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说出事件真相吧

2015-08-14王展望

辽河 2015年7期
关键词:孙家翠翠毛毛

王展望

半个月来,孙三老汉好像被什么心事纠缠着,看上去如同丢了魂一样,整日里蔫头耷脑,平时那欢快劲荡然无存。无论老伴或者儿媳妇翠翠做什么好吃的,他总是胡乱地吃两口,那情景如同碗里的是毒药,让他不敢下咽。夜里躺在炕上,身子也如同烙饼子一样,翻腾个不停。好不容易睡着了,嘴里还不住地说着梦话,那些断续的片言只语,只有他自己能听明白。

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一个劲地做恶梦,突然间一惊一乍后,就直愣愣地坐在炕上,把老伴吓个半死。白天一会儿坐在房檐下的台阶上,一会儿坐在柿子树下,间或在院子里团团转着,旱烟锅一整天地不离嘴,有时会深深地吸一口,那贪婪劲好像烟鬼在吸食鸦片烟。孙三老汉无心做任何事,看上去总是心不在蔫的,好像支撑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了,人一天天地消瘦了下来。

孙三老汉的老伴委实搞不明白,是什么纠缠着老汉的心。夜里老伴问过他不知多少次,可孙三老汉总是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就打住了。只听到“其实,其实……”有时还说“这事都怪我……”

“你个死鬼,到底怎么啦?”老伴也像神经了,在院子里团团转着,终于忍不住对孙三老汉吼道。

孙三老汉全然不顾老伴数落,依然傻呆呆地坐在柿子树下,烟袋锅里冒出的烟雾一圈一圈,像是许多个问号。老伴就更糊涂了,如坠五里雾中。她已托人约了外村一个名气很大的顶神,让她来家里给安顿安顿,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合适了,弄得一家人神经兮兮的。

那天的情景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在他眼前翻滚着。他几次都快要忍不住了,他想跟儿媳妇翠翠谈谈,可鼓了几次劲,终究没说出一个字。

“你倒是说个话呀!”老伴壮着胆子,又大声喊着。

孙三老汉也按捺不住了,对老伴生气地埋怨道:“你嚷嚷个啥?”

翠翠看了一眼公公,也有些埋怨地对婆婆说道:“妈,我爸心烦,你就少说两句吧!”

老伴看了翠翠一眼,好像翠翠并没有生气,就不吱声了。

风吹得柿子树上的叶子哗哗地响着。孙三老汉的老伴坐在树下,手里搓洗着几件衣服。翠翠正在打扫院子。平时,扫院子根本轮不到翠翠。每天天微微亮时,孙三老汉就睡醒了,等家人起来后,院子会扫得干干净净。平时孙三老汉走路时,院子里落个树叶,他都要弯腰捡起来。老汉整天价地拖着扫把,那水磨石地板无论啥时间都很明亮。家里东西从不乱放,不像有的农家,窗台上还放着袜子呢,惹得苍蝇围着乱飞。

孙三老汉抬头看了翠翠一眼,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不等他开口,翠翠对孙三老汉亲切地说道:“爸,你回屋歇会儿吧。”口气里含着亲切,也有几分埋怨。孙三老汉看到翠翠的眼光里有股不容争辩的成分,那眼神分明对他说:“多大的事呀,何必这么认真呢!”他犹豫了一下,什么都没说出来,就慢腾腾地朝里屋走去。

孙三老汉知道翠翠的心思,她担心自己到街道去,忍不住把那事给说出来。这两天翠翠一步都不离开家,就是提防他走出家门。孙三老汉感到好像翠翠给自己采取了措施。尽管翠翠也没说什么,但孙三老汉明白,他出不了家门,真与翠翠有关。他害怕看到翠翠那担忧的眼神,他更不想伤翠翠的心。但内心深处一直与翠翠较量着,寻思着应该怎样对翠翠说。他感到不承认此事,他会忧郁而死。

孙三老汉回屋的当儿,抬头朝儿子的房间看了看。他看见孙子正趴在桌子上写字。自那件事发生后,他发现孙子也不到他屋里来了,也没见孙子出过家门,他知道孙子也受到了控制,翠翠也担心孙子说出事件真相。

昨天夜里,他起身去后院,听到儿子房间里小两口在说话。媳妇问儿子:“爸会不会把这事给讲出去?”稍停听到儿子说:“说不准,爸一辈子没有做亏心事,这事发生后,没看见爸很难受吗?”又过一会儿,媳妇说道:“反正这事不能让爸说出去,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听媳妇的语气,是那么不容置疑。

