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的语义发展演变及所包含的儒学内涵

2015-08-12李静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和谐儒学语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两字经过千年演变,逐步深化,不断丰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和谐思想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儒家的和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和谐;语义;儒学;思想

“和谐”作为一个词,一说最早见于《管子·兵法》,一说见于《左传·襄公十一年》。而作为一种观点,“和谐”最早由孔子提出,以后历经众多儒学大家的补充、完善,“和谐”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对世界文化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华文明思想的基石。其间,“和谐”两字的产生、字形、语义也在历史中经过了不断的演变,最后在继承了儒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今天我们共同的价值理念。

一、“和谐”的发展演变

“和”,在古文字中有两个异体字,即两种不同写法:“和”又作“咊”,《说文》:“咊,相应也。”从咊声。“和”字从口,本义是指声音相应,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但也有人认为“和”字的本义是指口味的调和与和美。《广韵·过韵》:“和,声相应。”。《易·中孚》:“鸣鹤在隂,其子和之。”可见,“和”字最早与中国古代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另有古汉字“龢”,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这是一种古乐器,其本义是指从三孔(或六孔,七孔)定音编管内吹奏出来的标准乐曲,以便调和各种音响,是中国五声音阶中一种非常传统的自然和弦,也是“龠”(音yue)字的雏形,表示吹龠发出“和和”的乐音,以“和从声”,所以“龢”也可看作是“和”的异体字。由此可见,“龢”“咊”两字的内在含义,指的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中的和声谐音体系,蕴含着中国哲学中的美学意蕴。在此基础上随着进一步发展就有了秦国的小篆“ ”和战国时代的古隶书“ ”。那时候,人们把铜棺或木棺两头的边部叫作“和”,到秦统一后,根据棺头板“禾”的形体,再把“ ”字简化,把“O”变为“口”放到“禾”的左边演变而成 。发展到汉代,就有了楷书的“和”,“ ”字则被写作“龢”,而“龢”字的笔画繁多,书写不便,于是“和”终于替代了“龢”作为了一个常用字。

“谐”,《说文》:“谐,洽也。从言,皆声。”其本义也是和谐、协调。《周礼》:“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书·尧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同源字典》也认为“谐”“和”二字同源,从“皆”的字往往有“和”的含义。“皆”的古文字字形本从比,从白。《说文》:“皆,俱词也。”本指音韵和谐,引申为协调关系或适当状态。古“谐”字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龤”,《说文》:“龤,乐和谐也,从龠皆声。”通过字形和字义观察,可见“谐”字也与音乐有关。

《广雅》:“和,谐也。”《尔雅》:“谐,和也。”由此可以看出,“龢”“龤”或“和”“谐”单用时,可作同义字解。又如《广韵》:“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新书·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都是和谐适度的意思。“和”就包括了和谐、和平、和睦、祥和等含义,因而在中国古汉字中往往单用“和”字而不用“和谐”。

“和谐”作为语词,最早出现一说应该是《管子兵法》:“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另一说则是《左传·襄公十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两说的共同之处,就是都认为“和谐”这个语词与音乐有关。虽然这里将“和”“谐”二字进行了组合,但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的古汉语还是以单音词为主,暂时还没有出現“和谐”这个双音词,这里主要还是代指“和”的语义。因此,在先秦文献中,尚未见“和谐”一词。“和谐”作为由同义语素联合构成的双音词,大约出现在汉代。《诗经·关雎》,西汉毛诗序:“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这里的“和谐”作为一个词语,取和睦之意,即是“和谐”的本义。这就表示已开始用“和谐”一词来形容人存在的一种状态,人和他人、他物的一种关系了。

二、“和谐”语义的发展演变

“和”的语义通过对比《汉语大字典》和《新华字典》发现“和”字的五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但其语义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语大字典》中收录了“和”字的语义有34种之多。(包括“和”的各种读音)而在《新华字典》中“和”的语义只有16种。(包括“和”的各种读音)其中一些语义如“和”作古哲学术语;作古代法律用语;作古代军队的营门;作风铃,悬于车轼;通“宣”字;作时间量词。这些用法现今已不再使用了。还有一些语义,如作棺木两头的木板;古音乐术语;古乐器名;蒙哄欺骗;用作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的量词,这些语义已经边缘化了,现在已很少使用。

在古汉字中还有一些字也有“和”义,如“为”、“河”、“乐”。“为”与“和”字古音相同,音同义通,所谓“为”即做一切事,其目的都是“和”,有和义。“河”在古汉语中专指黄河,而“和”“河”古音相同,由于黄河经常发水灾,所以称黄河为“河”,是先民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黄河能保持一种中和、和谐的状态,因此,“河”“和”两字音同义通。

