國主神。

一書第二曰:是時素戔嗚尊下到于安藝國可愛之川上也。彼處有神,名曰腳摩、手摩。其妻名曰,稻田宫主簀狹之八個耳,此神正在妊身。夫妻共愁,乃告素戔嗚尊曰:“我生兒雖多,每生輒有八岐大蛇來吞,不得一存。今吾且産,恐亦見吞,是以哀傷。”素戔嗚尊乃教之曰:“汝可以眾果釀酒八甕,吾當爲汝殺蛇!”二神隨教設酒。至産時,必彼大蛇當户將吞兒焉。素戔嗚尊敕蛇曰:“汝是可畏之神,敢不饗乎?”乃以八甕酒每口沃入。其蛇飲酒而睡,素戔嗚尊拔劍斬之。

至斬尾時,劍刃少欠,割而視之,則劍在尾中。是號,草薙劍。此今在尾張國吾湯市村,即草薙劍,本名天叢雲劍,蓋熱田祝部所掌之神是也。

大蛇所居之上常有雲氣。其斷蛇劍,號曰蛇之粗正。此今在石上也。

是後以稻田宫主簀狹之八個耳生兒。真發觸奇稻田媛,牽置於出雲國簸川上而長養焉。然後素戔嗚尊以爲妃而所生兒之六世孫。是曰,大己貴命。

一書第三曰:素戔嗚尊欲幸奇稻田媛而乞之。腳摩乳、手摩乳對曰:“請先殺蛇,然後幸者將宜也。彼大蛇每頭各有石鬆,兩脅有山,甚可畏矣。將何以殺之?”

素戔嗚尊乃以蛇韓鋤之劍斬頭斬腹。其斬尾之時,劍刃少欠。故裂尾而看,即有一劍焉。名爲,草薙劍。此劍昔在素戔嗚尊許,今在於尾張國也。

其素戔嗚尊斷蛇之劍,今在吉備神部許也。出雲簸之川上山是也。

一書第四曰:素戔嗚尊所行無狀,故諸神以千座置户而遂逐之。

是時素戔嗚尊帥其子——五十猛神,降到新羅國,居曾屍茂梨之處。乃興言曰:“此地吾不欲居。”遂以埴土作舟,乘之東渡,到出雲國簸之川上所在鳥上之峰。

時彼處有吞人大蛇,素戔嗚尊乃以天蠅斫之劍,斬彼大蛇。時斬蛇尾而刃欠,即劈而視之,尾中有一神劍。素戔嗚尊曰:“此不可以吾私用也。”乃遣五世孫——天之葺根神,上奉於天。此今所謂草薙劍矣。

初五十猛神天降之時,多將樹種而下。然,不殖韓地,盡以持歸。遂,始自築紫,凡大八洲國之内,莫不播殖而成青山焉。所以稱五十猛神爲有功之神。即紀伊國所坐大神是也。

一書第五曰:素戔嗚尊曰:“韓鄉之島是有金銀。若使吾兒所禦之國,不有浮寶者,未是佳也。”乃拔須散之,即成杉。又拔散胸毛,是成檜。尻毛,是成柀。眉毛,是成豫樟。已而定其當用,乃稱之曰:“杉及豫樟,此兩樹者可以爲浮寶。檜可以爲瑞宫之材。柀可以爲顯見蒼生奥津棄户將卧之具。夫須噉八十木種,皆能播生。”

上引日本古代文獻《日本書紀》記載的故事中,日本神話中三大神中唯一的男神素戔嗚尊殺死八頭大蛇,得到了草薙劍。但在我國少數民族傳説中,黎族始祖來源於蛇。

海南古屬“島夷”,周漢有“儋耳”、“雕題”人群,漢唐以來爲“駱越”、“俚”、“俚僚”所居,屬百越的範疇,唐宋以來形成“黎”,爲壯侗語族黎語支。當代黎族蛇圖騰崇拜完整地表現在創始神話、圖騰禁忌、紋身内容等方面。黎族各支系的創始神話分别有“黎母山傳説”、“勾花的傳説”、“蛇郎”、“蛇女婿”、“五妹與蝻蛇”等,都説黎族始祖來源於蛇。黎母山位於瓊中縣西北部,號稱黎族發祥地,據萬曆《瓊州府志》卷三“山川”載:“黎母山,(定安)縣西南三十裏光螺都,虞衡志雲山極高,常在霧中,圖經雲婺星現此山因名。舊志又以雷栮蛇卵生一女號爲黎母。”“勾花的傳説”謂上古海島一巨蟒生卵破出“蛇女”,蛇女長大,與過海采香男子結婚,生下一男孩,不久丈夫去世,剩下母子二人,而海島荒無人煙,蛇女恐兒子難於婚配而絶後嗣,就與兒子商議,讓兒東行尋找配偶,自己則用“勾花”之法在臉上錐刺繡面,然後抄近道與兒子相遇,因兒子已認不出母親,遂結爲夫妻繁續後代。“蛇郎”故事説,古時一對孿生姐妹阿花和阿香常在月光下編制籮筐,一日漂亮的妹妹阿香發現籮筐内有一隻大蟒蛇,蛇要阿香嫁給它,阿香説她不會嫁給會咬人的蛇,蛇就威脅阿香要殺死她的父母,阿香就隨蟒蛇進山洞,逐漸夫妻和睦繁衍後代,成爲黎族先祖。