孙三老汉身体很结实,个头足有一米八,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干庄稼活是个行家里手。家里十多亩地,孙三老汉是主力,庄稼侍弄得有模有样的,几乎年年丰收,还被县乡两级评过种植能手呢!如今粮仓里,少说也有万余斤粮了。

孙三老汉平时沉默寡言,天生一副热心肠,经常帮助左邻右舍,口碑很好,深受村民信任。老汉生性耿直,敢作敢为,从不说谎话,说话办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老孙家三代单传,老孙三十岁出头时,才得了个宝贝儿子。老孙和老伴对儿子疼爱有加,为了儿子精心地过日子。多少年,孙家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当地很有名气。最令老孙满意的是儿子娶了个好媳妇,翠翠在十里八村都是出了名的美人,给老孙挣足了面子。翠翠的父母也是看到孙三老汉勤快,才把女子托人说过来。

孙三老汉对自已目前状况很满意。自己白手起家,能有今天,凭的是不怕苦不怕累,一步步才富裕起来的。想当初,孙三老汉的父亲没给他留下什么遗产,就留了个四面土墙的小院。孙三老汉与老伴婚后不久,父亲就命归黄泉了。老孙靠着一辆小驴车,给人拉土拉粪。村人都说,村南壕沟就是孙三老汉给挖出来的。三十年前,村东头的小镇,几乎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小商店。商店要从县城进货,店主就让孙三老汉去。谁都知道,这家家户户用的日用百货,都是孙三老汉从城里拉回来的。老汉能吃苦,起早贪黑,从不讲价钱。店主叫什么时间走,他从不说二话,套起驴车就走。当然也挣了不少的辛苦钱。后来,驴车落伍了,他就给儿子买了辆农用运输车。

单凭老孙家这口碑,人人都喜欢与他打交道。这日子就像滚雪球一般,日益富裕起来了,这与他为人厚道有关。如今孙家小院,前后是陕西关中农村典型的大房结构,墙面上雪白的瓷砖,就给人以豪华之感,足以证明孙三老汉家是殷实人家了。

孙三老汉没进过校门,认不得几个字,在村里还留下了些笑话。有次,老伴对孙老三说家里的面粉不多了,让他套着驴车去村西刘家磨面。当时正值停电高峰期,白天磨面的人很多,人都不愿望熬夜。孙三老汉从来不怕吃苦,就让老伴后半夜叫醒他。老伴对他说:“那就三点钟吧。”老孙急了,对老伴高声道:“三点钟就迟了,四点把我叫起来吧。”这话恰好被翠翠听见了,翠翠忍不住对孙三老汉说:“爸,三点钟早,四点钟就迟了!”后来,孙三老汉明白过来了,原来三点钟比四点钟早啊。从此,孙三老汉在翠翠跟前,总觉得抬不起头,都是没上学害苦了他呀!后来,孙三老汉明白了,这数字活他压根就弄不清。

这算账活,让孙三老汉吃过不少亏。那年,他种了三亩西瓜,是香港新品种“大红宝”。翠翠刚过门,新媳妇羞于出门,就在家里料理家务活,整个西瓜地都是他与老伴打理着。好像孙三老汉天生就会种庄稼,什么时间给西瓜施肥,什么时间浇水,都掌握得恰到好处。西瓜藤长得蓬蓬勃勃,远远看去就像大海的碧波一样,透过瓜藤缝隙,能看到满地滚圆的大西瓜。过路人眼睛拉得直直的,多数人都会驻足享受一番。大热天,能吃上甜爽的西瓜,着实舒服。无奈西瓜太多了,需要到镇点去卖。孙三老汉不会算账,一车瓜卖下来,没有几个钱。翠翠算了算,说钱差得太多了,估计是让别人给哄了,也不好在公公跟前说什么。

有天,翠翠壮着胆子对两位老人说:“爸,妈,你们在田里看着,以后到镇上卖西瓜我们去吧。”翠翠就让丈夫开着三轮车,载着她到镇上去卖西瓜,果然收入不少。孙三老汉看着儿媳妇白嫩小巧的手点钞票时那高兴劲,也喜得合不拢嘴,他对翠翠更加佩服了。孙三老汉感到,翠翠是会过日子的人,能把家业操持得更好。

起初,翠翠挣回钱了,把账目列清楚,一分不少地交给孙三老汉。孙三老汉觉得,翠翠不仅会过日子,也很会尊重人。有天吃早饭,孙三老汉郑重地对翠翠说:“我和你妈上年纪了,要钱有什么用,你们留着过日子吧,只要我们有口饭吃就行了。”稍停,老孙又说:“爸和你妈看你是个能过日子的人,以后家里的事你就多操些心。”他还想对翠翠说些什么,比如日子不要落在别人后面等等,但始终没有说出来。

