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校本研修实施策略
2015-08-07沈丽君
沈丽君
[摘 要]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半日教研制”的推广实施,有效地推进了校本研修的深度发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开展校本研修,以“半日教研”为载体,从目标导向、机制保障、研修途径这三个视角展开研究,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半日教研 小学语文 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01
校本研修是一项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从2012年开始,依托集团办学优势,开始探索“半日教研制”。近两年来,“半日教研制”的推广实施,有效地推进了校本研修的深度发展。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我们进一步优化研修活动管理,努力构建语文教研文化,把语文组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组织。
一、“半日教研制”目标导向
“半日教研制”研修目标的制定,能帮助教师明确研修的核心任务,直面发展中的问题,让教师以研究的方式来改进教育教学。
1.根据学校内涵建设品牌,确定研修方向
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热点,在学校“绿色成长,达善人生”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在探索建设幸福校园的征途中,围绕着“品牌东风、特色东风、实力东风、活力东风”的学校工作总目标,全体东风小语人秉承“轻负高质”,探索、思考语文教研文化,积极践行绿色教学,确定了“绿色语文,语言运用”的研修方向。组内的每一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内容包括剖析个人优势和不足,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发展总体目标、专业理论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发展目标,在制定优先发展目标及措施中,专门增设“希望学校创造的条件”,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更加科学准确地确定研修的任务和主题,让研修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根据学生成德达才发展的需要,确定研修主题
一切研修活动的归结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所以校本研修首先要聚焦课堂,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实现“教”为“学”服务。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的过程组织成学生活动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方式从听讲、回答、练习转向探究、交流、展示;教学方式从传递、讲解、判断转向触发、援助、提升;阅读过程从“教师教过”转向“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促进阅读方法的优化掌握、阅读能力的有序形成、语言运用的整体提升,积极探索落实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的定位,确定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推进的方式,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半日教研制”保障实施
一个没有制度制约的活动必然是随意的、松散的、低效的。确立明确的保障制度是保证校本研修有效进行的基础。
1.制定“半日教研制”实施制度
为了保障研修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做到了保障时间:每周二下午,所有语文教师不安排课务,集中时间与精力开展研修活动。保障全员参与:每次研修活动,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备课组长负责点名。保障过程的展开:研修活动有主题,有方案,有记录,有成果分享交流。有活动次数规定:每学期至少两校区合并活动三至四次,其余以备课组形式进行,由备课组长召集定期开展6次活动。学校还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检查、督促和评价,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
2.实施“半日教研制”管理模式
一个制度的实施,领导的重视和参与对校本研修是一个有力的引导和促进。为此,学校建立了五级管理模式,即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五级管理模式,模式的运作是双向互动的。
校本研修五级管理模式: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为教研组的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每学期为教研组活动提供经费保障。教导处不断加强“半日教研”的活动管理,以跟踪化、动态化、现场化的管理来深入了解教研活动的开展。各教研组长组织领导语文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并组织好一月一次的“半日教研”展示活动,校长室、教导处至少一人参与活动,并在各年段设立行政联系人,全程参与活动,要求对活动作出评价、反馈。一学期综合四次展示活动,作为语文教研组活动建设的整体评价。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负责本年级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师的自我管理,则是从“他律”到“自律”转变。
3.建立“半日教研制”指导专家库
为了保障“半日教研制”的深度开展,学校为语文教师竭尽所能,成立一个梯级的指导团队。学校于2012年成立了小学语文研究院,这是一个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展示、编著、文献、博物、展示于一身的全国首创的民间学术组织,第一期有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张田若研究员、浙江外国语学院汪潮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浙江省小语会原会长沈大安老师、浙派名师工作站张化万站长、绍兴教师进修学校周一贯教师等9位导师。除了顶尖的专家团队,学校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优秀教师来校讲学,传授经验,主动争取市教研部门的业务指导。同时,发挥本校名师、骨干等的引领作用,保证研修指导者的素质,提升研修质量。
三、“半日教研制”研修策略
为了丰富“半日教研制”的活动形式,更好地体现自主化、灵活性,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
1.专家引领,课题研究
为了拓宽教师的眼界,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的动态,我们先后聘请了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唐懋龙老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小学语文工作室主持导师汪潮教授等多次来我校做专题讲座。小学语文研究院的成立,更是让东风的每一位语文教师(甚至是全市的语文教师)有了一次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每位教师看到了当今语文教学最前沿的教学理论。同时,结合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以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为目标,把课题研究作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口,形成了以疑难破解为导向,深度集体备课为手段,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训活动新模式,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将课题系列化作为更深层次的行动研究策略。具体的研究分三步走:
