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方法的探讨

2015-08-13苗坤

教育界·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入学教育新生高职院校

苗坤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最初入学时的心理特点,学校如何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将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生 入学教育 方法

1 根据高职生心态特点,转变入学教育思路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其入学分数比较低,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对于学习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很多学生之前都是在普通中学接受教育,思维还是停留在中学的水平,对于高职院校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新入学的新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有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如下:

1.1不平衡心理非常强烈

大学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很多学生通过高考的洗礼之后都能够步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但是对于某些学生来说,高职院校与其理想院校相差甚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职院校是这些学生一个无奈的选择,因此,这些学生带着一种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或者说一种不愿意接受现实、不敢面对现实的心态来到高职院校,其中不乏对学习的抵触心理。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课程的时候容易出现不上进、不积极的现象,而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未来进行规划。

1.2既自卑又自负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己学习能力较差,高考考不出好成绩,因此进入了高职院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高考发挥失常,进入了高职院校。前者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自己将来没有什么前途,并没有认同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对生活和学习失去了信心;而后者更多的是容易产生自负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考试中失利,自己的能力很强,且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经常向同学炫耀自己过去的某些荣誉,极度自负,这就使得他们在学校无法与其他学生保持正常的社交关系。

1.3对自己的认知不足,依赖性严重

现在的高职生以“90后”为主,相当一部分新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父母为其包办一切,备受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在刚进入高职院校时,大多数学生都缺乏锻炼,在各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无法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较强的依赖性。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由于自身工作生活经验的缺乏,在对事物做出评价的时候往往比较片面、不准确。

1.4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是在目标和能力的认识上不清楚

高职院校与高中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毕业之后就要走向社会,因此他们还是会树立一定的目标,有的放矢地去培养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能力局限,其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能力欠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不是那么顺利,因此会出现一些挫敗心理,甚至有的会就此半途而废。

2 找准切入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新生以上的心理特点,学校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做好引导工作,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在开学的时候给学生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样的入学教育工作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学校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方向,让学生在入学时就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涯。

2.1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确定正确的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低,学习能力欠佳,学校在学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成绩不佳只能说明自己中学时代基础薄弱,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并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要把这当成一个新的起点来对待。其次,让学生充分明白社会竞争的激烈,只有拥有较强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中立足下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明白,在市场经济中,只有自己不断地去适应社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磨炼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在校期间其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只要有能力谋生、自己有能力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那么,一纸文凭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2.2帮助新生调整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整合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职教育是培养各领域第一线的人才, 与市场“ 适销对路”, 专业设置往往以市场为导向。教学上应普遍注重对学生的技术培训、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也要看到许多高职生还要继续深造, 因此,在进行入学教育时,仍然要强调高职生必须要注重公共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要帮助新生树立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在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也应引导新生重视其他能力的培养, 如观察力、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从而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要帮助新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高职教育也是一种大学教育, 具有大学教育启发式的特点, 同样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有些新生由于仍采用中学时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 成绩不理想, 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所以要切实为新生提供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和浅层地注释, 成功的高职入学教育要求相关人员去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方法,来作为入学教育的指导方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入学教育的实效, 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美玲,周捷信. 班级团体辅导在90后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的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46-49.

[2]于靖熙,孙昌达 ,颜学若,等. 规范开放试点专业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4):14-16.

[3]刘鸿翔,王建平,丁立平. 高职高专新生“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探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207-212.

[4]黄时华,吴广宁,钟泳如,等. 高职新生无聊倾向性、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3(07):84-90.

猜你喜欢

入学教育新生高职院校
重获新生 庇佑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中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