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议
2015-08-08许琼春
许琼春
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想,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才能让化学课堂变得有效。
一、高度重视“三备”
“三备”是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备教材是每一个化学教师都会做的事,我所强调的是,不只是把教材知识点弄通就完成任务了,教师要对化学教材的体系、章节的环节性,以至于一节课内容的比重了然于胸,才能得心应手、从容自如地开展教学。
备学生是教师都在做的,但怎样备却不是每个人能说得清楚的。有的教师说:我了解每一个学生,我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仅了解这些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在备学生时要知道每个学生的智力情况、动手情况、自我掌控能力;详细了解每个学生是自己能学会、在互帮互助下能学会,还是在教师的讲解才能学会;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况下能学会多少,在教师帮助下能达成到什么程度……这都要列在备学生之列,如果做不到这些,就无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会知识,提高技能和能力。
备方法很重要,但很少有人备,这是因为我们注重的是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学生各异的学习方法却很少考虑,虽然这是很难的事情。纵使难,也一定要备,因为方法对了,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金属材料”一课时,因为金属材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的物质,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见过的金属,然后学生自学课本。15分钟后,学生分小组互相研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你所了解的有什么区别,各自总结一下。不到30分钟,学生就掌握了课本内容,效果很好,再做一些巩固练习,课堂就很成功。由此看出,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好的方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教知识不如教一些好方法,这正是我们平时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二、深度践行“三合”
“三合”是指对知识内容的整合、新旧知识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时,教师不能把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地讲给学生。化学教材中的内容是成体系的,但掌握这个体系不是按部就班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好、掌握好,教师必须对内容进行再处理,使之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适合自己的学生。整合的方面有:归类——把同一知识点归结到一起,把易混的内容放到一起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总结课或复习课);转化——把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表达方式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方式;变式——把一个知识点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变化,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设计训练——通过什么练习能让学生掌握……教师整合的内容越好,学生掌握得越容易。
在进行新旧知识的融合时,不能就新而新只讲新知识,而要新旧结合,学生已有什么样的知识,与课本新知识的联系怎样,怎样以旧引新、新旧融合,便于学生运用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达到不教而会的目的。
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时,如果能把实践知识与课体知识结合或把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效果会更好。如学习“灭火原理”时,我先让学生先讨论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再让他们通过阅读教材归纳这些灭火方法的原理:用水灭火原理主要是降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用沙土覆盖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氧气);把可燃物移走,原理是隔离可燃物等。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可先设置问题:假如要消除被蜜蜂蛰、蚊虫叮咬后的痒痛感,可涂抹肥皂水,其原理是什么?这样紧密联系实际,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计“三练”
“三练”就是练智力、练技能和练方法。
练智力就是通过学习化学提高学生的智力,这也是新课标的任务之一。化学属自然学科,有一定的推理性和思考性,需要学生运用智力才能完成。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一些推理性的问题教师直接讲授,而不去让学生思考;一些实验直接用解说式的演式实验代替,较有思考性的难题也一带而过,这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都是不益的。在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思考性的、实践性的问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智力。
练技能更不用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但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甚少,不少教师以课件的形式展示,这是错误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训练其动手能力。
练方法也很主要,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实验操作方法的演示,让学更快捷地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四、努力达成“三维”
“三维”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只有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并重,从教学设计到最终完成都以其为指导,课堂教学才算成功。
一节好的化学课只有实现上述四项要求,以教材为载体,以教法为手段,把握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做到精心准备,努力筹划,才会让化学课堂更有效。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