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自由”抑或寻觅“奢华”

2015-08-12周丽华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伊沙伊莎贝尔贝尔

摘 要: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国际题材”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塑造了一位富有独立意识的美国姑娘——伊沙贝尔。在渴望解读欧洲文化、追求西方“文明”的征程中,女主人公遭遇了追求独立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困惑,本文意在展示当时社会女性对婚姻命运的抗争意识和对理想人生的追寻。

关键词:欧美文化;碰撞;融合;回归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亨利·詹姆斯在他的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中恰恰体现了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结合。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并不刻意地追求人物的外部环境的描写,而是更多地着手人物真实的心理刻画。正如亨利·詹姆斯在他的《小说的艺术》一文中所提到的:“我们在小说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中越看到重新安排的生活,我们就越感到我们接触着真实;......艺术活着靠讨论,考实验,靠好奇心,靠各种不同的尝试,靠意见的交流和观点的比较;......不要过多地考虑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努力捕捉生活本身的色彩” [1]322正是詹姆斯对于“多元环境”强调“真实的氛围”,而他本身的多元文化背景使他笔下的人物大都穿上了双重外衣,由此牵动着读者的神经去关注伊莎贝尔的命运。

一、亨利·詹姆斯的文化情结

十九世纪的美国,政治和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由此引来的是美国文化领域已呈现繁荣趋势,亨利·詹姆斯从小就随从父亲往返于欧美大陆之间,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宗教改革和科学的新发现深深影响着詹姆斯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他则担当起“文化大使”的角色。亨利·詹姆斯的作品起到了媒介的作用,一方面汲取着欧洲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另一方面通过人物的“戏剧化”表演,把美國的实用主义思维带进了欧洲人的价值观念中。但这一切不足以说明美国在文化领域里彻底摆脱了殖民主义的影响。欧洲的景色、欧洲的观念仍然是美国作家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素材,而欧洲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力量影响着从大洋彼岸过来的美国人,熟悉的文化背景为美国文化界提供了创作基础。正如理查德·布里德赫特在《文学与文化》一文中指出:“美国继承的是一种殖民地形态的文化遗产:即使在政治独立后的一段很长的时间里,还在继续不断地从英国输入文学作品,并且照搬他们评论这类作品的一整套批评概念与术语。”[2]182

詹姆斯本人有着为欧洲悠久文化而引以为荣的自豪感,同时他也为美国人的勇敢与率真所折服。他出生于美国,足迹遍布法国、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后又选择定居英国,在他的小说游记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在欧美两种不同文化间进行着对比、反思,希冀能在作品中表现出理想完美的人物——融欧洲人的优雅、成熟与美国人的率真、好胜为一体。詹姆斯希望在欧洲文化的烘托下,让美国同胞能够在美国商业文化的挤压中汲取欧洲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他认为:只有融合欧美文化为一体才是美国人应选择的道路。《一位女士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就是詹姆斯的“国际题材”的代表作,正是由于这一独特的题材,詹姆斯成功将他的小说以一种叙述的形式推向了小说艺术的完美境地,《画像》也成为美国小说艺术一个新的方向标。

