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2015-08-13罗伟

教育界·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罗伟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思政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政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主动出击探索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方法。对于大学生思政工作而言,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政学习的需求。为此,应在新形势下,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本文基于当前思政教育的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旨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教育 对策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分析当前的形势,结合大学生的现状进行理论研究。高校在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不能靠形式主义,要善于发现思政工作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在思政工作创新中,不能忽略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要针对其形成与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当前的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工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思政教育方法更加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社会多元文化冲击和高校连续扩招的双重压力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类型人才的重任,其思政教育工作者责任十分沉重,但是思政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我国高等院校,依然延续着“灌输式”的思政教育模式,多由辅导员承担学生的教育工作,虽然学校贯彻思政教育的力度很大,但是教育效果有限。现有的教育模式下,以思政工作者为主体,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辅导员承担了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要处理教学、学生会管理、学生宿舍管理等工作,还要担负思政教育的重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从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来看,高校选择的教育方法,“重讲”而不“重教”,未从大学生的实际精神需求出发,使得思政教育缺乏实效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的对策

(一)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正视学生个体差异

现代教育体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因而在思政教育中,也要关注学生的多种需求,通过思政教育推动学生主体发展,促进学生成功成才。在思政教育改革中,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其多方面的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现代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但思政教育不能削弱学生的个体差异,应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思政教育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思政教育中,要从根本上体现学生的价值主体性,思政工作者要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激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反思为己任,提升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同时,作为思政工作者,更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或指导。

(二)开展互动式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活动

作为现代大学思政工作者,要不断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政工作方法,从而发现新的工作方法。在思政教育中,工作者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选择思政工作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互动式交流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思政工作方法,工作者可以通过营造互动氛围,进而引导学生参与思政问题讨论,或启发学生思考自身的行为。在设计互动活动时,应注意增加思政工作者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互动,给予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也可增加一些体验式活动,如角色扮演、专题演讲、辩论等,促进学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注意设计一些总结性活动,检验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学生的思想动向,要及时进行了解。学生存在思想问题时,思政工作者不要过分干预,仅为其提供开导和分析,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三)注重情感教育,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

思政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思政工作者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广泛开展教学。工作者要从感情上尊重、关爱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工作者要从生活上贴近学生,要主动关心学生的近况,帮助其答疑解惑,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思政工作者要适当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人际关系特征和学习规律,从而从学习、生活、感情三方面贴近学生。

新媒体环境下,各类媒介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思政教育内容的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政工作者可选择微信、QQ、陌陌、微博等通信工具,结合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选择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广泛地分析和讨论,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在自主探索问题时,也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了深刻地理解。这种依靠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思政工作方法,使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更加方便。此外,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也可以满足师生之间私密交流的需求,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单独与他人发起对话,可以及时向思政工作者寻求帮助,同时也便于思政工作者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动态,保证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束语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势在必行,作为思政工作者要从工作实际出发,深度挖掘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问题,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法。思政工作者本身也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并主动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思政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升工作效率,满足现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广大思政教育者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尽快实现思政教育革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思想品德高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社欣.合力与活力: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着力视阈[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7-12.

[2]林润燕,刘社欣.“跨学科研究”之理论综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271.

[3]任志锋,杨晓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转换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势[J]. 思想教育研究,2012(07):64-68.

[4]吴新业. 以人为本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13(02):44-46.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