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证书“吃空饷”

2015-08-06史萌萌

人力资源 2015年7期
关键词:资格证职业资格成龙

史萌萌

在一个大型招聘会上,丽丽拿着各种资格证书,穿梭在各个展位之间。看见招聘老师的,马上拿出自己的教师资格证;看见招聘行政人员的,马上拿出自己的秘书证和办公自动化证;看见招聘翻译的,马上拿出自己的英语专业八级证……可是面试了一大圈儿,丽丽不禁有些失落。因为面试官并不是特别在意她拿着何种证书,而是关心她有几年工作经验,能为公司带来何种价值。丽丽茫然地看着自己的“成果”,不禁自问:这些证书难道无用武之地了吗?

“考霸”有点烦

24岁的尹丹被朋友称为“考证达人”。早在大学期间,她就拿下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二级等资格证书。毕业后两年内,又考取了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英语中级笔译资格证、教师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可是,逢考必过,且证书多多的她,最近却有点烦。“考到了从业资格证,只是代表有了职业准入,并不代表有了职业能力”,目前,正在从事会计工作的她说道,“我刚考会计资格证时,只是把纯理论的知识学会了。真正能应用的技能,都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摸索出来的。”

公务员陈丰,上大学时考了一堆证书,可是跟现在的工作没有半毛钱关系。他说:“我和同学们为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都考了不少证,我根据自己的爱好,也考了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教师从业资格证等好些证。可是拿着所有的资格证去招聘会,也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后来陈丰考取了公务员,这些证书被压在了箱底。提起这些证书,他说:“为了找工作,跟风考证现象特别严重,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职业资格证的作用明显被夸大了,能不能找到好工作,是综合因素决定的,证书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把职业资格改革作为简政放权的重要方面,取消和减少了多批职业资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说,职业资格不应成为就业创业的门槛,目前来看,90%以上的地方职业资格都是应该取消的。汤涛还说,职业资格的取消工作已经开展一年半,目前共取消了三批,第四批的基础工作也已做好。三批总共取消的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有149项,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24%,接近1/4。人社部希望在今年年底完成第五批,第五批取消后,整个取消的职业资格数量将占到职业资格总数的1/3。

当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不等同于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有的还要保留和规范。从就业来看,如果涉及安全类的,比如说与电类、食品安全类有关的,就应该有准入类的职业资格。但是从事一般的技能工作,比如家政服务等这类技能水平不高的,就不应该要求从业者必须有什么证。此外,今后还需要通过职业资格制度的施行来推动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的

提高。未来职业资格评价应该更多地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对于那些考证一族来说,考什么,怎么考,是值得深思的。

“无证”也可驾驶

纵横银幕四十余年,以硬汉形象示人的成龙,最近又有一个新的头衔——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院长。成龙在微博里谦虚地称:“我没读过大学,做院长其实很‘惶恐’。”没有读过大学,自然不会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前有张铁林受聘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后有成龙出任成龙影视传媒学院院长,有人不淡定了,开始质疑明星当大学老师是否合理:“为什么无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无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动辄引进明星?”

话说,当年蔡元培先生主持北大,邀请的教授全是方方面面的“名人”。既有主张革命的陈独秀、李大钊,也有反对革命主张保皇的辜鸿铭;既有主张白话的胡适、钱玄同,也有反对白话主张文言的刘师培、黄侃。当然,在那个时期,还没有从业资格证一说,但是在一些人的眼中,他们之中,有几位是不配当教授的。可是蔡元培把他们“兼容并包”在一起,成就了北大的光辉一页。北大邀“名人”当教授,开了一代新风。同样的现象发生在今天,却为何要用一些教条的文书来批判创新举措呢?成龙很诚实,他没有读过大学,更没有接受过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也没有教书育人的从业资格证,但是他纵横影视圈四十余年,哪怕只为学生们分享一下他的从业经历,想必就会比那些只会念书本的老师讲的有用得多吧。

1928年4月,胡适担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聘请沈从文来校任职。当时争议颇多,认为他只有高小学历,虽然发表了一些作品,但真要登上高等学府的讲台,差距还太远。但胡适力排众议,不拘资历,坚持延聘。偏偏沈从文一上讲台,就闹出一个笑话:站在讲台上十多分钟,却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一时成为师生的笑柄。胡适却并没有放弃对沈从文的职业培养,对其一直认真帮助,热情鼓励,使他终于成为学生爱戴的老师。胡适对沈从文的破格延聘,那种不拘资格学历的慧眼和勇气,那种容许青年人一时闹点笑话的雅量,那种对有真才实学的人知人善任的远见卓识,怎能不让人掩卷三叹!

人们批判的或许不是无证驾驶,而是在于“名人”当教授能不能称职。滥竽充数、不称职的南郭先生肯定会有。如果说,邀请名人当教授叫做“剑走偏锋”、“功利与浮躁”、“无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甚至是“无视人力资源配置的合适与否”,那么邀请那些职称、头衔一大堆的教授就必定合理吗?一些人手里的职称、资格证书只会用来“吃空饷”,误人子弟还自以为是。无证驾驶是否合理,应该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而不应一棒子打死。

2015年高校毕业生约达749万,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不少同学在大学里奋力考证,一颗红心多手准备。而很多已身处职场的员工面对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员,也是终日惶惶。除了考取本职工作的从业资格证以外,还利用业余时间考一些相关的资格证,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人力资源专家给出建议,无论是大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要结合自身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考证前先清楚是否与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有关。

尽管国家计划取消1/3的从业资格证,但是行业类的资格考试应该有,必备的理论知识水平是一名从业人员合格的前提,社会终究要有一个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大学毕业生和职场人士应结合职业规划与知识储备的需要,参与一些行业准入资格考试。作为企业,也要修正以往“以证取人”的观念。毕竟证书只代表他们的过去,未来会如何,只能靠绩效说话。 责编/齐向宇

猜你喜欢

资格证职业资格成龙
物种缘何濒危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保证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优化教师后备军
成龙:奥斯卡来找我,不是我找奥斯卡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与职前教师教育的应对
喊“办证”的人将失业?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
寻找成龙等
成龙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