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灵动的语言构建和谐课堂
2015-08-07刘荧
刘荧
[摘 要]教师的课堂语言魅力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对于构建和谐课堂教学尤其重要。
[关键词]灵动语言 和谐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76
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因为教师灵动的语言,会让一节课变得富有情趣,引人入胜;会让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的语言也会直接影响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总是非常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修炼自己的语言。
一、删繁杂求简洁
案例1:教学《水的浮力》
A教学
师:同学们,这是一块塑料泡沫,我把它放在水里,它会怎样?
生:浮在水面。
(教师把塑料泡沫放在了水上)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水有浮力。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水的浮力》(教师板书课题),下面请同学们用手按压塑料泡沫,把它按到水底,仔细体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且注意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
B教学
师:(老师手里拿一个苹果)同学们,这是什么呀?”
生:苹果。
师:喜欢吃吗?
生:喜欢。
生1:我不喜欢。
师:谁不喜欢?
生1:我。
师:为什么你不喜欢?
生1:我更喜欢吃香蕉和梨子,苹果太酸了。
师:可是有些苹果还是很甜的,那甜的苹果你爱吃吗?
生1:那还行。
师:苹果是很有营养的一种水果,含有多种的维生素,以后大家一定要多吃。当然我们今天的这个苹果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研究的。你们知道吗,科学史上有一个关于苹果的非常有名的发现,有一個科学家,一天坐在苹果树下……
生:这个科学家是牛顿,一天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看书,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就想,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不往天上掉呢?
师:是呀,为什么呢?
生:因为地球引力,苹果受到重力作用,所以会落到地上。
师:很好。一个偶然的事件,就导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也要做一个像牛顿这样的处处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请你们想一想,老师手里的这个苹果,如果我一松手,会怎么样?
生:掉下来,掉到地上摔坏。
师:(只见教师拿来一盆水,把手放在水盆上方。一松手苹果从老师的手里掉到了水上,苹果在水上漂浮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苹果为什么没有掉到水底?
生:因为水有浮力。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水的浮力。
上面是两节是《水的浮力》一课老师的导入语言,教学A中,老师语言言简意赅、直奔主题,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留下了大量的空间。教学B中的老师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浪费时间。有研究者发现,一堂课中,不合格的教师讲话的时间占80%,而优秀的老师讲话的时间占到20%。“学讲方式”要求老师的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必须少而精,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案例2 教学《测量水的温度》
教材中关于对用玻棒温度计测量水的方法,做了这样的描述: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由于教材上的要求过多,且过于繁杂,不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因此在实验时常常会出现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数据不准确,且丢三落四的现象。教师在小结时给学生总结了简短的16个字:“手拿上端;不碰底壁;水中读数;视线平稳。”学生掌握了口诀,就能在课堂上高效地掌握操作要点。这样学生在进行分组测量水温时就能够做到规范、有序、科学,也给后续进一步探究温度变化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去随意求准确
案例1: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那么,我们还可以怎样得到二氧化碳呢?
生:我们呼出的就是二氧化碳。
师:的确是这样,我们呼出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呼吸出的气体中氮气约占78%,二氧化碳略少于21%,另外也有氧气,因为人不可能把吸入的氧气全都消耗掉。当然还有少量的其他稀有气体约占0.94%,其他杂质占0.03%左右。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学科特点决定了科学教师的用词必须准确。
案例2:教学《空气占据空间》
教师在水槽里放上一支燃烧的蜡烛,并将一个大烧杯倒扣在蜡烛上,等到蜡烛火焰熄灭后烧杯里的水上升了一大截。
师:谁能解释这种现象?
生:烧杯里的氧气被蜡烛烧完了,所以要有一部分水进入烧杯里来填补原来氧气占据的空间。
师:真棒,说得太对了。
其实,只要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在学生的解释中有很多漏洞,物质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是从一种物质转化成了另外的物质。所以说,氧气不是燃烧完了,没有了,而是转化成了二氧化碳和热,教师对学生的这个肯定性的评价很容易给学生产生错误的概念。
三、弃肤浅求深刻
案例1:教学《测量水的温度》
师:水温有变化吗?
生:热水的温度在逐渐下降。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生:因为外面的空气凉,它和热水的温差比较大,所以热水的温度会不断下降。
师:通过实验记录表,我们可以发现,每次热水下降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生:从0-2分钟各组水温平均下降15℃;2-4分钟各组水温平均下降13℃;4-6分钟各组水温平均下降6℃;6-8分钟各组水温平均下降5℃;8-10分钟各组平均下降5℃。
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热水下降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刚开始热水太热和周围的温差相差太大,所以下降的速度就快;可是后来和周围的温差逐渐减小了,下降的速度就变慢了。
师:如果再过10分钟,这杯水的温度又会怎样变化?
生:温度还会继续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会更慢。
师:再过一天呢?
生:当热水降成凉水,和周围的空气温度一样时,温度就不会再下降了。
师:如果把这些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呢?
生:水温会继续下降,水还会变成冰。
师: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冰?
生:很冷环境中,0℃以下的时候。
师:到底我们的推测对不对?当水温下降多少摄氏度的时候开始结冰?水结冰的时候和周围的环境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在课堂上老师经过一系追问,打破了原来学生的思维平衡,“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让学生的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入、更缜密,透过现象,发现事物间最本质的规律和联系,并在关键的结点上戛然而止,唤起了学生继续“学”的欲望,对后续的进一步探究充满的期待。
案例2:《水珠从哪里来》
学生发现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1: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
生2: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生3:可能是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浸出来的。
师:我们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1:洗澡的时候玻璃上会有这样的小水珠。
生2:冬天早上起床后,家里玻璃上会有这样的小水珠。
生3:夏天吃冰糕袋的外壁上也会有这样的小水珠。
师:根据我们生活中的经验分析,这些假设合理吗?
生1:我认为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可以盛水的。
生2:也不可能是从杯口漫出来的,因为杯子里的水位还没有杯沿高。
师: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关系吗?(教师拿两只相同的玻璃杯,其中一个杯里装入自来水,一个杯里什么也不加,静静地放在桌子上,隔几分钟后)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这两个杯子外壁上没有出现小水珠。
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小水珠的形成和杯内的冰有关系。
师:你认为小水珠可能从哪里来?
生1:可能是空气中的水汽被冰吸到杯壁上了。
生2:可能是空气遇到冰变成水了。
生3:应该是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
师: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又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
在这段教学实录中,教师没有随意否定学生的表述,而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的展示,与学生的思维有机地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部动机。
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名优秀教师的语言是艺术的,是柔和的,是拥有激情的,是富有感染力的。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表述、精炼准确的讲析、恰当好处的点拨,去感染学生的热情、点亮学生的智慧、唤起学生的思维。
(特約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