由於認同蛇是祖先靈魂的化身,蛇是黎族社會文化中的禁忌對象。“三月三”節是美孚黎人祭拜祖先和青年男女以歌爲媒相戀的傳統節日,人們都要祭拜祖先墓地,燒香供品,祈求保佑。如在墓地周圍發現蛇,就認爲是祖先靈魂的顯現,神聖不可侵犯的程度,對它十分崇敬;如果萬一無意中傷害了它,就必須舉行贖罪儀式。東方縣的黎族冒犯或傷害蟒蛇(俗稱蝻蛇)時,肇事者殺豬備酒菜,到肇事地點請祭,還要架鍋升火,熬煮中藥,以藤條代蛇,爲蛇塗藥療傷,祈求“祖先”不要怪罪。瓊中縣黎族以每十二天爲一週期,每天以一種動物作爲稱謂,而蛇日是可以進行諸如蓋房子、下秧苗、訂婚結婚等重要活動的吉日,人們選擇在蛇日進行重要活動,就是祈求蛇圖騰保佑平安和祈求順利。

黎族是華南最重要的文身民族之一,蛇圖騰的文化内涵也表現在文身形態上。宋周去非《嶺外代答·黎蠻》説:“其婦人高髻繡面”;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載:“女及笄,即黥頰爲細花紋,謂之繡面”;《廣東通志》卷二十八説,黎俗“女將及笄,置酒會親屬,女伴自施針筆,涅爲極細蟲蛾花卉,而以淡栗紋編其餘地,謂之繡面。”黎女繡面文式的“蟲蛾花卉”應就是蛇紋。在近代民族學上最早對黎族文身調查的是民國時期的劉咸教授,他看到的黎族文身的“斜形文素”甚似蛇身紋樣。從海南文身的圖式來看,跟蛇紋類似的文樣主要是複綫添點狀紋樣,身上有斑點的蛇很多,如中國水蛇、草遊蛇、麗紋蛇、點白蛇、麻斑遊蛇、草花蛇、紅頭錦蛇、蟒蛇等,“美孚黎”的婦女在臉部和四肢均刺上蝻蛇狀紋樣,因而得名“蝻蛇美孚”。其中的“三月三”節值得注意,這一天相傳是黄帝誕辰。

其實,我國的浙江省也有很多關於崇拜龍蛇的傳説,例如著名的《白蛇傳》中,就有白蛇與青蛇兩種形象。上引日本古代文獻《日本書紀》所載,是日本人信奉的三大神中男神没有成爲主神的直接原因。現今日本主要信奉的乃是三大神中的大姐天照大神。男神素戔嗚尊殺死八頭大蛇,得到了草薙劍,同時也因此受到排斥。即使在日本現有史書中,男神素戔嗚也是最醜惡的一個,他在高天原的大殿上拉屎,故意砸死紡織女,把牲畜活活剥皮。高天原現名“華原”,在陝西省與河南省交界的河邊。生出三大神中大姐天照大神、二姐月見尊、三弟素戔嗚的是被稱爲“岐”的男子,其既是妹妹也是妻子的“美”其實就是寶雞市眉縣的代稱。“岐”是寶雞市渭河邊的岐山縣的代稱。男子“岐”(伊耶那岐命)與既是妹妹也是妻子的“美”(伊耶那美命)打起來以後,男子“岐”生下了三大神。男人自己如何生孩子?最大的可能性是接受帝嚳高辛氏的諭令,與華陽國的女子生下了大姐天照大神,與華胥國的女子生下來二姐月見尊,與華夏國的女子生下了三弟素戔嗚。日本史書説得很明白,伊耶那岐命與伊耶那美命最初生下的是像水蛭一樣軟乎乎的孩子,只好忍痛拋掉。伊耶那美命這才受命進入女鬼國。伊耶那岐命去找她,二人打起來的地方在今陝西省白水縣地圖上可以找到遺跡。

