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如何实现学生差异分类教学
2015-08-13耿耿
耿耿
【摘 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异分类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美术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对学生进行差异分类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方法,从而避免了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仅仅是停留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面。
【关键词】初中美术 差异分类教学 措施
初中教育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此时的中学生对于未来的发展并没有一个很全面的规划和认识,所以,对于像美术、音乐等学科由于中考并没有涉及,教师和学生往往都会忽视这样学科的存在。对于每次的美术课,学生们基本就是信笔涂鸦,根本没有从心底里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自从教育部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愈发明显,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会以很好的成绩考入高中,有些学生的总体成绩平平,但是他在某一个方面拥有特长,便也会寻得一条出人头地的道路。所以,在中学阶段,对美术进行差异分类教学,可以取得额外的教学效果。
1 差异分类教学的概述
差异分类教学指的是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差别地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并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从而使得每个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识。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准则。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样也不一样。新知识的学习,有的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并掌握,有的学生需要老师进行稍微地指点,有的学生则需要老师进行仔细地讲解,极个别的学生需要进行专门的强化辅导。同样,在美术方面,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启蒙阶段接受了不同的美术教育,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美术水平非常高,可以进行创作,而有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画画水平不满意,所以,在美术的学习上面,采取差异分类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2 对中学美术进行差异分类教学的具体措施
2.1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分类
在中学开学的第一堂课,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交一份关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的作业,同时学生要写上自己对于美术的理解和对美术的热爱程度,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份作业来了解学生大致的绘画水平。然后教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对于绘画的热爱程度以及他们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这些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前提。对于美术基础比较好,并且在美术方面有一定天赋且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规定为A类美术优等生类;对于美术基础比较好,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但是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规定为B类重点培养类;对于美术基础一般,在美术方面的天赋也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规定为C类,这类学生可以通过美术情操的陶冶和培养来促进他们在美术方面的发展;对于那些美术基础比较差,没有美术天赋,且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规定为D类,对于这类学生主要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完成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美术的学习。
2.2对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层次进行分类
按照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并且以不同类的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使教师的教学目标层次化,也就是说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中等的美术水平,让一些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尽量达到更高的层次。具体来说,就是:对于D类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对于B、C類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掌握好基本的美术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美术技能;而对于A类的学生来说,要充分发挥出他们潜在的美术天赋,还要对其思维的创造力进行培养。
2.3教学的过程要进行层次的分类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倾斜度”。一开始教学速度比较慢,有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概念;随后教学速度逐渐加快,并适当地增加一些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答。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桌区域的划分,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课桌的安排。对于基础知识,教师要进行仔细地讲解,从而让所有的学生牢固地掌握,对于一些难度比较高的知识,只要达到学生可以听懂的程度即可。对基础知识和高深知识的讲解只要占到所有教学时间的五分之一即可。教师要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差异分类教学,通常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来对美术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讲解占到所有教学时间的二分之一即可。剩下的时间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来完成作业,教师对于作业的要求并不是统一的,通常只是教师选择出一个主题,由学生进行自由地发挥。
2.4作业的布置要进行层次的分类
只有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层次的分类,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对于D类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要少,难度要低,通常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模仿性、娱乐性和基础性的作业即可,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B、C类学生可以在学生完成基本作业之后,再进行一些与主题有关的相应训练,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对于A类学生布置的作业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同时要适当地增强作业的开放性,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复合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激励中等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去尝试做一些高难度和高层次的作业,教师要为他们创造相应的机会,从而激发中等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以校园为主题的绘画作业,教师首先要让所有的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引导学生对怎样从大处着笔、从小处入手进行积极讨论,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寻找灵感,从而在大脑中形成基本的构思。对于D类学生,只要求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即可,但是对于其他类的学生,教师就需要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得学生对创作的主题进行深入理解,分析和思考,不断深化主题的内容和创作的思路没,达到对主题进行创作和进一步升华的目的。对于A类学生,在对其进行以上的指导和要求的同时,还要求他们在此基础上,要灵活地使用各种绘画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从更深的层次来表达对主题的理解。
3 对初中美术进行差异分类教学的必然性和意义
3.1 对初中美术进行差异分类教学符合美术课程的特点
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美术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美术学科具有情感性和自我表现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丰富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现。如果教师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就难以实现对中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差异分类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彻底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绘画潜能,激励和尊重学生进行个性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形成独立的个性。
3.2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要求进行差异分类化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童年向青春期转型的重要时期,是學生的个性发育和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期间,学生的身体各项机能都在发育并且日渐成熟,并且心理机能也在不停地发展。所以,一旦出现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就会出现相应的心理冲突和矛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自我意识高涨
中学生在这期间一般都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态度极其重视,并且对待周围的事物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就会出现自己和他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实施美术差异化教学的原因之一。教师对学生进行差异分类化教学,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
3.2.2独立意识增强
这个阶段的学生都喜欢用自己认可的方式来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分析,并且具有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对中学美术进行差异分类教学可以使得学生自由发挥其潜在的美术能力,激发学生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个性的审美方式来对一件艺术品进行鉴别和欣赏,从而抒发自己与众不同的领悟和感情,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心理需要。
3.2.3兴趣广泛,且具有深层性和开阔性
对初中美术进行差异分类化教学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并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新的兴趣。
3.2.4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日益活跃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比较明显,创造性思维发展也比较快。所以若在这一时期对学生的美术课程进行差异分类化教学,就会大大减少模仿的成分,从而使学生独创的作品不断增多。这一时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在不断发展,由于批判性思维的存在,就会导致学生的审美角度出现明显的不同。
3.3重视研究型美术教师的聘用
新课标对于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而美术课程对于研究型美术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使得教学环境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和个性化,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实施美术差异分类化教学有助于研究型美术教师的生成,研究型教师要对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并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从而在老旧的、大家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中注入新的血液。实施差异分类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出美术学科的创造性,并且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探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从而为培养的创造型和研究型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4进行差异分类教学符合美术教学环境的要求
美术的教学环境是比较特殊的视觉环境,它综合了学校进行教学的主观条件、情感力量和视觉因素,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美术教学环境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对学生美术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引导。对美术进行差异分类化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的基础之上,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丰富多彩的设计,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的学习之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并且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多样化地评价,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对美术进行差异分类教学的效果
传统教学法往往是照顾全体的学生,对于个别学生的要求比较低,从而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分类教学法进行的主体虽然也是整个班级,但是由于教师强调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进行个性化教学,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师的美术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