二、伊莎贝尔的文化碰撞

《画像》以描写美国姑娘伊沙贝尔在渴望了解欧洲文化、追求独立人生的道路上所经历的坎坷与文化碰撞为基本内容,通过叙述的手法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显然,这种小说风格与19世纪的传统小说是大相径庭。一位英国评论家在评价《画像》的艺术风格时指出:“在这部小说中,詹姆斯首次完全脱离了小说创作的传统形式……可以说,他是从两个层面上进行创作,他完全是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来讲述一个寓意深远的事件。这种内心世界的描写在现代小说界司空见惯,但在1881年,这种小说技巧是不为人重视的。但从这一点上讲,《画像》无疑应当成为小说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作品。”[3]15詹姆斯本人具有强烈的文化融合的国际民族主义精神,他创作了一系列年轻、单纯的美国姑娘,她们不迷恋于美国物质上的富有,更多地是憧憬欧洲的古老文明。如:短篇小说《四次会见》里的卡罗琳·斯潘塞,中篇小说《黛丝·米勒》里的黛丝·米勒,詹姆斯诉说了这些姑娘在欧美文化碰撞中,在欧洲文化的教育下成熟起来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折射出詹姆斯是想表述欧洲文化也在教育他。詹姆斯的目的在于向美国学者展现欧洲的“成熟、绚烂、优雅”,以此来补充美国文化的“干枯”、“贫瘠”、“自满”,他希望用此方式来寻求一条完善美国文化的新路子。所以说,在《画像》中,与其说詹姆斯是这部作品的创作者,毋宁说他是作品的实践者,他用一位年轻的女性伊沙贝尔来演绎美国人在融合优秀文化的道路上要经历的坎坷。詹姆斯在《画像》中几乎表现了欧美文化差异的每一个层次和类型——从英国贵族沃伯顿勋爵的高贵儒雅和英国式的诚实到被完全欧化了的吉尔伯特·奥斯蒙德的自私与专横以及梅尔夫人的虚伪与贪婪,詹姆斯向人们展示了处在文化转型期的美国人渴望了解欧洲文化的焦虑,同时也暴露了欧洲贵族的僵化腐朽与虚伪堕落。

詹姆斯曾经幽默地在他的《霍桑传》中列举了美国文化的贫瘠:没有名牌大学,没有牛津, 没有伊顿公学, 没有文学,没有小说,... ... 没有政治团体,没有田园美景,没有娱乐阶层... ... 。”[4]96这份清单折射出詹姆斯心中欧洲文化的富有,詹姆斯希望他的美国同胞能够同他一样体验欧洲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富有。伊沙贝尔在欧洲的生活经历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精神投资,通过她深处新旧大陆之间的道德观念、礼仪风尚和生活态度上的冲突以此来发现自我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同千千万万个美国人一样,她充满自信地要亲自去感受挖掘向往已久的欧洲文化。不料,大西洋彼岸的“文质彬彬”的先生们,虽然谈吐高雅,却不乏贪财好利的“绅士”与“淑女”。厚重的英国文化现实给伊莎贝尔的“自我”浇了一盆凉水。沃伯顿勋爵是位“二十个人倒有十九个人会兴高采烈地”[5]127抢着要嫁的男人,但是,贵族阶级所要求的刻板繁琐的礼节又是她所无法接受的。“在她的想象中,完美的意识一向主要与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这些观念涉及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引起她崇高的心灵的共鸣。”[5]117在英国生活一段时间后,对于一路追随她来到英国的美国青年古德伍德求爱,伊莎贝尔婉拒了,在古德伍德的身上,她看到了美国文化“不成熟”,“不优雅”。英国表兄拉尔夫对于伊莎贝尔无私的的爱如上帝般的真诚,他说服父亲将一大笔财产留给了伊莎贝尔,正是这笔财产使得伊莎贝尔感到“财富”可能成为她开始独立人生的羁绊。她急于摆脱“财富”,要满怀信心地探索人生,希望自己的礼仪风尚更加得体、高雅,成为一个真正的欧洲人,为了这份“高雅”,她落入了贪恋她遗产的“艺术家”奥斯蒙德和情妇梅尔夫人的陷阱。“她的错误是她的观察与认识的失败。由于她将事物过于理想化,因此很少看到事物的本质。”[5]323。伊沙贝尔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反映了其生活的态度和自身的道德观,这种观察在詹姆斯的笔下不仅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种审美意识。