帝嚳高辛氏在朝韓的文獻中被稱作是“桓因”,“因”字本來的含義是“大口”,其倒置後的“口大”古漢語的讀音類似“寇帶”,“寇帶”就是日本的“天皇”。至於漢奸與韓奸所謂“太君”,其實是鮮末李完用等投降派對於日軍的尊稱。朝鮮的“大君”是朝鮮國君之子,如清朝初年反復來華的麟坪大君。

上引日本古代文獻《日本書紀》記載的故事中,“出雲”是其最重要的地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中國軍隊反復炮擊並未擊沉的日本海軍巡洋艦軍艦就是著名的“出雲號”。最近幾年,日軍準備復活“出雲號”,引發了中國、韓國等鄰國的强烈反對。但2013 年8 月6 日,日本還是正式將首艘22DDH 型直升機航母命名爲183“出雲號”。

《日本書紀》所説“是時素戔嗚尊帥其子——五十猛神,降到新羅國,居曾屍茂梨之處”。爲什麽《日本書紀》記載的鄰人不是百濟而是新羅?顯然,素戔嗚與新羅同樣是屬於追隨華夏國的歸化部落。天照大神追隨的是華陽國,月見尊追隨的是華胥國。

《日本書紀》記載素戔嗚乃興言曰:“此地吾不欲居。”遂以埴土作舟,乘之東渡,到出雲國簸之川上所在鳥上之峰。

日本三大神中的男神素戔嗚本來是最有希望成爲最高國君的,但是他在今浙江省嘉興殺死蛇族首領,惹惱了中國中央政府,因此被貶斥。素戔嗚殺死蛇族首領是在“安藝國可愛之川上”,在浙江省嘉興市步雲鄉之北是嘉善縣,“可愛”從字面上看就是“嘉善”。

現今日本出雲大社中重達5 噸的巨型稻草結“注連繩”恰是龍蛇的形狀。但就“簸之川上所在鳥上之峰”看,筆者推斷“龍城”爲福建省龍岩市,其西南1 000 里的地方是廣東省雲浮市。

這裏還要交代清楚,日語中的“大和”(Yamato)直譯是“山東”,應該倒置爲“東山”。“雲浮”的倒置就是“浮雲”,與日語中記載的“出雲”極爲接近。韓國語中也經常用倒置,如2013 年1 月央視播放的韓劇《家門的榮光》,“榮光”就是“光榮”。

現今韓國的廣尚北道、廣尚南道和釜山、大邱、蔚山等地皆爲古代的“嶺南”地區,韓國現有嶺南大學。日本福井縣木芽山以南的日本海沿岸地區(古“若狹國”)也稱爲嶺南地區,表明了韓日兩國先民曾經在我國福建省、廣東省遷徙、居住過。

關於日本人,我國古籍的記載中,最著名的是《竹書紀年》所載“帝芬三年九夷來禦。”其中的九夷就包括倭人在内。九夷所指爲一玄菟、二樂浪、三高驪、四滿飾、五鳧臾、六索家、七東屠、八倭人、九天鄙。帝芬是夏朝的著名君主。錢穆《黄帝》一書中認爲,夏朝末期的九夷在商東面,離商不遠。從考古文獻看,日本下關市綾羅木鄉彌生時代前期遺址發現了殷商時代的樂器陶塤,日本彌生時代爲公元前3 世紀至公元3 世紀,彌生前期相當於我國秦末漢初。

《山海經》第十三《海内東經》載:“海内東北陬以南者,鉅燕在東北隅。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列陽屬燕。”需要注意,《山海經》是把“倭”歸入《海内東經》的,也就是説,此時的日本人在華。《山海經》至遲是屬於戰國時代的作品。

東漢王充《論衡·恢國篇》載:“(周)成王之時,越常獻雉,倭人貢鬯。幽厲衰微,戎狄攻周,平王東走,以避其難。至漢,四夷朝貢。孝平元始元年,越常重譯獻白芷一,黑雉二。夫以成王之賢,輔以周公,越常獻一,平帝得三。”

《論衡·儒增篇》載:“夫金之性,物也,用遠方之貢爲美,鑄以爲鼎,用象百物之奇,安能入山澤不逢惡物,辟除神奸乎?周時天下太平,越裳獻白雉,倭人獻鬯草,不能除凶,金鼎之器,安能辟奸?”

