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的实证分析
2015-08-08吴国琴
吴国琴
(信阳师范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0 引言
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评价是判断区域旅游合作水平以及区域旅游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目前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绩效的研究上,例如Augustyn[1]以York地区为例,论述了旅游合作方的友谊的建立对于旅游合作绩效建立的重要性; Castellani 等[2]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是提高可持续旅游绩效的重要途径;Ghanian等[3]以爱尔兰西部为例,用大量调查数据,建立了西方乡村旅游绩效标准等.目前国内对区域旅游合作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层面,例如殷柏慧等[4]从区域客观属性来解释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进展缓慢的问题;宋子千[5]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在很多基本问题,例如合作空间范畴、主体和机制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共识,这种状况制约着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秦学[6]期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与成效等方面有质的突破和发展;林章林[7]研究标准化建设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中的贡献度; 冯翔等[8]分析了科学借鉴国外旅游合作研究的理论和合作模式.近几年定量研究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学者开始在区域旅游合作绩效研究中引入定量研究方法,例如鲁明勇[9]设计了区域旅游合作的联系密度、效应强度、信息量度等3个指标,对区域旅游合作绩效的定量评价;杨雷等[10]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对沈阳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上述学者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进行定性分析、对比分析和经验性总结,探讨和研究区域旅游合作为什么效果的问题,上述研究成果集中于宏观层面和微观指标体系构建上,但是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量化评价的研究不足.
区域旅游合作为什么效果不佳,总是停留在政府推动一步前进一步的局面,除了合作主体、模式、机制、地域等原因之外,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目前对区域旅游合作绩效缺乏量化评价,导致各方对区域旅游合作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该如何有效推进旅游合作,不甚清楚.本文以大别山区旅游合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进行进一步探讨.
1 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现状
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3省交界处,面积4.5万km2,包括3省6市36县,呈东南往西北走向,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11].大别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旅游名扬海内外,旅游开发潜力大.大别山区旅游业在地理空间上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地域文化一脉相承,旅游资源优势互补,旅游合作客观条件良好,但是在行政区划上它隶属鄂豫皖3省,许多优秀的旅游资源被分割,出现诸如天堂寨旅游形象商标之争、鸡公山地域归属地之争等多起利益纠纷,各方互相牵制,造成无谓的消耗,严重阻碍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随着各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出现许多成功的区域旅游合作区域,例如粤港澳旅游合作区、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等,已经在区域旅游合作这个大市场中获益,并进一步扩大旅游合作的范围,出现“泛珠三角”、“泛长三角”等更大规模的旅游合作区,这些区域旅游合作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开始走向国际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旅游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旅游合作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大别山区意识到合作是大趋势,合作才能多方共赢,并以红色旅游合作为契机,由纷争走向合作.目前,鄂豫皖3省已经签署《大别山区域6市政府红色旅游合作协议》《鄂豫皖3省6市36县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联合宣言》,并以这些合作框架协议为依托,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线路开发、客源市场共享、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合作组织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共建,务实推进大别山区旅游合作.在此背景下,引入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评价机制,对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的绩效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对于提高该区旅游合作水平和合作紧密度、促进多方共赢和可持续旅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旅游合作涉及多个合作主体、客体和相关利益方,参与合作的区域多、产业链长,是一个庞杂、动态的系统,因此对区域旅游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的遴选要遵循“科学、系统、动态”的原则.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有杨雷等[10]对沈阳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绩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借鉴上述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的主要区域信阳市、金寨县、红安县等地进行调研,并多轮征询相关专家的意见,对评价指标进行是甄别、筛选,最终构建了对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1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整合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各层次和区域的旅游合作以各区域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为首要合作对象.合作区内各次区域区域旅游资源的同质性、异质性是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的重要指标;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数量、效果是评价该区旅游合作开发的基本状况的重要指标.
表1 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Tab.1 The tourism cooper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Dabie Mountain Area
2.2 区域旅游合作线路开发
区域旅游合作线路开发是区域旅游合作开始的标志,各区域已经在旅游资源有效整合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具体的旅游线路开展合作开发.双边和多边旅游线路联合开发的数量是评价该区旅游合作参与各方多少的评价指标;定期和不定期旅游线路联合开发的数量是衡量该去旅游合作开展的紧密程度的评价指标.
2.3 区域旅游合作市场开发
区域旅游合作市场联合开发是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前提和保障,区域旅游合作由资源合作、线路合作到互相开放旅游客源市场,标志该区旅游合作进一步发展.客源市场的开放程度是衡量各合作方是否存在地方保护的指标;区域旅游合作市场的互补性和共享性是评价各合作方在客源市场合作开发程度的指标;客源市场的增长率是评价区域旅游合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2.4 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塑造
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是旅游合作成熟的标志,标志着该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且有鲜明的区域旅游主题形象并被市场认同和传播.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塑造的统一性是评价该区域旅游合作各方在总体旅游规划方案的制定、市场营销方案的制订等方面是否达成共识并实施方案的标志;旅游整体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传播力度是评价该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的重要指标.
2.5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与管理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的建立是旅游合作的制度保障,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可能以正式组织、虚拟组织的方式建立,是合作各方的代言人,是评价旅游合作实质性运行的重要指标;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的管理水平、运行与协调能力是评价该区旅游合作是否良性运转的指标;区域旅游合作组织信息化建设是衡量该区旅游合作的进一步提升的指标.
