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秦楚古道

2015-08-14詹旭亚

辽河 2015年7期
关键词:枯藤黑猫冬瓜

詹旭亚

周六早晨七点半,从县城出发,我们一行坐旅游大巴向终南山驶去,探访深藏在大山中的秦楚古道。八点到达终南山脚停车场,我们在酒店前拍过“集体照”, 又迫不及待地坐大巴向山上驶去。

车里三个玩笑高手,哥呀、妹呀地调侃,惹得大伙儿笑声不断。说笑中,不知不觉来到“耍钱场”。车一停稳,大家纷纷下车,有的走向太阳地;有的深呼吸、扭腰肢。环视四周空旷、开阔,路西是一块大平场,能停不少车;路东平场,小些;东南连山坡。公路向北延伸……一眼望去高山草甸依稀可见,只见小平场上,游客四十多人散开做正压腿、侧压腿。导游说着、示范着,带团继续登山。

“耍钱场”标牌旁,“专家”向导讲述秦楚古道的“古今”。歇后语“输打赢要——赵匡胤”让我牢记在心。原来“古道”是官道、商道,更是军事要道、生存之道。古今名人轶事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兴趣。

大家三三两两陆续下山。十点多,我们四人结伴而行,身穿登山服的“大李”装备精良:旅行包、长镜头照相机。作家一怪“老鬼”同路,还有诗人“黑猫”,本人昵称“冬瓜”。

沿公路没走多远,便走进原始森林,高大粗壮的树林和低矮的灌木丛、荆棘、小草、枯叶融为一体。古道隐约可见,宽三米左右,长约三、四十米,笔直,漫坡向下。走在厚厚的枯叶上,绵软、舒适犹如走在地毯上。杂乱的“嚓、嚓”声响个不停。恍惚间,像是骡马车队正在向山上驶来,似乎还有人在吆喝,人来车往络绎不绝。

再次走上公路,天空湛蓝,群山蜿蜒,阳光灿烂。敞篷旅游观光车从身边呼啸而过,向山下驶去,车上游客向我们挥手致意。

又走进森林,只见古道边有几块大石头,显然,是修公路时滚落至此。老鬼招呼大家在石头上歇息。我刚坐下,听到前边有响动,一根倾斜的树枝上站着一只松鼠,正左顾右盼。我用手肘轻撞大李,他悄悄向前举起照相机,接连按动快门“咔嚓、咔嚓”好几下。松鼠似有感觉,一蹿就不见踪影了。大李刚坐下,忽地一阵风吹来,树上淡黄的树叶晃动着,有几片飘落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根枯藤缠绕着老树。根部靠拢,半截悬空,上半截缠绕着树枝。突然,老鬼问:“黑猫,藤是枯藤,树是老树。藤缠树你想到谁啦?”“那还用说,马致远呀。”黑猫轻声吟诵《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冬瓜,你想到谁啦?”老鬼又问。“想到美女蛇了。还想到——”“说呀”,黑猫催着。“想到你媳妇——”“老冬瓜,净胡说。”“一句话没说完,还有半句缠着你。”“开什么玩笑,说正经的”,黑猫斥责我。“说实话,我是‘瓜,我能想到谁?”玩笑间,大李又拍了几个特写。大家起身沿古道又向前走去。

走出森林,再走进森林似有所悟:“S”型的盘山公路与“之”字型的千年古道,恰似贯穿古今文明的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探访”是传承,更是发展。

李家坪地形宽阔,看似人迹罕至。传说这里曾是驿站,不难想象过往的繁华、热闹。沿公路没走多远,路旁高大枫树下,一位“拍客”正趴在草丛拍摄路面枫叶,大李抓拍了这一感人情景。拍客走后,我挑捡了两片枫叶:五角、浅红。然后,夹进日记本做书签。突然,我想到杜牧《山行》中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呀,现在,我们似乎成了行者。

走到黑风口石碑,在石碑前拍照留念。之后,跟随大李的镜头,欣赏对面的自然景观。青绿依然是打底色调,红与黄若隐若现。山坡有阴阳之分,阳坡涂满金色,越发亮丽;阴坡有些暗淡,更显古典。山顶那片天空湛蓝湛蓝,蓝到极致。大李变换角度不停拍摄,总想把瞬间美丽定格成永恒。我们也想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走进霸沟,只在七步峡逗留片刻。返回来到凉亭路边,见小河边一帮“拍客”正在拍摄“美女”。枫树下一块大石头,石旁有一水潭,流水在潭边溅起朵朵浪花,几片枫叶荡漾着。她面容姣好,长发飘飘。桔红色紧身上衣,凸显胸部线条,愈显丰腴。米黄色裤子配一双白色运动鞋,时尚、得体。大石上,她时而端坐,时而侧仰,呈现各种姿态。迷人微笑更是悦目赏心!男女“拍客”聚焦美女不停地按动快门。稍停,美女又换上风衣:天蓝,长款,休闲。别有风韵,更显妩媚。拍客举起相机尽情地拍摄,大李抓拍了这一特定场景。

我们边走边议论:美呀,美!谁又能抵挡美的诱惑呢?

到霸沟口,坐上旅游观光车向酒店驶去,美味佳肴还等着大家享用呢。晚上,回到家即兴赋诗一首  《驿路抒怀》:

秦楚古道美探访,

拍客墨客共欣赏。

你拍我写好风景,

柞水声名传四方。

猜你喜欢

枯藤黑猫冬瓜
尧坊古樟
黑猫钓鱼 边庆祝
为什么叫冬瓜
冬瓜谣
小茉莉
借 鱼
声声慢·秋
郑万才诗选
The Cat’s Family
蜗牛.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