古汉字“和”本义是一种乐器,所以“乐”的繁体字写作“樂”,与“龠”的古音接近,本义是音乐的协调,这也是古人快乐生活的内在生命体验用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音乐。另一个“药”字,甲骨文的“藥”,字形只是比“樂”字多了一个草字头,传统的解释为“治病草”,中医理论中有阴阳和谐的说法,健康的身体是一个阴阳和谐的整体,若阴阳失调,人就会得病,而用藥的目的就是对人的身体机能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阳合和状态,其功用是和最初内外合一、能够调理健康的音乐完全相同。所以“樂”“藥”也有“和”的含义。这些都是古汉字中用不同的字形表示相同意义的现象。

“谐”字将《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对比发现,读音未变,语义则有变化。在《汉语大字典》中的一些释义,如作配偶;作对照;作辨别,这些语义现今不作使用,但“谐”的本义未变。

中国古代“和”“谐”,最初都取本义,指“乐音之和”,到《左传·襄公十一年》中的“和”“谐”两字已突破其本义,向治理国家和维系人际关系等方面扩展。随着不同的时代发展,“和谐”的语义也在不断的变化、调整中。明代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敢天教我夫妇再和谐,都因这佛会。”是和睦协调之意。清代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是配合适当。元代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原是吴国之宝,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啦!”是和解相处之意。换言之,“和谐”的本义,正与古人所说的“和合”、“和一”相同。“和一”即“和合一致、和睦同心”之意。综观“和谐”、“和合”、“和一”诸词,具体含义虽有不同,但其基本义都在一个“和”字。

随着时代演变,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和谐”一词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又产生了新的引申义:作动词,因不合规矩,违反规则而被处理了;用作贬义,多具有讽刺意味,一般是网民用来形容权力机构为压制比较偏激的不同观点或过激的言论而遭到的间接报复或封杀。这些引申义最初以网络语言的形式被运用于各种网络论坛,而后又被网民引入现实生活中,但这些引申义在现实语境中究竟能存在多长时间还有待观察。

三、“和谐”中的儒学传统思想

“和谐”思想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外历史上也存在过多种不同的“和谐”观。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思想先哲们把自然称为天或天地,并将其视之为一个和谐整体。《左传》有“为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最早的文字记载。从孔子《论语》的“和而不同”、管子《内业》的“和乃生,不和不生”,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者,天地之生成也”。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和谐”是宇宙与万物存在的基础,或者说宇宙与万物都存在于和谐的状态中。“和谐”在音乐上表现的是“五声之和”;“天人和一”则是在哲学思想上的体现;而在人际关系中,又有中庸,和合,适中,平衡,兼顾,双赢,共荣之义。这种“和”的思想理念在儒家的“仁”、道家的“道”、墨家的“爱”、佛家的“佛”等中都有所体现,及至两汉经学,宋明理学,都把“和谐”视为一个重要的价值理念,经过各个历史阶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和追求境界,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影响最大,其主要表现在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自身心灵的和谐。《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人由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孟子也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观念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指导人们思想行为、道德修养和衡量是非得失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一个核心理念。在这个理念中,人们追求个体心灵的平和,家庭的和睦,社会的稳定,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互动。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儒家传统和谐思想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无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一直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始终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和谐”成了我们每个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和谐”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多个层面的和谐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即各方面的和睦、协调、融洽、统一。“和谐”价值观的提出,是新时期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理论建设中的继承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儒家的和谐思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从哲学意义角度说,我们还要借鉴儒家和谐思想中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让我们知道怎样去构建和谐社会。所以,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对儒家和谐思想的传承,同时也是以“和”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全面协调社会各领域中的关系。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国与国之间讲“协和万邦”;人与人之间讲“礼之用,和为贵”;人与自然讲“天人合一,和乃天道”;治国安邦讲“政通人和”;经商做生意讲“和能生财”;居家过日子讲“家和万事兴”;可以说“和谐”乃处理人世间各种关系的箴言和要义。国家和则强,自然和则美,社会和则安。总之,和谐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和谐”思想的内涵,又要对其发展创新,使之成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参考文献:

[1]李乐毅. 汉字演变五百例 [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 汉语大字典縮印本 [M]. 湖北辞书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3] 段石羽. 汉字中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M].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4] 臧克和. 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 [M].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 陈政. 字源谈趣 [M]. 新世界出版社,2006.

[6] 现代汉语词典 [M]. 商务印书馆,1986.

[7]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 [M].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8] 王力. 同源字典 [M]. 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简介:李静(1977—),女,湖北人,武汉商学院思政课部讲师。

本文是校级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课题编号:2015KZ002

猜你喜欢

和谐儒学语义
语言与语义
儒学交流在路上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