有次要浇地了,孙三老汉去找管井人,那人就笑着对他说:“你回去吧,让翠翠给我说。”翠翠一说,人家就同意了。翠翠就对孙三老汉说:“爸,咱家村南的那块地,人家让现在去浇呢!”孙三老汉就不吭声,扛着铁锹就去了。

早年间,村东商店要用孙三老汉驴车,也找翠翠说。翠翠一合计,感到很合算,就应承下来。事后,翠翠对孙三老汉甜甜地说一声:“爸,供销社让你到城里拉车化肥呢。”孙三老汉不吱声,套上驴车就走了。

当然,现在有什么活计,翠翠也不跟孙三老汉讲了,她小两口有速度更快的三轮车。

与孙家相好走得近的,有时想在孙家倒个手,借些钱以解燃眉之急,也直接找翠翠说。村里人就把孙三老汉忘记了。大家都知道翠翠主着家里事,翠翠是一家之主。

能跟孙三老汉开得起玩笑的人,经常与他调侃:“三哥,你对翠翠那么好,不会有什么企图吧!”说得周围人哄堂大笑。

还有人说:“孙三老汉强硬了半辈子了,最终倒在了儿媳妇石榴裙下了。”有人为老汉感到惋惜。只是说说而已,毕竟不是自家事,也没人再说什么。

孙三老汉和老伴承认,翠翠把每分钱都能花在正经地方上。翠翠对老人很孝敬,知冷知热,伺候老两口很周到,隔三岔五地做些可口饭菜,逢年过节,还要给老人添些新衣服。老两口感到祖上有德,烧了八辈子高香,娶了个好媳妇。他们从骨子里喜欢翠翠,整天乐得合不拢嘴,过日子劲头十足。确实,那媳妇要模样有模样,嘴巴很甜,说话不急不慌,句句话都能说到人心坎上。

老伴没想到,多年太平的日子,居然起了风波。老孙整天绷着个脸,好像谁欠了他钱一样。老伴生怕孙三老汉惹翠翠生气了,总是形影不离地跟着他。

孙三老汉想,这多少年,儿媳妇翠翠确实给家里出了不少力,他们也很宠她,一家人都顺着她,从没有对她高声说过什么。但不能不承认,她有些任性了。

孙三老汉想起了一件事。

那年秋天,儿子跟媳妇翠翠闹了点小矛盾。儿子二杆子脾气一上来,在屋里大喊大叫,还准备动粗。孙三老汉气坏了,顺手抄把铁锹追了出去,硬是把儿子追了二里地远。看样子要是能把儿子抓在手里,定会打他个半死。多少年,儿子再没有对媳妇说过半个“不”字。

孙三老汉明白,居家过日子他可以不管,可这件事闷在心里,憋得他难受。他良心实在过意不去呀!村里人知道事件真相了,他老脸还往什么地方搁,他还能在村子里混下去吗?孙三老汉比谁都明白,他这么多年,能迅速地发展起来,就是靠着自己做人厚道,诚实守信,勤劳持家,人家才愿意与他打交道。他越想越坐不住了,浑身冒出一身汗,如针刺一样,痒得他难受。

那一幕又浮现在他眼前……

那天,太阳疯狂了一天,尽情地把能量洒向大地,一丝风也没有,炽热的空气凝固了,整个村子如同蒸笼一样,燥热得人难受。黄昏时分,一丝凉风吹过来,村人陆续走出家门,来到城门口老槐树下,坐在磨盘上纳凉。小鸟也来了精神,在槐树枝头上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叫着。刘家毛毛,带着几个大孩子在槐树下玩。毛毛手里拿着弹弓,咋咋呼呼地跑来跑去。他们在打麻雀。

孙三老汉带着可爱的孙子,也走出了家门。孙家就住在城门口,大槐树的枝丫足足掩盖了他家大半个院落。村里人说,孙三老汉跟着大槐树沾了光,是大槐树给他家带来了福气。想想好像也是,孙家的日子就像这棵树一样,郁郁葱葱的,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孙子今年十二三岁了,那个头如白杨树一样,一个劲往上窜,看上去像个大人了。孙子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夜里总要跟爷爷睡在一起。在家里总是吃香喝辣的,孙子需要什么,孙三老汉就给买什么。