王充《論衡》中的這兩處記載,皆把周朝時的日本人與越裳、越常聯繫起來,説明了此時的日本人是在我國的浙江省温州市。越裳亦作“越常”、“越嘗”,南海國名,其實就是以棠棣爲圖騰的“越”人。有學者以爲現今越南、老撾人皆其移民,清人魏源《聖武記》卷七雲,老撾即古越裳氏。

“簸之川上所在鳥上之峰”這個地理名詞當在廣東省雲浮市去查找。

“簸之川”在廣東省雲浮市雲安縣,水流爲西江。地質方面的變化在幾千年内一般很小。

在雲浮港新碼頭對面的西江岸邊,有“雞冠石”,這大約就是日本人所記載的“鳥上”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標記了。

回到花廈國上來,朝鮮半島古文獻中反復提及“三花”,其實就是三華國的隱喻。筆者推斷的帝嚳羌戈大戰後對於日本人的安排其實也是按照三華國順序排列的:

華胥國——月——白色——日本追隨者月見尊,朝韓追隨者百濟

華夏國——明(天)——黑色(青、玄)——日本追隨者素戔嗚(素間烏),朝韓追隨者新羅

華陽國——日——紅色——日本追隨者天照大神,朝韓追隨者高句麗

但是素戔嗚所作所爲,倒置的直接後果是被“靖國”,“靖”在這裏的意思是綏靖,確切地説是“立青(色)”,也就是重新建立華夏國的禮制,而素戔嗚之方國的命運是被徹底搗毁,並移居海島,其社木不得見天日,即“屋社”。

簡言之,素戔嗚殺死大蛇是在浙江省嘉興縣,他殺死了大蛇族首領後,逃到了今廣東省雲浮市。

日本在華遷徙期間的三大部落中,比較早地投入了半島人部落中的是月見尊部落。

高麗僧人一然《三國遺事·延烏郎、細烏女》載:

第八阿達羅王即位四年丁酉,東海濱有延烏郎、細烏女,夫婦同居。一日延烏歸海采藻,忽有一岩(一雲一魚)負歸日本。國人見之曰:此非常人也。乃立爲王(按日本帝記。前後無新羅人爲王者。此乃邊邑小王。而非真王也)細烏怪夫不來歸尋之,見夫脱鞋,亦上其岩,岩亦負歸如前。其國人驚訝,奏獻于王。夫婦相會,立爲貴妃。是時新羅日月無光。日者奏雲:日月之精,降在我國。今去日本,故致斯怪。王遣使求二人。延烏曰:我到此國,天使然也,今何歸乎?雖然,朕之妃有所織細綃,以此祭天可矣。仍賜其綃。使人來奏,依其言而祭之,然後日月如舊。藏其綃於禦庫爲國寶,名其庫爲貴妃庫、祭天所名“迎日縣”。又都祈野。

新羅阿達羅尼師今四年丁酉爲東漢桓帝永壽三年(157)。新羅人延烏郎、細烏女在東海濱被鯨魚帶走,到達日本。這種鯨魚被稱作是“韓國灰鯨”,現今俄國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其時間,乃是新羅建國後整整200 年。這是在華的新羅人看到本國在半島立足較爲穩定後,突擊破襲在華日本人。與之相對的史實是,東漢末,右北平(治所在今河北省豐潤東南)烏丸大人叫“烏延”,恰恰是“延烏”的倒置。烏延(?—207)率眾八百餘落,自稱“汗魯王”,勇健而有計謀,曾受制於漢叛將中山太守張純,騷擾青、徐、幽、冀四州。看來,新羅人延烏郎就是張純部下的“烏延”,東漢時的“日本”在今河北省豐潤縣。延烏的“延”,就是“月見尊”的“月見”。這樣,現今陝西省延安市在民國的稱呼“膚施”與日本“富士”的對應就好理解了。

唐代有烏延城,又名烏水城、烏城,故址在今陝西横山縣南,唐長慶四年(824)節度使李佑所築。金朝有著名將軍烏延查剌,銀青光禄大夫蒲轄奴子也,善用鐵鐧。

總之,朝鮮半島古代文獻《三國遺事》所説“花廈國”即龍城國,從現今中國地圖上看,“龍城”當是今天的福建省龍岩市,龍岩市有新羅區。《三國遺事》的作者高麗僧人一然説“龍城在倭東北一千里”,那麽,龍岩市西南一千里的地方在今廣東省雲浮市雲安縣。其中的“雲浮”就是被日本先民倒置記載的“出雲”。

其時日本人與新羅人皆在華遷居,他們不是比鄰而居,而是有千里的距離。日本三大神中的男神素戔嗚在“安藝國可愛之川”即今浙江省嘉善縣南的步雲鄉設計殺死了八岐大蛇也就是蛇族首領,天神怒民人怨,進而被“靖國”,也就是重新“立青”、重新建立崇拜“青”的華夏秩序。“嘉善”與“可愛”的含義一致。素戔嗚率其族逃到了今廣東省雲浮市以“雞冠石”爲標誌的西江岸邊,也就是“出雲國簸之川上所在鳥上之峰”。

猜你喜欢

川上黎族大神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Savage Country
地方高校该如何传承海南黎族音乐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据说最近流行晒身份证,各路大神都被炸了出来
川上的诗
最后的忍者
黎族网为传承黎族文化尽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