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板书变奏曲”

2015-08-08金惠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成才逆境一节课

金惠江

引子——

小时候,我读书时,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极认真的老教师。我从第一天上学起,就特别羡慕她一手娟秀整齐的粉笔字。每次语文课,老师认认真真地写了一黑板,我就在下面认认真真地抄了一页纸。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老师就在我的心田里,悄悄地播种下了一个长大之后当老师的心愿吧。我常常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像老师一样,写出那么漂亮的粉笔字呢?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给小朋友们上课呢?那个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老师课上写在黑板上的就是“板书”,今天想起来,挥之不去的,还是老师那踮着脚写板书的背影。

一重奏——我的眼里只有你

终于如愿以偿,长大后,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刚上讲台那会儿,我总是想在每一节课上,把所有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全部告诉给学生,不自觉地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那个踮着脚写黑板的背影。于是,每节课上,我都会在黑板上写很多内容。那个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连幻灯机也是一个年级才有一台,教室里最多的是各种规格的小黑板。常常的,我的语文课上是大黑板、小黑板,轮番上阵,而我板书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文章线索、修辞手法、重点词句、生字词、多音字、写作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划分、主要内容等等,但凡我想让学生掌握的,我都写在黑板上。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我,是多么不自信呀!对自己不自信,对学生也不相信,我总是担心自己讲得不明白,学生听得不清楚;总是担心自己不写下来,学生会不重视。那个时候我上课,眼里全是自己的教案,全是我写的满黑板的板书。

一次,区教研员来听我的课,看着我一节课都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忍不住对我说:“你这是在给黑板上课,还是给学生上课呢?你一节课光顾着在黑板上写,其实,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板书的呀!你这样都写在黑板上了,学生也只光顾着记你的板书,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思考,这怎么行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听教研员这么一说,我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教学来了。是呀,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看看自己的板书,既没有突出一节课的重点,也没有强调一篇文章的难点,收到的成效自然微不足道。

痛定思痛,我开始琢磨,每节课哪些需要板书,哪些不需要板书;我开始斟酌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怎样才能更加突出重难点;我开始思考,如何让板书更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学好语文。

二重奏——被人遗忘的角落

似乎只是转眼间,我们的教育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室里有了计算机、实物投影仪、多媒体展台,而教师经过一轮轮的培训和自学,也逐步掌握了制作课件、下载资源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这些“新式武器”,我和同学们都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因此,无论是在课前的备课,还是课上的教学,我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寻找资料、制作课件、操作多媒体、下载新资源。当我沉醉于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的时候,我似乎渐渐忘记了板书的存在。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PPT放映了二三十张,而黑板上除了孤零零的一个课题,别无他物,也不再费尽心思地去设计别具一格的板书,而是把所有课前准备的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了电脑。板书,被我遗忘在角落了。

直到有一天,那个叫静的女孩的妈妈找到了我。静是我四年前教的一个学生,她很内向,虽不聪明,但很认真。那天,她妈妈含蓄地对我说:“金老师,我有个小小的请求,想麻烦您,一直也不好意思对您说,今天说了您可千万别介意啊!”我很好奇,不知道她有什么样的请求让她为难成这样,便让她尽管说。她这才对我说:“我就是希望您上课的时候,能在黑板上把每课的重点啊,难点啊,都能稍微写一写,让小静记一记。小静这孩子接受能力慢,但她听话,也认真,我们就叮嘱她上课时,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重点都记下来,回家后,我和她爸爸再给她讲讲。因为,我们也担心自己把握不了现在的课文。所以,就让她好好记老师的板书。可是,她回来经常跟我们讲,老师没有在黑板上写什么,再问她呢,她说老师讲的重点都在电脑里呢,可是电脑放得太快,她又记不下来。我和她爸爸这才想着要来找找您,希望您能帮帮忙吧!”听了小静妈妈的一番话,我的心里真像打翻了五味瓶——我只顾着自己教学的方便,却没有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只顾着用课件满足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却没有真正考虑课件对教学效果的实际提升程度。

那天之后,我开始认真地反思——板书,这个看似不重要的教学细节,对于现在的语文教学到底是“点睛之笔”,还是“形同鸡肋”?

三重奏——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风景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聆听了福建省特级教师吉春亚的一节课,内容是苏教版小语教材六年级的《小草和大树》。吉老师不愧为特级教师,课上得朴实而生动,没有复杂花哨的课件,也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只有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对教材深入全面的把握,一节课下来,吉老师如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叹服。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吉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夏洛蒂·勃朗特姐妹所遭遇的逆境,以及她们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这个课文的重点的时候,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最后形成了这样的板书内容——

生活艰辛——不放弃学习

求助遭讽——不惧怕打击

出版失败——另寻找道路

吉老师的这个设计,不着痕迹地理清了课文的思路,也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简洁概括的能力。在我为吉老师暗暗叫好的同时,脑海里又浮现出了另一个想法:如果我也来上这课,我能不能在吉老师的基础上,再有所创新呢?

回来之后,我在自己的班上进行了尝试,根据学生的自由汇报,我设计出的板书是这样的——

生活艰苦不放弃,

写诗遭讽不服输,

出版失败拓新路。

然后,我还让同学们根据文章的中心“逆境成才”,再给这首小诗补上最后一句。同学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说“逆境成才终成功”,有的说“逆境成才耀后世”,还有一个学生细心地考虑到了押韵的问题,认为“逆境成才众瞩目”才比较恰当。这次和同学们合作完成板书的经历,也让我久久难忘,因为它让我明白,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没有最好的教学手段,只有最适合的教学策略;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有推陈出新的创新之举。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如今的语文课,我还是会用课件,但我每节课都会板书,根据课文的内容,根据学习的进度,根据学生的反馈,根据备课的思考,我的板书也千变万化。有时是一首诗,有时是一幅画,有时是一个示意图,有时是一列词语,有时是我一个人写,有时是我和学生合作完成,还有的时候我干脆让学生上来板书。同学们也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跟着板书学课文”。

现在,我把“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语文课板书的作用”作为课题,在进行着研究,我希望能通过我的研究,让“板书”这个最朴实、最简单的教学手段,在今天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也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它们互为补充,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南京市小市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成才逆境一节课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完形填空Ⅳ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