①组织管理:由语文学科骨干、教坛新秀组成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层,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协调人员分工,完善有关制度,跟踪研究进程,确保课题研究有序开展。
②专业引领:我们以上海华师大与我校结对为契机,邀请华师大教授对语文课题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指导,明确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实施稳步推进的战略。
③合作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将申报课题分解成若干子课题,由各个备课组有侧重地进行研究,引导教师广泛参与,在研究探讨中明确目标,形成研究成果,凸显教学特色。
2.聚焦课堂,团队协作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不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的研训活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领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加以改革,以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
(1)创新备课、研讨范式
常规备课合作化。为了让备课真正体现效率,我们尝试常规备课合作化,比如上半年的新课,在寒假前先公布合作备课的具体操作方案。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假期集中精力研读教材,完成自己一单元的备课任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备课组成员共享智慧,并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借助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完善组内成员的一次备课,再进行修改。在共同备课提出修改意见之后,再由负责本组内容的老师进行三次备课,修改定稿,上传至学校内网以共享。
集体备课深度化。集体备课活动是教师智慧的绽放、创意的对话,为了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优化备课模式,提高以集团为单位的教科研管理,集团语文教研组改变了以往固有的模式,形成了以“深度备课”活动为主旨的新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有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堂研讨多样化。教研组的公开课次数多,类型丰富,满足了广大教师的不同需求,从而使活动更有成效。青年教师练兵课:青年教师主动报名,教研组提供他们施展教学才能的舞台,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骨干教师示范课:我们要求每位骨干教师每学年在教研组内上一节示范课。送教下乡交流课:安排优质课送教下乡,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辐射作用。选拔人才观摩课:选送人才,上好观摩课,结合市教研室和区域教研共同体等活动要求,选派相应人员上好公开课。
(2)聚焦语用,课例反思
聚焦课堂,我们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核心,以教师为主体,通过课堂观察,开展案例研究,并依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反思课堂教学,调整并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具体的操作流程是:
■
通过这样的研训,教师可以获得较多学习、研究、交流与共享的机会,变封闭式的活动为开放式活动,变被动式教研为主动式的参与教研,帮助教师改善教学行为,不断地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视角以及新颖案例来对待教学中发生的有教育价值的问题,进一步丰富校本教研的内涵,推进校本教研朝深层次发展。
3.关注前沿,观点论坛
学校从2011年5月起推出“达善讲坛”,以此作为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学术研究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抓手。这个平台,也成了语文研训的一个高端又接地气的平台。高端,在于这里有专家的高屋建瓴,智慧讲学。哈佛大学王涛博士、中国教育科学院张田若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等11位专家来校讲学,跟本校教师作观点的交流,使教师跳出课堂看课堂,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一月一次的小语研究院活动,各种教学观点在这里碰撞。当然这里也有接地气的草根论坛。2013年,集团语文组开展了一次以“聚焦语用,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绿色课堂节语文专场活动。在课堂展示后,教师们围绕“语用”展开了主题论坛。在一次次的讨论中,我们达成共识:一个优秀的观点论坛,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考评——选材立意、聚焦观点、逻辑推理、报告表达。我们在理念和实践中找到了这样一个结合点,在不断的锤炼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理论导航,读书沙龙
对教师而言,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所以,读书沙龙成了一道独特的研修风景。
我们的研修方式:每学期共读同一本书,撰写读书心得,出读书专辑,在博客交流。同时,还衍生出“达善讲坛”等系列读书活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阅读的视野要广,我们不仅要读《叩问课堂》《课堂密码》《语文学理》等专业书籍,也要读教育理论、文学、哲学、美学等书籍。通过读书活动,我们更加明白,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应该成为一生的习惯。
通过“半日教研”开展校本研修,充分发挥专业研究人员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展示自我,努力把校本研修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极大地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并逐渐使之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燕.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推进阅读教学过程的展开[J].教学月刊,2014(5).
[2] 贺渊.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片沃土[J].贵州教育,2014(6).
[3] 申忠.校本教研为教师打造“三个平台”[J].基础教育参考,2011(10).
[4] 伍永生.校本研修,教师成长的摇篮[J].新课程(小学),2013(12).
[5] 孙琳.立足课堂的校本研修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9(2).
[6] 刘兵.有效的激励机制:校本教研治本之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