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语文 快乐学习
2015-08-08邹丽琴
邹丽琴
[内容摘要]语文教师要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火,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运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体验课堂学习的快乐;开展有效提问,让课堂成为生成智慧的驿站;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园地;适当拓展延伸,让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关键词]快乐;幽默;提问;教学情境;拓展延伸
一、运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体验课堂学习的快乐
教育家威斯提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例如,教学《<论语>十二章》时,我是这样讲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中“焉”字的意思的,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它是一个兼词,是“于此”或“于之”的结合体,可翻译为“在其中”。
(此时有一部分同学眉头紧锁,一脸不解,很显然是不理解兼词的意义)
师(灵机一动):“知道”一词最近网络上流行用哪个字表达?
生(异口同声):“造”。
师(故作神秘状):谁来造个句子?
生:万达广场这个周末有活动,小伙伴们,你们“造”吗?
此言一出,全班同学顿时笑得前仰后合……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在其中,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
二、开展有效提问,让课堂成为生成智慧的驿站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例如,教学琦君的《春酒》一课,我以问题“琦君的这杯春酒包含了作者哪些美好的回忆”来提纲挈领,这个问题一抛出,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深入研读文本,神情愉悦地交流,对作者叙述中温情的回忆感同身受,仿佛跟作者一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感受着童年的美好,尽情享受着家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倾听作者心中难以割舍的思乡情,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童年、对母亲、对乡情的无限眷恋,学生也高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学生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教学情境从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积极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展示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语感,我组织开展了背诵比赛。比赛规则如下:背诵时做到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停顿不能超过5秒,准确流利地背诵全文,最后的优胜者单元考试加5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刚才还在犹豫的学生,一听说有奖励,个个跃跃欲试,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谁也不甘落后,完全沉浸在竞赛的乐趣中。
语文情境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在丰富真实的情境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知识,更主要的是能够提高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创造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远比拥有大量的知识更重要。
四、适当拓展延伸,让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拓展延伸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打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
例如,冰心的《荷叶母亲》是一篇散文诗,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表达的母爱这一主题,我将学习内容进行了如下拓展延伸:1.补充介绍冰心母亲杨福慈的生活片段。2.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感受浓浓的母爱。3.读了《荷叶母亲》一文,你的脑海里一定浮现出很多母爱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听。
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学生借助补充材料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因为对文本理解得透彻,所以在“说说自己的母亲”这一环节,很多学生都饱含深情地讲述母亲的故事,有的学生谈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林妙芬.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情境[J].河南农业, 2009,(10).
[2]刘宝泽.幽默的语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1,(44).
[3]王金龙.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J].课堂教育研究,2013,(26).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