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阅读

2015-08-07胡维中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外课外阅读交流

胡维中

[摘 要]

课外主题阅读是常规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对深化课堂阅读内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开展课外主题阅读需要精心确立阅读主题,丰富主题交流形式,强化主题阅读指导。

[关键词]

主题阅读;课外阅读;有效形式

课外主题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之外,围绕一个主题,搜集较多的阅读材料,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阅读。它是常规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主题阅读时间具有阶段性,阅读内容具有专题性,阅读过程具有探究性。开展主题阅读,有效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从而使“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一、课外主题阅读的实施

实施课外主题阅读的一般操作流程是:师生确定阅读主题——搜寻阅读材料——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整理——主题交流——反馈评价。主题确立、方法指导、主题交流是课外主题阅读的重点环节。

(一)主题确立是课外主题阅读的基础

课外阅读以主题为依托,可以由一篇带出另一篇,或由一篇带出一类,或由一篇带出一本。主题的确立可以从作者、题材等方面入手。

根据作者确定主题。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寻根究底的阅读期待,引领由一篇课文走进一个作家的其他作品。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将毛泽东其他优秀诗词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穿越时空,走近伟人。学生阅读《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浪淘沙·北戴河》等作品,感受毛泽东身上的青春般的狂热激情,让学生明白,是伟大的胸襟、英雄的胆略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就了其奔放刚劲的词风;也可引导学生从《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等词中感受作者的儿女柔情。通过比较阅读,不仅能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而且能对毛泽东的诗词特点和风格有了更全面而丰富的认识。

根据题材确定主题。学习《唐诗宋词选读》中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可以确定赠别诗阅读主题,全面了解赠别诗的特点。通过《选读》中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李白的《送友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以及课外其他的赠别诗的阅读,学生掌握赠别诗中常写的物象——月、柳、酒、浮云、鸿雁,常写的时间、地点——傍晚和拂晓、灞桥和长亭,常写的行为——目送、眺望、牵手、泣下等,领悟所抒之情;抓住诗中细节描写,深入分析,领会诗歌意义。让学生明白赠别诗虽然同抒离情,但别绪却有区别。让学生懂得相同内容的诗歌,因不同的作家、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艺术手法而异彩纷呈。在广泛阅读中,使学生领略了赠别诗的艺术魅力。

(二)方法指导是课外主题阅读的关键

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主题确定之后,教师要布置学生去找读物,老师要向学生提供书目,让学生根据书目去找图书。有些好文章,可以印发给学生。对于读物的选择,老师一定要有引导,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否则会影响阅读的质量。

学习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专题中的“底层的光芒”,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触摸底层的灵魂,感受精神的力量”主题开展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汪曾祺《侯银匠》、杨绛《林奶奶》、林清玄《木鱼混沌》等散文作品,推荐余华《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海明威《老人与海》、普希金《驿站长》、鲁迅《呐喊》、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等小说作品。阅读以上这些作品,会使学生必将把目光聚焦到那些最平凡的人身上,看到他们以诚实护卫着社会的良知,以豁达对抗着命运的坎坷,进而触摸到那些小人物的灵魂,感受底层的精神力量,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指导阅读方法。(1)让学生学会细读。在培养学生把握材料大意和从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细读、精读能力,品评细节的生动,揣摩布局的精妙,欣赏语言的优美,来获取情感体验和艺术熏陶。(2)让学生学会批注。读书做记号,记下思维的痕迹,留下阅读感受,收获阅读成果。遇到精彩处,画上一些记号;发现情感共鸣处,发表一通议论。(3)学会做读书笔记。指导学生摘抄精辟语句,写出看法和评价,写出读后的认识、感想和启发。这样既能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读内容,也为主题阅读的交流做好材料准备。

(三)交流反馈是课外主题阅读的保证

为了确保课外主题阅读的效果,需要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主题交流活动,从参与的形式看,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个人交流,也可以是小组之间、全班学生之间集体交流;从交流方式看,可以是口头交流,如组织正反双方辩论、确定专题的自由讨论;可以是书面交流,如编写主题阅读小报,撰写主题阅读心得;还可以是网络交流,如通过QQ发动全班学生参与在线讨论,创建主题网页让大家留言跟帖,使用网络微博交流阅读心得。特别是时下流行的网络微博,它具有简短、及时、互动的特点,学生通过微博发表见解,获得成功的体验,其他学生跟帖交流观点,生生互动,共同提高;教师跟帖交流,了解学生的课外主题阅读状况,便于及时指导和评价。教师要合理利用时尚因素,为学生搭建便捷的交流平台,增强课外主题阅读的效果。

二、课外主题阅读的效用

(一)拓展延伸,深化课堂阅读内容

教材的内容一般是名著节选和经典范文,在突出经典性和示范性的同时,存在着信息的残缺性,这就需要以主题阅读的方式,对相关内容加以链接和补充,学生通过对相关内容大量阅读,既能拓展了阅读空间,又能有效加深记忆,多角度、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正如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所说:“针对同一个主题,从许多不同的作者与书籍中收集出来的章节,能够帮助读者强化对各个章节的诠释能力。”

(二)筛选甄别,输入高雅精神食粮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信息日渐膨胀,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阅读量少,不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需求;盲目追求阅读量,不分良莠高下,一味兼收并蓄,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有主题的课外阅读,能克服了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主题挑选思想价值高、艺术性强的有价值的作品来读,会受益终生,一个个主题打开了学生心灵的一扇扇窗户,架起了通向生活的一道道桥梁,学生的心灵更加丰富,精神更加高贵。

(三)熔铸锤炼,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学习语言,规范语言,丰富语言,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就是从读开始的,读一些规范的书面语言作品,就是学习规范的语言。”所以,有主题的阅读,能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期坚持阅读,就能用文本中规范的语言去规范自己不够规范的语言,用文本中丰富的语言去丰富自己不够丰富的语言,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原点,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少做习题多读书”。语文素养的提升在于广泛的阅读,由课内而课外的主题阅读,正是让课外阅读走出困境,提高实效的最佳途径。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美)艾德勒,(美)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钱梦龙,胡良华.语文教学要回归常识[J].语文教学通讯,2013,1.

[4]王鹏伟.读书可以改变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2013,1.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课外课外阅读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