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风阵阵愁煞人》钢琴伴奏织体的民族风格化处理

2015-08-07纪倩

戏剧之家 2015年13期
关键词:织体

纪倩

【摘 要】任何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它本民族的风格特点,在歌曲配奏中,体现在与主旋律相适应的和声和织体编配上。中国风格歌曲的和声以民族性调式和声为主,西方传统和声、近现代和声为辅。织体可吸收民间音乐元素,模仿民乐织体。本文主要就织体这一方面进行探讨,以笔者编配的《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海风阵阵愁煞人》;织体;民族风格化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7-0080-03

任何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它本民族的风格特点,在歌曲配奏中,体现在与主旋律相适应的和声和织体编配上。中国风格歌曲的和声以民族性调式和声为主,西方传统和声、近现代和声为辅。织体可吸收民间音乐元素,模仿民乐织体。本文主要就织体这一方面进行探讨,以笔者编配的《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来进行阐述。

音乐织体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而形成和演变的。它与时代、民族风格、音乐表现内容、体裁、乐器、演唱的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1]。织体依据声部陈述的不同性质,可分为复调性织体结构与主调性织体结构(和声性织体结构)。

一、复调性织体结构

《海风阵阵愁煞人》是我国戏曲音乐,属于民间音乐的一种,研究它也是了解民间音乐其他几种形式的重要途径。戏曲音乐中的复调性织体结构即是运用复调的手法,在唱腔主旋律的基础上,结合主旋律编配出带伴奏的对位式旋律,补充唱腔表现的音乐形象。复调手法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支声性复调

在钢琴随腔伴奏时,包腔、托腔所经常使用的加花变奏或演奏的各种垫头中,就具有支声性质。支声性复调的声部特点是独立性不强,是唱腔音乐主旋律派生出来的变体。两声部以同一自然调式为基础,音程以协和音程为主。支声声部结束时多与主旋律同度或八度汇合。声部进行以同向、斜向为主,短暂的反向进行也可使用[2]。支声手法极富我国的民间音乐特色,是我国戏曲音乐常见伴奏形式。

在例1这个唱腔伴奏中,我以五声性调式为基础,在唱腔的腔读、句读、长音处使用了支声手法,塑造出鲜明的解放军形象。

例1.

(二)对比性复调

同时组合的各个声部若具有独立的、相互对比的旋律进行与节奏型,即构成对比复调的写法[1]。本曲主要体现在唱腔音乐主旋律声部陈述时,有一个对比的旋律声部,从不同侧面与主旋律相配合,共同刻画一种情绪,表现一种特定的思想内容。

例2对比的副旋律从另一个侧面补充了音乐形象,渲染一个冷色调海滩画面,仿佛即将在这个基调上讲述一个悲凉的故事。

例2.

例3右手主旋律与左手半音阶八度下行副旋律反向进行,构成悲剧色彩。既具有横向的线性思维,又丰富了纵向的和声色彩。这在中国歌曲伴奏中那些需要推动情绪、表现张力的地方很常用。

例3.

(三)模仿复调

主要旋律(或主题)在一个声部出现后,紧接着又在另一个声部出现(各声部依次延迟一定的时间出现)[1]。单声部戏曲唱腔与过门常见的“学舌”、“跟腔”的方法已具有这种性质[2]。由于模仿手法是重复或发展同一旋律材料,因此这种伴奏织体可集中突出地表现唱腔音乐所要表现的同一思想情绪[1]。模仿的类型:

1.旋律模仿

伴奏声部严格或不严格地模仿旋律声部的句首或句尾,或模仿旋律的风格特点,对唱腔进行补充,填补了乐句之间停顿的空隙,是常用的手法。

例4左手旋律片段性地模仿唱腔,增加音乐陈述性,期间穿插了和声衬托织体。

例4.

例5右手伴奏对唱腔句尾模仿,与柱式和声织体结合,增加喜悦欢快的情绪。

例5.

