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2015-08-07孙胜君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措施

孙胜君

摘要: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教学结构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具有现实意义,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教学效率的优化提供保障。文章中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集中阐释了具体的教学优化措施,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问题;措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整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流程能贴合学生的基本需求,为后续教学体系的全面优化奠定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一、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多数学校都开设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机制和管理结构建立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学改革成果较为客观,教学内容也实现了部分调整,但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就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化以及教学流程较为滞后的问题,导致整体教学体系和教学流程受到限制。一方面,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流程,不能有效落实兴趣教学的结构,就会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因为高中信息技术受到课时的制约,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了完成教学工作,教学模式并不灵活,就会出现课堂结构枯燥无味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在长期教学框架结构中受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制约,会出现课堂教学结构单一化严重的问题。

(二)教材实践教学脱节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性完善教材内容十分关键,但是,目前依旧存在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度不足的问题,就造成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时间被压缩,多数学生只能是借助课本了解相关知识,并不能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另外,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较差,没有正确认知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就造成整体信息技术教学结构和教学质量滞后的问题[2]。

二、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措施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要想合理性顺应课改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落实更加系统化的教学框架体系,教师要从教学方式创新入手,完善后续教学流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化奠定基础。

(一)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体课堂的教学结构,因此,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合理性完善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创新化思维,确保课程安排效果更加合理。

第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践行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要求,整合课程体系的同时,确保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更加贴合实际。也就是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需求完善教学框架体系,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善学习知识框架[3]。

第二,教师要充分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框架,确保教学方式能贴合学生的基本情况,且整体教学结构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方式选择方面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的基本水平,优化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的协同效果,为学生信息技术上机技能能得到有效落实。

第三,教师要将教材作为基础和核心,完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避免盲目按照教材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教材内容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整个教材中的教学模块,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完善课程结构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质量,就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理念出发,确保其能有效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流程,在满足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的综合水平。

一方面,学校教师和学生要强化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合理性安排相应的课程结构,保证教学过程质量和基本水平符合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在完善备课体系的基础上,也要合理性处理教学内容的落实情况,保证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基本需求[4]。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高中信息技术的意义,并且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科学化安排学习时间和实践操作,在不耽误基础文化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上机练习。并且,学校要和家长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教学模式,避免學生沉迷网络。

(三)建构完整的实践计划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求,教师要强化实践操作技能教学,确保学生能在完成理论学习后有效借助上机操作得到实践。教师可以借助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上机基础性技能,或者是在理论知识讲解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操作综合水平。

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定期小组活动或者是主题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整理高中物理某一册书中的物理公式,借助excel进行汇总,然后进行对照,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汇总能力,也能优化学生的计算机上机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

多数学校不能合理性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受限于自身计算机设备,因此,为了有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教师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机制和要求,优化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等,强化计算机资金投入水平的同时,确保能建构更加系统化的计算机教学环境。学校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选取贴合学生基本需求的软件,从不同层面提高教学操作的基本水平[5]。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学生进入社会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科学、合理、优化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框架,能够引导学生在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并最终完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高效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际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必将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海军.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185-186

[2] 陈东裕.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现状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7):283-283,296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