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5-08-05王利平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逐渐与之相契合。因此教育部也将普及信息技术工程列为了重要的课题。鉴于此作者对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的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探讨。其内容主要围绕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必然性、有效措施、积极作用展开。
【关键词】初中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要性;有效措施;积极作用
一、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当今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也随之成为了人与人交往时纽带、生活的润滑剂、生产的源动力。因此对初中生普及信息技术也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加之信息技术的科学性较高,动手实践的要求较强,理论知识也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上也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也因此遇到了瓶颈,不得不面对巨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普及的程度低、学生学习效率差、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弱等几个方面。少年强则国家强矣。信息技术强弱也是国家实力投影。因此加强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实践技能的掌握似乎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建立浓厚的学习氛围,强化动手操作能力。我们亟需除旧迎新。我们要革除陈旧的教学模式,摒弃师授第从的信条,建立由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自由的学习模式。把由教师灌输的教学模式,改为由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开放性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由此构建一种新型的高效课堂。加快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似乎也迫在眉睫。也就是说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必需也是必然的。
二、构建高效课堂一些好的措施
1.做好备课,提高学生学习激情
众所周知,现如今教学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的课件大多是千篇一律的课件,里面充斥着枯燥的理论知识及公式,同样在解读时也缺乏创新,大多只有生硬的照本宣科。如此填鸭式的教育使莘莘学子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对学习动力,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显而易见,死记硬背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如果对此置若罔闻,无疑对信息技术教学是雪上加霜的。以至于更有甚者索性信马由韁,在课堂倒头大睡。所以做一个好的课件或许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如何做一个好的课件?我认为一个好的课件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妙趣横生。将味同嚼蜡的理论知识用动态或漫画的形式展现,这样不仅让人眼前一亮疲态顿除,同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2:对知识点系统的归纳。加之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宽泛而且十分复杂,这使学生掌握它也变得十分困难。系统性的归纳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有效掌握的知识点,更能帮助学生理清其脉络,有效的深刻的记忆,提纲挈领如是而已。3:与实际相联系。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生活中剥离的知识不仅深奥难懂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同样也失去了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把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探索欲望。
2.教学与实践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的学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没有实践光学会理论,就像纸上谈兵一样不切实际。正所谓学以致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扎实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深入探究。运用知识参加实践的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亡羊补牢。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更好的吸收了理论的养分,从而引发对新知识的探究,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才智。
3.开放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
成功的教学是授之渔,而并非生硬地灌输知识。要想学生高效的汲取吸收所学的知识,我们必须要改变教师传道授业的传统使命,要充分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教师的责任即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组学习讨论,相互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展现自己的长处,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教师”。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采取多元的评定方式。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样教师既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对下一步教学做出调整计划。
4.设定一些功课,让学生自己完成
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些合理简单的功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任务自主的展开探究和相互协作学习,在完成设定的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活动。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巧妙的设定任务,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的任务中,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巩固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富有挑战的教学模式,一定会使学生热情高涨,更加积极的参加学习生活,极大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立新.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5(2)
[2]武伟红.基于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对策[J].新课程.2014(10)
作者简介:
王利平(1978.09~),男,在职研究生,学科:初中信息技术,单位:包钢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