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实现生本对话
2015-08-08凌红
凌红
“优秀的作品是耐得住再三咀嚼,也是需要再三咀嚼的。”文本的力量已经固有,教师要通过多样的方式、搭建一定的平台,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在语言文字的含英咀华中实现生本对话,从而将文本静态的力量转化为学生心灵悄然勃发的力量。
一、 建构言说话题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一般都会提出一些问题,来实现师生之间和生本之间的对话。但我们也发现,不少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热闹非凡,看似实现了多方位的对话过程,其实这些问题只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重复,并没有深入思考的价值,也不能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有些问题甚至将文本问得支离破碎。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少一些问题,多一些话题,将课堂中的问题,想方设法变成我们师生交流的话题。所以,建构课堂教学话题,让师生有意味地来言说,是实现生本对话的基础。
与琐碎繁杂的问题相比,教学言说的话题则是由教师或学生根据课文提出的中心议题,并围绕话题同时产生一些新问题,然后开展讨论,探究课文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从而让这些话题为我们打开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搭建一个生动的互动平台,从而使信息在此汇聚,热情在此燃烧,心智在此充实,能力在此提高……
笔者认为,言说话题的建构首先应基于教师对文本内涵的准确把握,基于教师对阅读教学规律、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深刻理解。在《军神》这篇文章中,德国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一开始说,前来就诊的刘伯承是“军人”,手术后称眼前的刘伯承是“军神”,这就是文章的文眼,是展开教学的关节点。一般教师在研读文本后,都会紧扣课后习题4,建构这样的言说话题——“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从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三年级学生的言语基础和认知水平较低,很难就这个话题与文本展开深层的对话,大多数学生会游离在文本之外,用“刘伯承很坚强”“刘伯承很勇敢”这样的套话来回答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建构的言说话题是:“反复阅读课文,刘伯承的哪些语言、动作、神态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请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这样的言说话题,使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直接面对文本,必须一次次地阅读文本,感受文本,然后跳出文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淀解读文本,实现自我与文本的自觉对话,在自我表达与相互倾听的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再度理解。
其次,课堂教学中话题的建构必须紧扣文本、精当设置。每一篇课文可以设置多角度的话题,每一堂课可以建构多个话题。教师在建构这些话题时,要力求做到主题鲜明,不蔓不枝,以神摄形,以简驭繁,在文本价值与教学操作这两个层面谋求到一个共同的话题,直接切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兴趣与欲望。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在
搭建平台,实现生本对话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就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变成同“地球母亲”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有“倾听”和“诉说”两个环节。在“倾听”环节,周老师设计的话题是:“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地球母亲在跟咱们诉说呢!”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母亲的对话,与地球的沟通成了与母亲的沟通。在学生眼中,地球是一位穿着白蓝两色沙裙、身材苗条、步履轻盈的母亲。随着对话的深入,母亲变了,变得面容憔悴,变得愁眉不展,变得伤痕累累。在“诉说”环节,周益民老师又设立一个话题:“面对地球母亲那哀伤的眼神,我们作为她的孩子,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必须直面的问题,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学生用心、用情、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诉说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整节课,在朗读和感悟表达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过:“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教师建构的话题中,一次又一次地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那份情,把握文字背后作者那颗火热的心,这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当然,建构言说话题,这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如何建构?老师们可以依据文本、遵循目标,各显神通。
二、 寻找阅读支点
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翻转过来!”中年级的学生阅读感悟还处在一个蒙眬的阶段,他们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缺少深入文本的阅读方法。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一段文字即使在眼前过了数十遍、在嘴里吟了数十遍,还是不能找到深入内心的感觉。此时,教师就应努力找准学生阅读文本的支点,为他们深入研读文本提供平台,帮助学生实现和文本的有效对话。
《军神》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短短两句话,凝练地写出了刘伯承在没有实施麻醉的情况下接受眼部手术,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强烈地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但是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在接触这段文字时,他们很难走进文字描述的情境,很难去感受文字背后所迸发出来的直抵内心的力量。教学中,我们以电影《刘伯承》中刘伯承接受手术的片段作为切入点,先引领学生走近沃克医生的手术室,师生一起去经历那震撼人心的手术过程,然后追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形象感人的画面一下子激起学生的情感,他们热血沸腾,争相发言:“我看到了刘伯承双手紧紧抓着床单,床单被撕破了。”“我看到了刘伯承手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我看到了医生的额头上都是汗,护士不停地给他擦汗。”“我听到了沃克医生的喘气声。”“我听到了手术器械的叮当声。”“我感受到刘伯承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我感觉刘伯承很坚强。”……
这时,刘伯承的形象已经走进学生的心间,但这不是通过与文本对话获得的,而通过形象的画面获得的。怎样让学生经历与文本潜心对话的过程,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去感悟、去获得呢?老师又适时抛出这样的问题:刚才我们走进了手术室,感受到了在实施手术的三个多小时中,没有使用麻醉药的刘伯承时时刻刻都在承受着剧烈的疼痛。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的这段文字中:
① 请你读读这段话,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字?
② 请你再读读这段话,再数一数有几个“痛”字?
③ 这段38个字的文字中,没有写到一个“痛”字,但老师却觉得字字、词词、句句都流淌着刘伯承无言的疼痛。请你再次用心默读这段文字,哪些字、哪些词让你深深感受到了刘伯承正在承受巨大的疼痛呢?此时,学生借助电影画面,再次走入文本,文中的字字句句也都饱含了深情,“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竟被抓破”……每一个词语都直抵学生的内心,叩击着他们的心弦。此时无需教师赘言,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头。可见,阅读支点的有效把握,为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是纯粹的言语上的你来我往,也不是单向度的线性的师生问答,真正的对话除了发生在言语之间,还有可能伴随着师生的情感与思想,发生在心灵与心灵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教师若真能以对话的视野与精神去思索、去营造、去实践,那么语文课堂定能呈现出真情对话的美好境界。
(作者单位: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