前些天,孙子与刘家毛毛为玩弹弓发生了矛盾,纠缠着让爷爷给做个弹弓。这对孙三老汉来讲,不算什么难事。家里有废弃自行车内胎,一会儿功夫,弹弓就做成了,把个孙子乐坏了,嚷嚷着要去槐树底打鸟去。当时天气太热,孙三老汉磨蹭着。说话间孙子就不见人了,孙三老汉急忙走出家门,看见孙子正认真瞄准着某个目标,蓄势待发。等他走到孙子跟前时,孙子手一松,那石子便飞了出去。孙三老汉分明看到那颗石子,打在了军娃媳妇脸上,当时军娃媳妇扛着锄头,准备到田里去。只听到军娃媳妇“唉哟”一声,就倒在了地上,血顺着手指缝流了出来。

孙三老汉急了,准备跑过去,这时一只手拉住他。他回头一看是翠翠,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翠翠推进了家门,孙子也被推了进来,随即翠翠把大门关上了。一切都在瞬间发生。他感到翠翠动作太利索了,他也没想到儿媳妇力气那么大。

街道吵闹声传进院里,持续了好长时间。那一声声争吵,似一把锋利的钢刀,一下一下扎在他心上。后来,他听别人说,军娃媳妇一口咬定是毛毛用弹弓打的,当时只有毛毛拿着弹弓。毛毛说啥都不承认,军娃情急之下打了毛毛。毛毛爸妈闻迅后,就匆匆赶过来,一番口角后,发生了撕扯。军娃是村里出了名的二杆子,就那么三两拳,毛毛爸就一头栽进沟里,半天起不来。后来,毛毛爸住进了乡卫生院。经派出所出面调解,军娃赔付了毛毛爸的医疗费,村主任也做了大量调解工作,这事总算平息下去了。村子又恢复了平静。

这事一直缠绕着孙三老汉。

他记起了六十多年前,发生在自己身上一件事情。那时他也就孙子这么大,他到二十里外的山沟劈柴,回家路上,实在饿得撑不住了,就偷红薯吃。事后,丢红薯的人找到孙家,孙三老汉拒不承认,后来在父亲严厉责骂下,他承认了。他父亲气极了,给人家赔了礼。待那人走后,他父亲狠狠地把碗摔在地上,指着孙三老汉鼻子教训了他一番,还打他几个耳光。那次,他记住了父亲几句话,男子汉要敢作敢当,要一言九鼎,要厚道做人。以后,父亲严厉的目光总会浮现在他眼前,他再也没说过一句谎话。

想到这些,孙三老汉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如果不是儿媳妇阻止他,这事就不会发生了。他会把军娃媳妇送进卫生院,精心给人家养伤。当然赔付医药费是天经地义的事,也会对人家说些安慰话,这事就会过去。毕竟乡里乡亲,又何况不是故意的,而且事情发生在小孩身上,再说他在村里口碑不错,军娃和媳妇会给他面子,这事也不会弄得这么僵。

可现在麻烦了,那两家发生了打架事件,惊动了村上领导和派出所,惹得村里议论纷纷。有人说军娃不对,媳妇固然受伤了,但不能打人家孩子;有人说是毛毛爸错了,毕竟是自己孩子惹祸了,还非要强词夺理。

孙三老汉为此思想斗争了半个月。如果自己承认了,那毛毛家肯定放不过军娃,毕竟军娃没有把人弄准,他平白无故挨了打。他转而一想,如果现在承认了,村里人会怎么说他呢?早干什么去了,弄得村里鸡犬不宁。现在风平浪静了,出来承认了。他总觉得村里有好多人眼睛盯着自己,那天大槐树下那么多人,敢说就没人看到这一幕吗?人家看到了,即便现在不说,以后也会讲出来,这会让他背上一辈子的思想负担。想到这些,他感到脊梁都凉了,不觉打了个寒颤。

天刚麻麻亮,翠翠被孙三老汉几声咳嗽惊醒,她就从炕上爬起来了。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旱烟味。孙三老汉又拿出半瓶酒,脖子一仰,就喝下去了,脸随即红到了脖子根。借着酒劲,孙三老汉给老伴道出了事情原委。老伴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估摸着老头肯定不会把这事隐瞒下去,跟他过了大半辈子了。她知道他那股八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劲又上来了,她多少年没看到孙三老汉这么固执过了。

孙三老汉让老伴把儿子和媳妇叫到身边,告诉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隐瞒真相了,这样他活着实在难受。他想到村干部那里去,到派出所去,把真相讲出来,他心里就舒畅了。

一家人不吭声了。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烟酒味,刺激着孙家人还昏然欲睡的神经,他们顿时感到清醒了许多。

太阳就要出山了,孙三老汉披着衣服走出了家门,脚步迈得那么有力。

猜你喜欢

孙家翠翠毛毛
翠翠
鸟巢大作战
大钟惊魂
翠翠的心事
毛毛猫的日常
玩转正阳门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