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建设探讨
2015-08-07梁雪
梁雪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图书馆应该正确对待大数据时代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合理地进行图书馆海量文献信息资料资源收集,改变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拓宽图书馆服务的范围、重视图书馆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数据库
一、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方式
(一)数据库的数据标签建设
因为图书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能使学生们进行快速地查询,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建设数据标签,数据标签是数据库中最小最基本数据单位,但它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其主要有3种职能:第一,能对资源进行查询;第二,将数据进行有效地定位与划分;第三,帮助客户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源。不仅如此,还具有可览性、普遍性、可检性这三种主要功能。在设计数据标签的过程中时,应该使其与数据库的特征结合来考虑,而在标签的内容中,需要包含与数据有关联的类别、关键词、内容简介、出处、来源等信息。
(二)数据库的子节点建设
在进行建设数据标签后,还需要对子节点进行建设,子节点能使大数据库更加充实,每一个高校图书馆即会被建设为一个子节点单位,即为子数据库,然后将这众多的子数据库合并起来,就会由此而形成一个完整庞大的数据库网络。
(三)数据库的系统建设
大数据库有着以下众多独特的优点:容错性、可伸缩性、可拓展性、高性能等等。在完成大数据库的建设之后,会使其容纳十分庞大的数据量。又因为数据结构不同,因此也会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又由于大数据兼容能力强,所以它能归纳众多的各异的数据。除此之外,子节点、用户、虚拟数据中心都是大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才能使大数据系统稳定地运行下去,而用户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学生。子节点如上文所述。
二、大数据下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作用
现代图书馆模式的变化归根结底要归结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支撑信息的高效整合,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索引、调用等都能够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使得现代图书馆能够成为收集、传播、共享各种载体文献信息的机构,也成为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组成,这就是现代图书馆的作用所在。
数据库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不可或缺,是图书馆的关键所在。对图书馆而言,数字技术带来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读者更为多样与多层次的要求,挑战与机遇并存。数据库的建设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数据库实际上是呈现给读者一个巨型的信息整合资源。通过数据库,不仅可以查询到单一的文献,还可以通过知识点的联系来实现信息链、信息模块的文献搜集,能够高效满足更多样、更多层次的信息资源需求。
数据库技术是整合信息的核心,通过文献集合与关联来实现文献的信息流,使得分散杂乱的信息数据成为逻辑相关的文献信息,能够对数据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有序化的挖掘。用户通过数据库对信息流的调用,能够呈现出与传统图书馆众多不同的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需求服务。数据库是现代图书馆的核心支撑,不断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及维护,对更多的数据实现数字化,并对信息数据深入挖掘,这是数据库建设的核心。
三、我国现代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目前状况与挑战
(一)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目前状况
至今,我国现代图书馆理念与数据库建设历经了30年,起步晚但发展快。从1985年起,我国走借鉴之路开始了数据库的建设。历经起步阶段的学习借鉴、发展阶段的自建和研究、成熟阶段的快速发展,我国数据库建设已经具有相当规模。1999年9月,我国网上信息资源和应用数据库达到4,400多个,而据2005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我国在线数据库已达30.6万个。
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不仅表现为规模扩大上,更表现为数据库型更为深刻的飞跃。从最初的用户只能查找到一定的信息发展到可以直接向用户提供原始的资料和具体的数据,也就是完成了指南型到源数据库类型的转变,也是书目类型数据库到全文、数据等类型数据库的转变。从数据载体形式来看,最初的数据库以光盘为载体,现今均以网络下的网络型、多媒体型、甚至如今的镜像型数据库类型。从数据内容来看,学位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等各种专题数据库与特色数据库的深入建设,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数据库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系统地完整地完善了图书馆数据库系统。
(二)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如上所述,我国的文献服务数据库类型分为高校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以及科技系统,三个服务群体鼎足而立。我国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仍然处于建设时期,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三大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管理的不同,建设目的的偏差,造成沟通与协调不够,在建设初期就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规划。在各自为政的数据库建设后,我们就不难发现我国现有数据库的一些弊端:规模小、内容少、结构单一、不成体系、专业涵盖不够。事实上,很多这样的数据库只能满足自用,很难上网实现共建共享。宏观政策的缺失与行业规范的缺乏,造成数据库开发盲目进行、各自为政。但是,我们看到,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资源共享成为时代需求,数据库的整合与三大系统的共享成为必定趋势。
其次,数据库缺乏规范,难以共享。要实现两个数据库的信息共享,需要内容存储的格式与检索标准这两项最为基本内容的一致。但是我们看到,一方面,现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多而杂、难以统一,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诸多子系统,诸如标引、检索、操作等都是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规范与表征。其分编、检索点等也没有统一的质量制约。另一方面,数据的录入标准缺失直接造成了数据库中原始数据格式、字段多样,对于数据流的处理手段差別更大,显现出不完备、不准确的漏洞。这就直接导致了数据库之间难以兼容,限制了数据之间数据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1] 王捷.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J].现代情报,2013(3)
[2] 朱静薇.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情报,2013(5)
[3] 姜山.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