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花季之歌

2015-08-04李辉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生文章作文

李辉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自信,我们积极进取、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坚定了意志和信念,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在这个年龄,我们正精彩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我正十六岁”(十五岁、十四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中心明确;③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④书写规范、美观,字数不得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我正十五岁

巴中一考生

十五岁的人生五五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题记

青涩一半

总以为跨过十四岁这个坎,就该褪去了青涩,就该是灿烂一片,其实不然。

课桌分明的三八线,在心中慢慢淡化色彩,而多了一份瞩望,时不时地偷闲瞥上一眼:吓,有几根山羊胡须了!嘿,今天这小平头怪怪的!

下课一起嬉戏一道追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男女有别”的告诫反而为这十五岁添上了一抹梦幻般的色彩;球场上挥汗如雨疾驰如风腾挪跳跃的小喉结高富帅们,正激荡着“静悄悄”的几丝稚嫩、几分情愫、几许缤纷。

“少年不识愁滋味”,十五岁的我同样是“爱上层楼”强说愁。小圆镜绝不会将今天的见闻掩藏在书包的角落,绝不愿将特定的场景浓缩成朦胧的记忆,决不能将故事以外的情节演绎成独坐的忧郁。痘痘几颗,不在南山下萌芽,为何苦苦纠缠在这刘海荫庇、光洁红润的瓜子脸方寸之地?

望着那可怜巴巴的、吸附着化学老师“愤懑”情感的、带着殷红惨淡颜色的分数,鼻子一酸,泪水与羞涩、懊恼一同结伴,“谁动了我化学课代表、化学第一名的奶酪?”“纸巾何在?”此时脑子里才想起老师的“谆谆”,耳畔才回荡着父母殷切的希望,心里才记起笔记本悄悄书写的目标。

哦,我正十五岁,还带着憧憬的青涩。

灿烂一半

十五岁的名字叫激情飞扬,十五岁的歌曲叫快乐无常,十五岁的颜色叫五彩缤纷,十五岁的眼睛清亮,十五岁的心儿透明,十五岁的脑子全装着希望。

十五岁的我,干净利落地剪掉了小辫子,卸去任何包袱一身轻装,激情飞扬,双脚一齐跨进“成人”的领域,绝不留一只脚在童年的国度里徘徊。心中的雨季,已然是昨天的时节,物理单元测试丢了“联赛”一等奖的脸面,但我依旧洋溢着灿烂,因为我相信期末考试的第一,仍然会属于我的,手到擒来。

十五岁的我,每天都可以没心没肺地谈着班里的故事,放任恣睢地笑着朗诵赛上搭档的结巴,单纯地享受着汇演活动中独舞的曼妙,毫无顾忌地张扬着走廊上高分贝高振频的爽朗:“我想唱来就大胆儿唱!”

十五岁的我,不再喜欢淡淡的忧伤,不再做小草摇曳、蜻蜓点水、荷动涟漪的虚幻梦。喜欢用活力做调,诵苏东坡“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喜欢用澎湃作曲,读辛弃疾“弓如霹雳弦惊”的豪放;喜欢用清风着色,绘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喜欢用阳光做线,描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昂扬。

哦,我正十五岁,已然是热烈火焰。

我们正十五岁,一半是雨季,多梦、稚嫩;一半是艳阳,激情、明朗!花蕾正茂,经风雨烈日的洗礼,定当异乎寻常!

“导语+题目”式命题作文,是2014年各地中考作文的热点题型,巴中地区“我正十六岁(十五岁、十四岁)”这篇命题作文,充分考量了学生的切身实际,体现了“写真事、抒真情”的新课标要求。

这道题在审题方面没有难度,但一定要把握好几个关键词:一是“花季”,如花的年龄,那是最美好的季节,其内涵即是青春、激昂、信心、阳光、进取、希望;二是两组反义词,“成功”与“挫折(失败)”、“欢乐”与“忧伤(痛苦)”;三是几个饱含感情的词语,“感恩”、“担当”、“意志”、“信念”、“向往”、“追求”,其情感是乐观、激进、高亢、昂扬的;四是一个动词“书写”,这是比喻,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用手、用心、用情铺陈的,彰显个性才是辉煌的;五是“要求”中的关键词“创意”,要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表达上,可以以抒写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发自内心的希求和情感为主,也可以表达自己获得的认识和感悟。立意上,要重在表现当代中学生青春、阳光、与时俱进的形象。

1.写记叙文,用一个或多个自己的事例,来展示特定年龄段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

2.写议论文,用独特的视觉审视生活的某一面、某一事,展示特定年龄段的认知能力和内心愿望。

3.写散文,用诗意、哲理性语言构建整篇文章,表达特定年龄的真实愿望以及对自己、对社会特定面的认知态度和特殊情感。

4.写日记或书信,通过日记组合、书信体裁,再现特定年龄段的真实生活,或对父母、对老师、对教育、对社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