三、伊莎贝尔的婚姻反思

从一个天真无邪的美国少女到成为欧洲绅士的“贵夫人”,伊沙贝尔的确是付出了成长的代价。“德玛和贝克曼认为:美国成长小说中的女性几乎都希望能够爱与被爱。与性相比,爱更重要,被爱是大多数女孩构建自我形象的关键因素。”[6]199如果说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读者或许猜测伊莎贝尔的欧洲之行的目的是为了寻觅“体面”的婚姻,又不想失掉自由(因为她拒绝了沃伯顿勋爵的求婚),那么,在她继承了财产同时又爱上了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奥斯蒙德的时候,读者不禁唏嘘这一切正是她追求完美人生的必然过程。也许是性格使然,尽管伊沙贝尔悲观过、失望过,但她终究没有被吓倒。詹姆斯写到“对于伊莎贝尔,痛苦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它引起的不是沮丧,不是麻木,不是绝望,它是一种促使她反思、反省、对每一种压力作出反应的感受”[5]420 在经历了痛苦的婚姻之后,伊沙贝尔终于开始思考“他把她带进了他居住的殿堂,她究竟来到了一个什么所在。......这是一幢黑暗的房子,没有声音的房子,使人透不出气来的房子。奧斯蒙德那美好的头脑不能给它带来光和空气,事实上,这美好的头脑似乎从又高又小的窗口在向它窥视,对它发出嘲笑。”[5]266伊沙贝尔终于在她为奥斯蒙德搭建的宫殿里开始了痛苦而又清醒的反思,“她心心念念地渴望把金钱的负担转嫁给其他有良心的人,转嫁给一个更乐意承受的人。除了把它移交给一位世界上趣味最高雅的人之外,又有什么东西更能减轻她的内心负荷呢?”[5]423由此看出,最终她通过个人的体验已将欧洲“文明”赋予了个人的道德观念。读者有理由相信,伊莎贝尔的美国姑娘性格不是一味地“忍让、退缩”,她的回归恰恰彰显出她的一贯追求自由的理念,她希望走在自己设计的轨道上(哪怕是错的)。“她心目中的贵族生活知识广博的知识和充分的自由相结合,知识将给人带来责任感,自由则使人感到心情舒畅。”[5]425奥斯蒙德骗她也好,虚伪也罢,但它也反射出伊莎贝尔持有的观点:“在她看来,世界始终包含着乐趣,对人生的探索始终为她所喜爱。”[5]425这一段描写为读者留下了许多空白,人们通过小说著名的第四十二章看到了伊莎贝尔的全部心理活动,她的内省使读者领悟到她的成熟的决定。但从中也发现了詹姆斯本人的自由的审美方式,他不愿意为了维护伊莎贝尔的一贯独立思想而令她放弃道德使命感(因为继女潘西),詹姆斯在演绎欧洲文化浪漫的唯美主义倾向同时,又彻底地体现了美国人的现实主义概念。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为伊沙贝尔设计不同的结局。但无论何种结局,读者都可以从这一段的反思中得到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象征着伊沙贝尔将开始新的追求。

四、结论

詹姆斯在《画像》中成功地将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优秀一面呈献给读者,巧妙地批判了美国人在狡猾世故的欧洲人面前凸显出的简单粗犷,旨在暗示美国人商业价值观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焦虑同时,也透露出美国人的价值观是在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寻找出路。伊莎贝尔回归的婚姻,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读者不得而知,但是伊莎贝尔的觉醒令读者看到了一个成长起来的美国女性展现出来对自身的宽容、对他人的包容,她的选择是理智的,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清楚承担选择的后果。伊莎贝尔的经历告诫人们:跨国婚姻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碰撞,而文化碰撞走向文化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美)亨利·詹姆斯 著,赵罗蕤,巫宁坤,杨岂深 译. 黛茜·密勒 亨利·詹姆斯中篇小说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2] 理查·德布里德赫特. 文学与文化[A].成都: 四川次数出版社, 1994.

[3] Michael Swan. Henry James [M].London:Longman,1969.

[4] Theodore Homberger.The American Writer and the European Tradition[M].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64.

[5 ](美)亨利·詹姆斯 著,项星耀 译.一位女士的画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84.

[6 ]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周丽华(1963-),女,硕士,现就任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翻译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伊沙伊莎贝尔贝尔
理发店
伊沙:美片
双胞胎幼崽
贝尔和他的朋友
白桦生北国
O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School
22个“生命之吻”
梦(229)
忘我的贝尔
伊莎贝尔不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