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2015-08-13邱黎明

教育界·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探索素质教育

邱黎明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仍然较为普遍存在着重技能掌握、轻素质培养,重学生做事、轻学生做人等功利化现象。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和实践,探索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学生 素质教育 探索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近年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大胆创新,积极实践,逐步形成了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完善学生的智力结构,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内涵目标,以六大项目工程为途径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完整体系,对高职学院学生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完善制度,强化组织,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1.建章立制,保证素质教育规范有序

为使学生素质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度健全,管理到位”,学校各学生工作部门对学生学籍管理、德育教育、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奖励与处分、学生权益救济、学生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管理和毕业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建立健全了60余个具体规章制度。其他部门、系党总支、各班团组织和学生组织还针对性制定了相关补充办法和具体措施,建立了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活动章程,为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工作的具体落实、规范开展、深入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2.目标管理,建立三级联动运行机制

学校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纳入了系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中,使学院素质教育工作得到了更充分的重视和落实。同时,学校还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院长和主管副书记、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对学院素质教育工作进行总体研究、安排和部署。各系部成立了以系部党总支书记、系部主任任组长,各班级辅导员(班主任)、主要学生党员主要干部、团总支学生会主要干部为成员的系部素质拓展工作领导小组,对系部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安排和部署。各班级成立了以班级辅导员(班主任)任组长,班级主要班干部、团干部为成员的班级素质教育工作小组,对班级素质教育工作和活动进行具体策划、组织和实施。“学院——系部——班级”三级管理机构的健全,使学院素质教育工作实现了立体运作和工作联动,确保了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

3. 综合认证,建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学院在坚持素质教育课内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省大学生素质拓展A级证书”“大学生特长证书”和“二课堂选修学分”的认证体系。学院大学生中每年有上百人因具备了文、艺、体等某方面的特长而获得了学院颁发的“特长证书”,学生团体中有10%以上成员因在团体工作和活动中表现突出而获得选修学分,数百人申请“四川省大学生素质拓展A级证书”。学院素质拓展认证体系的完善,不仅对全面深化和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使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更加贴近大学生就业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同和欢迎。

二、围绕目标,整体推进,探索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1.实施“和谐校园工程”

学校着力于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的基本建设与环境美化、人文熏陶结合起来,形成了建筑优美、绿树成荫、文化气息浓郁的良好育人环境。在“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学校按照“真环境、真设备、真产品”的教学理念以及企业生产要求和实训教学需要进行规划建设,形成了具有重装特色的实训文化。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贫困大学生信息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生权益救济制度和“奖、贷、助、补、减”帮困助学体系,没有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退学。学校还积极与公安部门合作,让公安部门把警务工作延伸到校园,设立“警校共育办公室”,建立“校园110”,成立“大学生文明督察队”和“青年志愿者交通岗”,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育人环境。

2.实施“文明修身工程”

学校精心打造建设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队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工作,学生工作干部和辅导员、班主任进驻学生公寓。开展好院、系两级党校培训班,认真搞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青年学生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培训班、学习参观、提供锻炼机会等途径加强院、系、班级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团学干部竞聘制,建立团学干部管理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学院围绕“学生寝室星级评比”和“学生公寓青年文明示范点工程”等项目,保证宿舍有整洁的卫生环境,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互助的团队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实现了公寓常规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对接和有机结合,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

3.实施“人文素质工程”

学校以学生团体为基础,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学生团体有40个,团体成员总数4000余人,每年开展理论教学2000学时以上,开展各类活动200项以上,参与活动的学生万余人次,一些优秀学生团体如学生艺术团、书法协会、电气协会、焊接协会,近年来经常参与各种比赛和表演,获得各种奖励30余项,赢得了社会认同。学院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健身节和周末文化广场等为载体,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和科技活动,打造了“三節一广场”这一学院素质教育的品牌。以人文艺术系列讲座为外延,通过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涉及时事政治、人文艺术、法纪安全等内容的大型讲座或主题报告会,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内涵,满足了学生对先进文化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4.实施“阳光心理工程”

学院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建成了心理咨询室、沙盘治疗室,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危机干预控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开展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和网络咨询等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同时,每年邀请省内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校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活动,开展“5·25”和“11·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等。每年对全部新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建起了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心理状况的变化,有效地避免了各种心理疾病和不幸事故的发生。

5.实施“技能培训工程”

除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好第一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大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各类技能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比赛,举办技能等级证书考前辅导班,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英语、计算机和职业资格等社会和行业的技能考级,努力实现“一专多证”。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课程和举办培训班等途径,既培养了学生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作风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6.实施“社会实践工程”

学校始终坚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奉献中成长成才”的理念,坚持不懈地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程”。通过社会调查、 “三下乡”、学生社团技能实践、学生课外专业实践、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10余个社会实践项目,开展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每年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达5000人次以上,实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阵地化、经常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广大同学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专业技能、增长社会经验、促进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蕊欣.关于构建系统化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2]刘明涛.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3]张艳.关于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探索[J]. 南北桥,2014(8).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探索素质教育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