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探究

2015-08-07王洪英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方法创新

王洪英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小学数学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进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数学教学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背景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学。但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方法枯燥、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综合能力不强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学习,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不少教师都是身兼数班,工作压力较大,从而分身乏术,影响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有一部分教师年纪较大,内心对新鲜事物存在抗拒心理,不愿意对教学进行创新,导致新课改的要求很难落实。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一直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进而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对学生没有深入的了解,不知道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学时缺乏针对性。

(三)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数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其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但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将数学与生活剥离开,与生活缺乏联系,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理解,进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四)学生思维能力不强

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进行教学时,往往是为学生准备大量的練习题,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理论进行死记硬背,反复的进行做题,这样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培养,出现只会做题不会变通的情况,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不强。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更新教学理念,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要定期的进行培训和参加一些座谈会,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的进行完善和改进。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自身则发挥好指导者的作用,发挥数学教学的意义,帮助学生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公正、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关注学生当前发展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教学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快乐的进行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在教学除法中的余数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设计例题:小红家有四口人,妈妈买了18个桔子,要拿出几个就能每人分到的桔子一样多?

(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性

小组合作是当前新课改提出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任务,使所有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能力,通过相互合作,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与组员的讨论交流,能充分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高效的进行数学学习。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每个小组对物体进行不同方位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知道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现代化教学

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视频、图像等形式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对称图形(塑料袋、饮料瓶、蜻蜓等),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从而加强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更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对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窦昌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信息化建设,2015(12):171-171

[2]刘瑞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5):306-306

[3]陈艺.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90-90

[4]王清丽.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求知导刊,2014(06):144-144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方法创新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