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2015-08-05甄月
甄月
【摘 要】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职业指导中力度不够等现状,从《职业指导》课程的实际出发,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的运用。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就业指导的必然性,并对在《职业指导》课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职业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命题提出以来一直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课程作为思想政治课程之一,对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职业指导》课堂现状
大学生就业,历来是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也是涉及个人未来发展的关键选择。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绝大多数以就业指导课程、就业辅导讲座为载体,通过对就业政策、形势分析,简历的准备和面试技巧等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课堂教学出现弱化甚至忽略职业道德内容,学生也普遍更重视求职择业技巧部分。另外,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时效性等使得课程失去了养成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职业指导》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人物的职业道德事迹作为案例教学,会使学生觉得亲切、可信、可感、可模仿,关于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勤劳节俭、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无形中建立,成熟起来,并且在从感性到理性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得到升华,从而真正掌握本门课的内涵和精髓,并使其认知、意志和情感发生一番刻骨铭心的变化。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百行德为首”,让学生立业前,通过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首先学会做人的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发现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的偏差,我们在就业心理辅导中就要有针对性的注重科学的就业价值观引导。这就要在概括精辟,寓意深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念中寻找方法和途径。例如一些大学毕业生自我评价偏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过低评价自己的意志力。择业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为悲观失望,抑郁孤僻,不思进取,不敢参与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等等。我们在心理辅导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劳动态度进行思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双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都是值得肯定和骄傲的行为。当然,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我们学生要想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必须依靠自身不懈的努力,打牢专业基础是关键。
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身所擅长的方向。所以,我们在心理辅导中,可以通过“职业兴趣六岛环游”、“技能成就故事”等团体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己的兴趣、挖掘自身技能、可迁移技能,准确的定位自己,增强自信心。通过生涯人物访谈的实践活动,学生主动了解感兴趣的工作人物行为,帮助学生形成对外部工作世界的清晰认识,消除恐惧心理。
《职业指导》课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指导》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之一,是养成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