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低年级的快乐童话教学

2015-08-07陆晓燕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7期
关键词:角色体验个性阅读童话教学

陆晓燕

[摘 要]小学一二年级的童话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良好阅读兴趣和语文能力的发展。走进童话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可以提升孩子的想象能力;品味童话主人公的举止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迁移童话故事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童话教学 角色体验 个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17

童话,是刚刚走进小学语文学习生活的孩子们亲近阅读最好的文学形式之一。借助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引导孩子们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演一演,将能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提高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素养。

一、走进童话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提升孩子的想象能力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尝试带着他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描述他们特定氛围下的个性思维,不但能有效地将课文读厚,而且对于培养孩子的语感,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很有裨益。以《狼和小羊》一课为例。

师:你看,狼看见在溪边喝水的小羊,它首先想到的就是——

生1:狼特别想吃小羊。

师:是啊,这时候,狼的口水都快流出来啦!你猜猜,它心里会怎么想?

生2:狼心里想:“这只小羊胖乎乎的,肉一定很嫩。我要想办法捉住他,这样,我就能美餐一顿了!”

师:狼这样想着,它的表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3:口水不断地往下滴。

生4:眼睛里充满了贪婪的目光。

师:大家分析得真好!谁想把狼心里想的和脸上表现出来的连起来说说?如果说得好,你就是童话大王了!

生5:一只狼出来寻找食物,正好看见一只小羊在小溪边喝水,它的眼珠子立刻滴溜溜地转起来,血红的舌头伸出老长,口水也不停地流下来。它心里想:“这只小羊可真肥啊,我得想个办法捉住他!”

童话的语言往往是直接的,教师有意识地带着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补充、丰满中将故事读厚,不但能使学生深切晓其理,而且能深感其中的语文味,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形成。

二、品味童话主人公的举止行为,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

童话故事的语言是生动的。品味这些极具审美价值的文字,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准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狐狸和乌鸦》一课中对狐狸、乌鸦的举止行为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我借助卡通画,让孩子们去贴一贴、说一说,换一换,从而很好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练习。

师:这一天,乌鸦找到了一片肉,她自己没舍得吃,带回来了。谁帮老师把肉给乌鸦?

(指名让一学生贴上肉片图)

师:这时,乌鸦嘴里——

生1:叼了一片肉!

师:还可以说——

生2:衔了一片肉;咬着一片肉。

师:是啊,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丰富。你平时看到过别人叼着东西的样子吗?

生3:爸爸看电视的时候,喜欢嘴里叼着烟。

生4:“叼着”让我感觉他们很得意。

师:(赞许地)对,他们为什么都是“叼着”而不是“衔着”“咬着”?因为他们得意着呢!课文里的乌鸦,也为自己找到这么一大块肉——

生5:非常得意!

师:你们看,一个“叼”字,就把乌鸦得意的心情描述出来了!

在贴图和描述当中,孩子们学得主动、开心,也非常投入,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深深印入了心里。

三、迁移童话故事语言的表达方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童话故事是孩子学习说话的蓝本,向童话故事学语言表达,是指导孩子写话的捷径之一。以《小鹰学飞》一课为例。这篇童话在结构上很有特点:小鹰的三次学飞,作者的写法是相似的。在教学中,我引导孩子发现这一规律,并想象仿写。

师:小鹰跟着老鹰一次又一次地往上飞,你看它——(出示鹰奋力飞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鹰鼓起劲拼命在往上飞。

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2:小鹰在急促地喘气。

师:你们什么时候也会急促地喘着气?

生3:赛跑的时候。

师:你能像课文里写的那样,具体地说一说吗?

生4:我鼓起劲,在跑道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终于,第三圈跑完了,我急促地喘着气,累得快要趴下了。

凭借童话故事,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有声有色,充满生机,因为这时的孩子,心态是宽松的;这时的氛围,师生是和谐的。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角色体验个性阅读童话教学
引入戏剧元素的音乐教学实践
创新情境构建体验性语文新课堂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让个性阅读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探究
体验式的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