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尧山景色新
2015-08-13姜明广邓爱平
姜明广++邓爱平
万亩桃花笑迎人
“在家门口上大学”,这是很多农民根本不敢想的事,如今却被河南省鲁山县电教中心办到了,他们创办的远程教育“农民学校”圆了农民的“大学梦”。其实,这个“农民学校”并不是实体学校,而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概念,但它却正在发挥着实体学校的功能,让远教学习之风越吹越远、惠民之花愈开愈盛……
富民种子发出新芽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了使远教工作已取得的学用成果效益最大化,鲁山县电教中心按照“强化标杆、循序渐进”的工作思维,依托远程教育示范基地打造“农民学校”,深入开展学用活动,使远教惠民由点及面。
将示范基地打造为撬动学用工作的“支点”。2013年,鲁山县电教中心明确抓亮点的工作思路,在每个乡镇选择一到两个学用示范基地给以重点扶持,将其打造为带动一方学用的实践课堂。辛集乡张庄村的葡萄种植基地被选为第一批示范基地之一。为了强化这个基地的带动作用,电教中心将之确立为重点扶持对象,不仅在基地建了“缩小版”的远教站点,还多方为基地寻求更广泛的帮扶。如今,张庄远教站点设施完备,示范基地产学兼能,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
带专家下乡传经送宝。“您这专家来得及时,我养的羊闹了病,您快给看看……”背孜村的养羊户尹延涛在集中学习日这天见到电教中心带来的县畜牧局专家,大喜过望。2013年以来,为了加强对基地课堂的扶持力度,电教中心与各部门联动,组织了多次“远程教育美丽乡村行”活动。以往专家下乡送技术,因为缺乏平台阵地,往往发点资料、见见“老客户”就结束了。科技下乡与“农民学校”有机结合后,专家下乡有了授课平台,使科技下乡活动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效能。
强化学习日和学习积分制建设。“农民学校”虽然不是实体学校,却拥有一套完备的配套制度。首先是学习日建设。鲁山县通过落实“五类台账”与实行动态监督,确保每月两次的远教学习日不落空。其次是落实学习任务。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参加基地学习实践,并通过“五类台账”将学习实践情况记录在册,量化为学用考评指标,党员干部都必须修完上级规定的学分。库区乡东许庄村远教站点管理员彭媛媛说:“‘五类台账实行后,学习日和学分制落实得很好。我们这里的党员干部都有学习任务,还要经常进行学习进度总结。”
如今,鲁山县已在各乡镇确立了近二十个远教示范基地作为“农民学校”的实践课堂。这些基地多数有远教站点、远教LED广场课堂等配套设施,正在成为造福一乡的致富火种。
学用实践富于新意
在鲁山县电教中心的布局中,“农民学校”不仅仅担负着传播致富火种的使命,还承担着创新远教学习模式、配合全县中心工作等多重任务。
在“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中因势利导。2012年,东许庄村要找产业新项目,从河北引进了蓝莓种植。电教中心闻风而动,配强东许庄村站点设施,建设了远教广场课堂,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以便村民边学习边实践。因本县以前没有蓝莓种植产业,电教中心多方搜集相关课件资源,发动县里专家预先学习吃透后再到村里长期指导村民学习。在电教中心不遗余力的支持下,东许庄的蓝莓试种成功,并在次年开始创造效益。电教中心又趁热打铁,鼓励东许庄成立蓝莓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如今,蓝莓种植已成为东许庄的一个新兴名牌产业。
探索实行远教学习新模式。今年4月20日上午,在鲁山县董周乡五里岭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梨园里,十多名果农正围在一棵梨树旁,与一名中年男子热烈交谈。今天是集中学习日,电教中心为五里岭请来了县林业局高级农艺师周耀伟,向种梨户讲授最新的果树栽培技术。种梨户郭庆伟学到不少新知识,非常兴奋,说:“以前看课件,好些地方都看不懂;如今专家来现场,边讲边示范,学习既轻松又有趣。”强调课堂与实践结合、传经与带富结合,这是鲁山县“农民学校”学习模式的创新所在。
勇做农民致富后盾。由于电教中心在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给予各基地不遗余力的支持,出于回报意识,各基地负责人也纷纷表示要支持远程教育工作,搞好“农民学校”,带领周边老百姓发家致富。董周乡张庄社区党委副书记、蔬菜大棚示范基地的负责人之一崔方成就诚恳地表示:“选我们做示范基地,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荣誉。带领本村的人致富我们责无旁贷,帮助外村的人上项目我们也义不容辞。如今我们的基地采取了有限开放的形式,随时都欢迎周边群众来观摩学习。”
致富路上涌现新人
“农民学校”便如建立在鲁山农民家门口的大学,其创新的学习模式和求实的教学作风为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农村群众打开了一扇学习知识技术的新窗口,全县远程教育学用工作因之提速。
学习成为新风尚,人人争当示范户。鲁山县电教中心加强了对带富能人的扶持力度,以及对学用典型的表彰宣传,这使“农民学校”掀起的学习新风持续吹拂,远教学习逐渐向常态化转变。在先期建起的学用示范基地榜样作用的影响下,董周乡武庄村食用菌、尧山镇东竹园农家乐、张良镇芦笋等一批产业协会和种植基地都争先加入远教示范基地行列。
致富成为“接力跑”,致富经口口相传。今年3月5日,在辛集乡张庄的远教站点里,来自葡萄种植基地的“土专家”“田秀才”们济济一堂,在观看最新课件后展开了技术大讨论。课后讨论是张庄远教工作的传统,人们在经验交流和心得互换过程中巩固学到的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同时也启发他人。运作良好的远教课堂为张庄人提供了最佳平台,谁遇到什么新问题,谁学到什么新技术,都会在这里拿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今的张庄,几乎家家都种葡萄,人人都是葡萄种植专家。老村干部张平洋自豪地说:“我们张庄人人都是老师,人人也都是学员!”
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新型农民如雨后春笋。依托示范基地打造“农民学校”的学用新模式给鲁山县远教工作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在全新模式带动下,远程教育工作在“一村一品”格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新型农民。这种由表及里的深入催化作用在团城乡清水河社区体现得最为明显。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清水河社区靠水吃水,在清水河边建起了农家乐。一位经营农家乐的村民说:“如今在我们这里种地已经不是主业,开农家乐的越来越多,开得好的一年营业额能有上百万元。”为了引导大家规范经营,避免恶性竞争,社区远教站点举办了多种培训班,给农家乐经营者传授经营管理知识。清水河的农家乐老板们人人都学会了上网,纷纷在网上推销自家的生意,还展开了网上餐饮住宿预订业务。
自2012年以来,鲁山县电教中心依托“农民学校”组织专家下乡达1000余人次,组织有创业意愿的群众到示范基地实践学习达2200多人次;先后有1000多名党员群众因“农民学校”直接受益,上马了新型种养殖项目。“农民学校”成为鲁山县远程教育工作的一张“个性牌”,带动了学用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