2.节奏模仿

即伴奏织体不模仿曲调,而只是模仿唱腔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型,这就允许了旋律的多样化发展,但保持了原来的节奏骨架,使前后风格统一。

例6第二小节起伴奏的节奏滞后两拍模仿唱词节奏“爹爹染重病卧床昏沉沉”。

例6.

例7,伴奏的节奏与唱腔节奏完全一样,推进了唱腔的倾诉性,易带动情绪。

例7.

二、主调性织体结构

和声性织体,以唱腔音乐的旋律为主、其他声部为辅,从属于主旋律声部的其他声部结合成一定的和弦[1]。更多考虑的是纵向和声色彩感。从属主旋律的其他声部,所构成的伴奏织体种类繁多,在本曲中用到以下几种:

(一)纵向柱式和弦式音型

这种音型具有民间打击乐音响效果。在很多中国作品中情绪欢快或急促的段落可见,如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中的《欢》、黎英海的《庆翻身》等,一开始就是几个柱式和弦,有敲锣打鼓的场面感。也可作为一种情绪欢快或急促的背景描述。

例8右手的持续八分音符柱式和弦为主人翁听说解放军要来拯救人民的消息后喜悦而急切的心情做铺垫。

例8.

例9-1节奏断裂的和弦,简洁又贴切地强调了唱腔强音点。10-2有力的节奏化和声如打击乐,敲击在唱腔音乐需要强调的音乐部位,烘托主人翁坚强的意志力。

例9-1.

例9-2.

例10节奏断裂的和弦,间插在唱腔突断处,减七和弦黑暗色彩,具戏剧性效果。表现了主人翁被压迫的愤慨。这种手法在一些戏剧性极强的欧洲歌剧中常常见到。

例10.

例11以唱腔主旋律为高音旋律声部。而从属于旋律的内声部、低音声部,则有时与旋律声部结合为一定和弦,以四部和声为基础,各声部的节奏可基本统一也可有变化的结合。和弦的排列以开放排列为主。可用于唱腔、过门需要加强的部位。

例11.

另一种常见的手法是将伴奏的和声声部分解成上下两个部分,处理成切分节奏,与唱腔形成对比。这种手法在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中十分常见。在山西民歌《屹梁梁》中,我也运用了此手法,见例12,在《海风阵阵愁煞人》中的运用见例13。

例12.

例13.

(二)横向分解和弦式音型

以四部和声为基础,通过不同节奏形式,将和弦分解成各种音型与柱式和弦结合使用,例如回旋环绕的形式反复出现。慢速,具陈述性;快速,可表现紧急场面。如《打虎上山》右手高速重复八分音符音型化伴奏,这是从戏曲伴奏中派生出来的。

例14将右手节奏化音型有规律地呈现,左手连续鼓点式切分和弦修饰,作为一种乐段情绪承上启下的过渡部,在其他地方也可用作一种背景衬托唱腔。

例14.

例15用五声调式琶音来模拟筝,将它放在抒情性和歌唱性强、需大力渲染情绪之处表现主人翁“泪眼望穿千重浪”盼救星的音乐形象。

例15.

纵观该曲编配可知:中国风格织体编配与西方音乐有联系也有区别,钢琴是西洋乐器,有赖于它产生的织体也可以说是西方化的。中国风格歌曲演奏的来源若是在民族乐器上产生的,我们编配时就要注意吸收民乐特点,在钢琴上模仿民乐织体,使用建立在我国五声性调式基础上的织体,赋予音乐浓郁的中国韵味。

参考文献:

[1]陈铭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朱维英.戏曲作曲技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纪 倩(1986-),女,重庆人,汉族,硕士,钢琴表演与教学研究方向,现任职于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endprint

猜你喜欢

织体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简论中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织体类型与文化意义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格里格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织体创作分析
作曲技术理论中多声部音乐织体的探讨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编曲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
中国现代室内乐作品中的支声织体现象窥探
乔治·克拉姆《大宇宙第二卷》的织体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