3 大别山地区旅游合作绩效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大别山区旅游合作涉及3省6市36县,首先,在各省、市、县旅游资讯网收集基础数据;其次,信阳市、金寨县、红安县旅游业界重点调研,收集到大别山旅游合作的相关数据和访谈调研结果;第三,对3省6市36县的40位专家通过面谈、函询、电话访问、电子邮件、调查问卷等多种方法征询意见,收集了近百份访谈结果和相关的第一手数据.
3.2 研究方法
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法来构建旅游合作绩效指标体系和判断矩阵,对旅游合作绩效重点选取5个指标作为准则层,选取20个指标作为指标层,构建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然后采取专家估测法为各因素打分,运用判断矩阵的元素Pij用Saaty的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然后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结果.
3.3 实证分析过程
3.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然后采取专家估测法为各因素打分,运用判断矩阵的元素Pij用Saaty的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见表2—表7).
表2 准则层指标判断矩阵Tab.2 The index judgment matrix of criteria layer
表3 P1指标层指标判断矩阵Tab.3 The index judgment matrix of P1 Index layer
表4 P2指标层指标判断矩阵Tab.4 The index judgment matrix of P2 Index layer
表5 P3指标层指标判断矩阵Tab.5 The index judgment matrix of P3 Index layer
表6 P4 指标层指标判断矩阵Tab.6 The index judgment matrix of P4 Index layer
表7 P5指标层指标判断矩阵Tab.7 The index judgment matrix of P5 Index layer
3.3.2 确定最终权重
根据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成对比较矩阵,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的各项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用W=(wi1,wi2,…,wij)表示:
W=(0.339 9,0.240 4,0.190 8,0.08 7,0.141 5),
W1=(0.155 2,0.174 2,0.338 6,0.332 0),
W2=(0.344 0,0.260 3,0.193 1,0.202 6),
W3=(0.189 2,0.306 3,0.327 7,0.176 8),
W4=(0.362 5,0.239 6,0.239 6,0.158 3),
W5=(0.156 6,0.383 6,0.248 6,0.211 2).
3.3.3 确定评价对象的评语集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确定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的评语集Y=(Y1,Y2,Y3,Y4,Y5)5个评语等级,即Y=(优秀, 良好,中等, 合格,较差)5个等级.
3.3.4 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对每个评级对象从每个因素进行量化,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i.根据模糊理论,运用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得到Pi的综合评价向量Bi.
Bi=Wi·Ri=(bi1,bi2,…,bin) .
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B1=W1·R1= (0.165 9,0.200 8,0.334 1,0.199 2,0.1),
B2=W2·R2= (0.215 2,0.245 8,0.197 3,0.193 0,0.1),
B3=W3·R3= (0.257 4,0.261 8,0.202 6,0.178 2,0.1),
B4=W4·R4= (0.260 4,0.232 1,0.240 1,0.168 3,0.1),
B5=W5·R5= (0.208 0,0.243 5,0.292 0,0.172 2,0.1).
3.3.5 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将每个准则层指标集Pi看为一个指标,用Bi作为它的单因素评价,即得到大别山区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评价指标集B到评语集Y是一个模糊映射:
因此,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为:
B=W·R=(0.209 1,0.231 9,0.251 9,0.187 1,0.1) .
3.3.6 归一化处理
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做归一化处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Br=max{bj}=0.251 9.
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对评语集Y3的隶属最大,因此,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评价结果为:Y=“中”.
4 结论及建议
从评价结果来看,大别山区旅游合作总体绩效处于中等水平;从评价过程来看,其中在准则层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区域旅游合作线路开发”“ 区域旅游合作市场开发”三个层面显示合作效果较好,模糊关系矩阵值均在0.3左右;在准则层的“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塑造”“区域旅游合作组织与管理”两个层面显示合作效果较差,模糊关系矩阵值均在0.1左右.该评价结果也与大别山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相吻合,说明目前大别山区旅游合作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其他成熟的区域旅游合作体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提高合作绩效的建议:
第一,加快大别山区旅游业总体规划的编制.目前大别山区旅游合作还停留在季节性、阶段性、政策性等层面,即在旅游旺季、旅游交易会、政府合作年会等特殊时段合作效果较好,其他时段的旅游合作停留在形式上,旅游合作出现“碎片化”和“条块化”,需要3省6市树立大区域旅游合作观念,编制大别山区旅游业总体规划,树立大别山区旅游业整体形象,面向国内外旅游市场整体推介.
第二,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主体——旅游企业的参与力度.目前该区旅游合作的推进主要由政府主导强力推进资源整合、线路开发和互相开放客源市场,要提高合作绩效,充分调动各类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在资源、线路、市场的等方面用优惠政策加以引导,加强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推进大别山区旅游一体化进程.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条件优越,同时该区地脉上紧密相连,文脉上一脉相承,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方面可以展开全方位的旅游合作.当前《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呼之欲出,在资源整合、旅游线路设计、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积极与大别山区开展合作,提高旅游合作绩效,培育3 h旅游圈,加快推进大别山区旅游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