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效的妙用

2015-08-13张佳蕊蔡林

关键词:编导书记村民

张佳蕊 蔡林

所谓音效,就是为了增加场景的真实感、场面的气氛感、场位的信息感等而加入的其他声音。党教片属于声画艺术,然而在当前创作中,一些制片工作者相对重画面元素而轻声音元素,即便重视声音元素,也多偏重于配乐却忽视了音效。须知,任何制片元素,无论大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可因其小而漠视。辽宁省抚顺市委组织部拍摄的专题片《治乱书记唐玉超》(以下简称《治乱》),正是合理且巧妙地将音效这一“小元素”充分调动了起来,从而使全片增色不少。

音效的分类标准很多,最常见的是按照音效的使用环境分为自然音效、运动音效、背景音效、机械音效、特殊音效等几大类。《治乱》中所运用的音效主要为前三种。笔者结合片中场景,介绍一下这三种音效的具体作用。

《治乱》中采用了一定的自然音效来营造全片的生活气息。自然音效,指的是自然界中真实发生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等。其作用一是刻画人物形象。如在《治乱》中,当表现“唐书记不辞辛苦,经常走家串户去和村民们交流”时,编导采用了这样一个场景:雨哗哗地下着,间或响起雷声,唐书记艰难跋涉着,走进村民的家门。此时的自然音效不仅很好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场景,而且通过对这一场景栩栩如生的交代,让唐书记“为民不辞辛苦”的形象更加鲜明。作用二是突出场景的真实性。如在《治乱》中,当表现“经过唐书记的努力,八家子村6000米巷道正式开通”这一叙事时,场景为“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聚在村口庆祝”,为了体现出这一叙事的真实性,编导采用了“风声”音效,风的声音和其他现场音效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画面,自然就让观众产生了身临 其境的代入感,从而更加信服。

《治乱》在几个叙事节点上均采用了运动音效,以营造紧张气氛。运动音效,也叫动作音效,指的是人或动物在非静止状态下所发出的声音,如走路声、鸡鸣狗叫声,等等。作用一是烘托现场气氛。如在《治乱》中,唐书记为了村子富起来而大搞养殖业。当他在养鸡场检查时,为了凸显现场感,编导便运用了“唐书记的脚步声”的音效,一下就使场景融入了朴实可感的生活气息。作用二是体现紧张节奏。如在《治乱》的开头,村民李会胜和张多耀因为三根垄发生了争吵来找唐书记评理,这种在开篇就设置矛盾冲突的手法很高明,而为了体现出紧张的叙事氛围,编导还在此时采用了“狗的急促叫声”这一音效,一下就把叙事推入了高潮。

《治乱》中运用了大量背景音效以配合主体叙事。背景音效,也叫群众杂音,指的是在拍摄现场同步收录的拍摄主体以外所发出的声音,如群众议论声。作用一是介绍场景信息。如在《治乱》中,介绍到“报账员向村理财监督小组公示财务报销票据以示公开公平”时,除了报账员的同期音以外,编导还加入了“群众纷纷议论”的背景音效,这一音效与同期音、画面综合起来,就很好地介绍了故事的场景。作用二是配合叙事进展。如在《治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唐书记和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张妍在商量秧歌队的事,此时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编导便加入了“村民在村文化活动室交谈”这一音效。实际上,村民的交谈声是根本听不清的,之所以被运用,只是为了配合“唐书记关心村民文化生活”这一叙事的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就《治乱》对音效的运用可以看出:再小的制片元素,也都有其无可替代的表意功能。只要策划到位、运用得当,类似音效这种小元素,同样会发挥大作用。

猜你喜欢

编导书记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读书记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集书记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