修辞丰富是中考作文语言出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俗话说:“三分资质,七分打扮”,内在的气质固然重要,但外在的形式也举足轻重。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好的语言犹如给文章增添了一道美丽的光圈,让文章散发异彩。《我正十五岁》中,考生以激情的文字、浓缩凝练的语言构建文章,极富特色。通篇运用比喻,将“十五岁”比作人生中的一个季节,一半是雨季,一半是艳阳,生动形象;“十五岁”的名字、歌曲、颜色、眼睛……是怎样的?考生运用气势恢宏的排比句一吐为快,然后,又用三个排比段向读者介绍自己的装束、作风和心情;同时,文中的引用丰富而灵巧,辛弃疾《丑奴儿》中的“少年不识愁滋味”被考生巧妙运用在“十五岁”强说愁的意境之中,在表白自己不喜欢忧伤时,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白诗句自然入文,增添了文学意蕴。在中考作文中,根据表达的需要,适当运用多种修辞,会打造出文章靓丽的外衣,从而让文章的表达更富于表现力和文采,给读者以艺术的美感和享受。

这篇中考作文,以其瑰丽的语言、精巧的构思、清晰的结构赢得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具体来说:

一、构思精巧,展现花季少女真实内心世界

应该说,考生在这篇文章的构思上,颇下了一番功夫。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很多人捉摸不透的,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甚至是处于花季之中的他们自己,有时都说不清楚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一番情形。但这位考生却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先说构思精巧之真实。作为一个花季女孩,在青涩之中时而偷看同桌男生的“山羊胡须”、“小平头”,时而思忖球场上的“高富帅”是否依旧稚嫩——这是很少在作文中能够窥见的青春少女的心声;说到愁绪,考生写自己坦然将“小圆镜”拿出来,写今天班级里的见闻,写自己绝不会一个人面对同学间的烦恼,慨叹青春痘在自己的刘海间驻足——这是在展现十五岁的年华中特有的烦恼;说到学业,考生展示的是化学试卷,作为化学课代表,一张试卷带来的是泪水、羞愧与懊恼,当然是成绩不理想所致,否则不会在试卷上看到化学老师的“愤懑”,后文巧妙运用“谁动了我的奶酪”印证化学成绩的失败,但“我”并没有忘记老师的教诲、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目标——这是青春岁月里谁都曾有过的经历。考生用巧妙的构思首先把“青涩”展现给读者。

再说构思精巧之细致。有青涩自然也有灿烂。谁的人生路上能撒满苦涩?考生先用精彩的排比句展现十五岁的激情、快乐、色彩、视野、思想和憧憬,从宏观角度表现十五岁的灿烂,令人羡慕和嫉妒。接着微观描述:用一个段落展现自己十五岁的打扮和想法,剪掉小辫子,告别童年的世界,乐观面对物理测试的失利,期待期末考试的理想成绩——这就是花季少女的义无反顾;再用一个段落表现青春的自我,在班级里开怀大笑、大胆放纵地品评比赛中的结巴、尽情回味自己的舞姿、走廊上恣情大胆歌唱——这就是花季少女的无所畏惧;下一个段落展示自己十五岁的“不再”和“喜欢”,不再幼稚,不再肤浅,不再虚幻,喜欢豁达,喜欢豪放,喜欢乐观,喜欢斗志昂扬——这就是花季少女的积极向上。

考生就是这样用真实而细致的笔触把十五岁的自己,以至于十五岁的花季少女的心扉坦然地敞开在读者面前,让你感受她的自然、她的真诚、她的爽朗,而毫无做作之态。

二、结构清晰,多种形式扮靓文章独特形式

文章的结构设计也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开篇引用著名作家王朔的名句作为题记,将十五岁形容为一半是青涩,一半是成熟,恰切自然。然后分层展开,在展现“青涩”的一半时,一一展现学习生活中自己青涩的表现,充满动感和时代气息,最后以“哦,我正十五岁,还带着憧憬的青涩”自然作结,让读者审视“我”幼稚的一面;在表现“灿烂”的一半时,先总写十五岁的风貌,再用三个排比段以广角镜头的形式展现自己花季岁月里的外貌特征、自我表现及思想倾向,最后再以“哦,我正十五岁,已然是热烈火焰”为本部分作结,让读者窥见“我”成熟的一面。“青涩”映衬“灿烂”,“幼稚”映衬“成熟”,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21世纪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花季少年形象。文章的结尾段紧扣开篇的题记自然收束,使文章结构紧凑而又圆润,清晰而又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的人称变化,全文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叙述,写自己十五岁的人生感悟,结尾变化为“我们”,由己及人,由“我”写到了所有十五岁的花季少年,推而广之,更显巧妙,自然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昭示出当代中学生阳光乐观积极上进的心里呼唤,展现出花季少年们追求美好未来、憧憬灿烂人生的美好心声。

猜你喜欢

人生文章作文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独一无二的你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斜倚人生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