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理及现状调查研究①
2015-08-13陈秀花陆红
陈秀花 陆红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1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山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省的体育事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2013年十二届全运会上我省获得总计557分的好成绩,在参赛的38个代表团中位居15,取得了10枚金牌、8枚银牌、6枚铜牌的好成绩,但是,因为我省毕竟属于发展中地区,体育发展的水平与发达省份差距还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体育普及程度低,整个社会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弱,另外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非常短缺,体育场地设施很匮乏,而群众的体育需求逐渐庞大,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非常有限,严重不足。
该课题组通过正在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体育普查数据和实地考察调研,以省会城市太原为例调查出山西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情况,不仅具有地方代表性,还可以给政府做未来山西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在综合评估、合理定位两方面提供参考和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太原市属十县区体育场地设施及城乡健身人群2000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见表1)
表1 研究方法及其目的
3 结果与分析
3.1 太原市全民健身场地概况
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2009年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山西省政府随之修正了相关法律条文,例如:《山西省全民健身促进条例》和《山西省体育设施条例》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动。到2014年底,山西省建设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或公园累计877个,其中太原市目前共有标准1335个篮球场地、536个乒乓球场及1943个健身路径,并且新增了体育场地45万多平方米,人均1.53m,在948个行政村的体育场地中全部建有相关设施。综合统计之后得到以下结果:体育场地总数5565个,其中112个体育系统场地占到了总数的2.1%,374个高校场地占到6.72% 25个其他教育系统占到0.49%,1397个中小学体育场地占25.1%,78个中专中技占1.4%,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在全市体育场地中学校场地占有的比重很大,占到了35.8%。
虽然在全国的全民健身热的影响下,太原的全民健身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横比来讲,当前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的体育设施水平在全省的排名并不在前面,尤其是长治、晋城晋中以及阳泉等城市都先后建成了大型的体育中心,这些体育场地不仅具备接待大型赛事的规模和非常完善的功能,尤其是长治市,2011年9月长治成功入选成为全国首批全民健身示范创建城市,荣获三连冠的山西汾酒竹叶青在WCBA2015-16赛季中的前8个主场将从山西省体育中心篮球馆移师长治市,另外近年来,临汾、运城、吕梁及朔州等市也先后启动了体育中心的规划和建设项目,以上情况显示在体育基础设施方面太原已不具有与省会城市地位相称的领先优势,当然和全国发达的省会城市差距就更大了,其中市(县)区公益体育设施匮乏的问题尤为严重,进而直接制约了体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作用。
3.2 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项目情况、收费情况及开放情况调查
调查资料显示,太原市内规模较大的公共体育场馆一共有8个,其中2个对群众开放,1个只在节假日才开放,剩余的5个完全不对外开放。8个场馆中属于省体育局的有4个,其中3个的主要功能主要是为运动员训练和举办大型的赛事,即便有时开放,日常的维修和开支也远远不够维持,剩余的不足部分由国家来补贴,在8个大型场馆中,唯有山西省全民健身中心是对外开放的,改建于近2年内,这根本无法满足全市群众的健身需求,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体育场馆严重短缺。
近几年,太原市也陆续投资兴建了一些大中小型全民健身设施,如,昵称“红灯笼”的山西省体育中心,汾河景区全民健身长廊、汾河景区西岸五人制足球场、网球场、东山将兴建的太原市体校等
注:该问卷的发放采用现场发放和邮寄的方法,选10地区(区、县),向2000位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721份,有效回收率86.1%。其中,男性791人,占46.6.%,女性908人,占52.7%。等,但位置都比较偏,远离市区,别说群众去锻炼,就是去看比赛也比较远,并且附近没有公交车,。
3.3 太原市群众健身项目偏好及场所需求情况调查
调查显示:健身操,武术、球类是群众参与较多的主要体育项目,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和健身操则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尤其对于中老年妇女来讲,他们非常喜爱健身操;如果从性别特点来看群众健身的情况,相对于对体育的参与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的女子,男子参与体育活动则更具有随意性比较大的特点,这一点,与前文所述的项目特点相符,中老年妇女选择的体育项目从总体看大部分是有氧运动,太过剧烈的项目、竞技性较少,反之其健身性和娱乐性偏多,值得一提的是,健身群众多选择设备简单易行、比较经济的提一些项目进行锻炼,从而导致消费性的场所很冷落,他们大多选择在自家庭院或者公园广场来进行锻炼。另据结果显示,体育设施满意度较低也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其中以设施不足现有场馆开放有限反映最为强烈。
3.4 太原市各区场馆情况
太原市城区有10县(市)管辖着乡镇52个、街办62个,行政村955个、社区516个,因地区其周边环境和人文历史各异,其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自然群众体育锻炼场地需求不同。太原市迎泽区和杏花岭区是城区,剩下8个地区均属城乡结合区,其健身理念、锻炼形式、及健身内容与城区情况和设施需求区别很大,在这些地区中,一些民俗游乐项目如太极拳、舞龙及打陀螺很受农村群众欢迎,大多发生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
调查结果还显示,地区经济水平和体育设施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一些经济稍差一些的地区,例如尖草坪区和杏花岭区,财政相对困难,其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设施方面投资少。娄烦、阳曲地区也是如此,但这些区域的土地资源很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全市体育场地总数中,有53.7%时城区体育场地,县区所占份额是46.3%。
3.5 未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中小学校场地开放期待“有法可依”
调查表明,全市21所高校拥有体育场地5565个,其中管辖权属于教育系统的有1874个,占33.67%。而其余的大部分体育场地属于不对外开放的中小学校,大量学校体育设施闲置的现状导致产生了社区健身设施资源严重不足,群众健身想得到满足就必须到免费的公园或去收费场所的矛盾。
4 建议
4.1 纳入政府考核
建议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可以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min体育健身圈、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作为指标作为考核标准,也是为民办事和体育惠民的任务,还可以当作干部工作实绩和考核的重要考核指标。
4.2 中小学所属体育场地可以试点性开放
相关情况在国内已有先例,例如:合肥市、慈溪市都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经验,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市民办理相关证件、学校收取一定费用然后进行专项管理、并实行第三方托管。
4.3 落实相关规划
切实履行“三纳入”工作,进一步强化体育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把全民健身作为一项影响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以及生活幸福度的事业,使各项全民健身计划落实到实处。
[1]王雷.湖北省高等院校体育场馆面向大众体育开放状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170-171.
[2]赵栩博.从社会资本视野审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3):18-19.
[3]刘伟华.福建省15所高职院校体育场地与设施现状调查[J].宜春学院学报,2010(4):142-144.
[4]刘宝亮.福建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