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和品德教学的有机融合
2015-08-07吴益梅
吴益梅
[摘 要]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在口语练习和朗读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在语文阅读中萌芽;让德育在语文综合拓展活动中生长,最终使语文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品教学 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35
教书育人,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而言,其内涵也不尽相同。小学生就如同一块刚刚开采的天然玉石,需要教师去打磨、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块人见人爱的宝玉。教育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机渗透德育。可是,在我们几乎都在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时,又有几人思考怎样在品德教学中渗透语文教育呢?笔者认为,只有当语文教学和品德教学齐头并进,互相碰撞出火花,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有声有色,品读得更有滋有味。
一、“德”中品“语”,“随风潜入夜”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学生在学、说、思、做中自然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愉快地学习在社会中生存的方法。在教学此类课程时,教师要做个为学生领路的有心人,挖掘品德教育课中的语文素材,在德育课程中处处凸显语文教学的印迹,将德育教育的功能放大。
1.在口语练习时悄悄渗透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课程中很多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品德与生活》第四册中“家里来客人了”一课让学生学会礼貌大方地接待客人。语文第四册也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学会待客”。我们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设计,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进行对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在练习中注意说话姿态、说话语气、说话内容等。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学会正确接待客人的方法,又能让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
2.在朗读能力处注重培养
《品德与生活》教材安排了很多充满童趣的童谣,如果教师只是引导学生一读而过,那就太可惜了。如《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小马虎旅行记》中安排了这样一首儿歌:
粗心的小画家
丁丁说他是小画家,红蓝铅笔一大把。
他对别人把口夸,什么东西都会画。
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尖嘴巴,
画只小兔圆耳朵,画匹大马没尾巴。
这首儿歌读起来押韵、节奏感强,且儿歌中数量词特别多,值得学生积累,例如“一把铅笔、一只螃蟹、一匹大马”等。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改改儿歌,让丁丁变成個“细心的小画家”,再加上动作表情,有感情地表演。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积累词语,学习朗读背诵的技巧,体会细心的重要性。
二、“语”中悟“德”,“润物细无声”
“文以载道。”语文教材精选的文章为我们育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如第三册第三单元编排了三篇课文,其中就有两篇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认识人生、懂得道理。《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株紫丁香》从一个侧面塑造了人民教师辛勤工作,爱学生的美好形象。
1.让德育在文本阅读时萌芽
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文本,从而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教师还创设了对话咏读。如:
老师,老师,孩子,孩子,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你的窗口,伸进我的窗口,
夜夜和你做伴,黑夜里我就不再孤单。
一曲尊师爱生的动人赞歌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回响。这种情感体验,为品格的内化和道德的形成做了充分准备。学生读着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另一方面产生了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2.让德育在拓展活动中生长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德育活动的设计要层次性强,针对性高,更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如二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和春天一起玩》,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感知春天”“寻找春天”“唱歌谣放风筝”等活动,既对学生的语言进行了训练,又将环保、团结的精神融入其中。高年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初步形成时期,无论是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已逐步走向成熟,独立判断能力逐渐增强。
语文阅读教学与品德课程渗透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彼此依托的整体。教师只要善于巧妙抓住阅读教学与德育课程在课程中的融合点,巧妙整合,取长补短,每个学生都将学有所得,最终能学有所“德”!
(特约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