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深层次阅读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015-08-10甘贤平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程序,即按照课文词义解释、阅读整体感知、归纳课文中心的传统模式组织教学,课文学过之后,学生往往对课文理解不深,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深入文本,进入深层次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引领学生进入课文阅读的更深层次,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反复诵读,进入作者营造的审美境界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诵中含英咀华,在诵读中使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信息,通过反复诵读进入作者营造的审美境界。例如在学习郦道元《水经注》一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的诵读配上背景音乐,学生在朗读中体味三峡山势的险峻、夏水的迅急,在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读出春冬之水的清幽,读出三峡秋意的凄清。然后,教师让学生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词语、一个片断,并且对三峡写景的语句进一步发挥想象,写出散文片断。这种读写结合的阅读方式,往往能够使学生静下心来,将自己的想象沉淀为优美的文字,更深切地体味文字的色彩美、意境美,使学生进入文本营造的唯美世界,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染。
二、转换视角,进入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抓住文本中作者所留下的艺术空白,转换角度,促使学生把自身的生活体验渗透到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当中,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对文本意旨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当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以后,教师启发学生转换角度来理解人物情怀:“如果你是作者的父亲,站在父亲的角度给儿子写一封信,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出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怀与思念;有的则写出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宽容与理解;有的甚至说作为一位父亲,会不惜生命的代价呵护儿子的成长。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转换角度:当“父亲”见到自己的亲兄弟于勒惟恐避之不及、逃离现场回到家后,在深夜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于是“父亲”起床写了一篇日记,请同学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父亲”日记的内容。有的同学说出了父亲逃离现场后对兄弟的忏悔之情,有的同学则抒发了父亲对兄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等等。通过转换视角,让学生“换位”思考,使学生对课文意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
三、自主设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着力于对课文的剖析与讲解,教师是课堂提问的主体,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提问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力是驱动学生对课文深入探究的动力。如果学生在阅读中人云亦云,缺乏自身独立的思考,就不会有效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因此,笔者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课堂小组的互动与交流,释疑解疑,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时,学生们提出了:为什么母亲最后依从孩子的意见,决定要走小路?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学生提出:藤野先生作为一个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讲义、对教学工作负责任,这本是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品质,为什么能够获得鲁迅先生的热爱与崇敬?在学习《斑羚飞渡》一文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老斑羚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帮助年轻的斑羚逃生?学生们在讨论与探究中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与认识,从而走进了阅读理解的深层次,有助于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四、拓展阅读,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但是仅靠课堂有限的阅读时间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注重通过课堂的引导,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有效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之后,笔者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朱自清文集》,并且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人物生平等知识。在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之后,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呐喊》小说集,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以及犀利而凝重的语言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扩大学生的阅读积累,形成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中心,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的更深层次,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世界,与文本及人物的情感达成共鸣,增强阅读体验。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开拓学生的阅读空间,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通过分析与探讨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文本意旨,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甘贤平 甘肃省永登县苦水镇南峰初级中学 7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