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同行 决胜中考

2015-08-04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题型中考语文

马艳老师,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十七中学优秀的语文教师,是一位让学生敬服的班主任。

马艳老师教书育人17载,获得过“黑龙江省级优秀教师”、“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哈尔滨市级优秀教师”、“哈尔滨市优秀班主任标兵”、“南岗区十大名优班主任”等众多荣誉称号。

她不是孩子的妈妈,却和家长一样心急如焚的彻夜寻找离家出走的学生;她不是明星,可能让那些心里揣着各式各样明星的孩子,都是一个心眼地喜欢她。

她不是魔术师,却能让我们见证奇迹——曾令一位语文成绩原来只有七十几分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之后,中考成绩超过百分。

她坚信: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

17年的教师生涯中,马艳老师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当一名好老师,热爱学生的好老师,与学生共成长的好老师。

不抛弃,不放弃,带着每一个孩子飞翔

梦,是内心万物的集结;梦,是心灵的深化;梦,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幻想;梦,是放飞梦想的希望和信心。学生的梦是渴求成功,教师的梦是帮学生实现梦想。

记得那是一次校内公开课,正当马艳老师和学生们配合密切,研讨气氛萦绕整个课堂时,她突然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一个叫允达的同学,他孤独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满脸寂寥,很显然,他觉得自己被老师忽视了,并没有融入到课堂和教学中。

看到他的眼神,马老师心里一惊。你尝到过被忽视的滋味吗?你知道被冷落的结果吗?失去兴趣,放弃自我都是有可能的!那么,就这一点来说,失去了一个学生参与的公开课,还能算是一堂完美的课吗?

于是,马艳老师便毫不犹豫地叫起了他:“允达同学,你来回答这道题,‘我们在感受小姑娘镇定勇敢的性格的同时,是不是说她不关心妈妈?”那瞬间,他的脸上有吃惊,有意外,也有慌张,同学们也都疑惑地望着马老师,看着他越来越慌乱的眼神,马老师坦然冲他笑笑说:“别着急,老师帮你!看书上,村公所的楼梯应该什么样的呢?”“仄仄的。”“仄仄是什么意思?”“狭窄,倾斜的意思。”“这样的楼梯应该怎么走呢?”“小心翼翼。”“好,那看小姑娘是怎么走的?”“噔、噔、噔的跑下楼的。”他恍然大悟,“哦,老师我明白了,她着急回家看妈妈,她是关心妈妈的……”望着那回答出了问题盈满笑意的眼睛,马老师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轻舒一口气,心想:“幸亏发现了他游离在课堂外的眼神,我没有破坏这个孩子的梦!”她知道,这一瞬间将永远定格在自己记忆的心屏上!

诚然,由于这个“意外”的情节,后面的课没有上完。以马艳老师平日严于律己的习惯来说,这绝对算不上是一堂完美的、十分成功的公开课,但她却没有因此而遗憾,因为她给这个叫允达的孩子创造了一次机会,令他获得了自信,也许这件事相对于他以后的成功是微乎其微的,但不可小视这自信的力量。这个自信可以帮助他在人生的旅途树立起一个新的起点,起点孕育着希望,他可以激起人的斗志,从而去放飞自己的梦想,构建灿烂与辉煌。那么,从这个角度上看,这堂课,难道不是获得了最大的成功吗?

为爱坚持,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2005年的冬天,对于马艳老师来说,寒冷彻骨。同样也是2005年的冬天,马艳老师的心如被春风拂过,冰雪初融。

那年冬天,由于多日的劳累,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的马艳老师失去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过于坚强的她,仗着平时自己体质不错,根本不肯听从大夫的劝告,坚持天天给学生上课,以至于那一天,她终于晕倒在讲台上……

那一年的春节,她是躺在病床上度过的。身体不舒服,然而心却是温暖的。手机,像忠实的信使,传递着学生们殷殷的祝福,切切的思念。躺在床上,她看着面带笑容忙来忙去的父母和爱人,心中不禁升起了浓浓的歉意。

毕竟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孩子,一直是父母和她爱人的期盼。可是,这个小天使却用了一种不合适的方式在这个时间来到,甚至没等到人间看一眼世间的繁华,就这样又回到天国,不但给马老师的身体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更是令她的家人无比心痛和失望。

痛,身体的痛,无休无止,这可以忍耐,而马艳老师心里的痛更加让她难以承受——她教的两个班120多名学生还有一百多天就要中考了,自己还这般无奈地躺在病床上,她真急啊!由于着急上火,刀口怎么也长不好。她的心就更急了。

开学的第二天,她不顾亲人反对,踏上了去学校的路……在家将养了一冬,久不运动的身躯显得那么笨重,爬上四楼用去了她全部的力气。当她终于挪到班级门口时,屋里静悄悄的。她以为有老师正在上课或考试,没想到,当她靠在门框上向教室里张望时,没看见老师,只有学生们自己在上自习。

教室内的一切是那么熟悉,没有丝毫改变,给她一种从未远离的感觉。而教室前排的孩子已经看见了她,“啊”地大喊,“马老师!”顿时全班沸腾了!端椅子的,搀老师的,递纸巾的,帮忙揩汗的,送上开水的……耳边是一片热切的呼唤……她忙不迭地答应着,真实地体会着这实实在在的幸福!

一阵喧嚣热闹过后,班长让大家端正坐好,带领大家向她问好。当60多人齐刷刷站直身体,鞠躬问候“老师,您好”时,看着那张张热切的脸,一道道真诚关爱的眼神,马艳老师再也抑制不住幸福的泪水,她让那泪水在自己脸上恣意奔流。

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这学生一个个不都是我的孩子吗?——她的信念更加坚定!

当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给予充分的呵护,这爱就会蔚然成林,回报给你灿烂的阳光!备战中考,百日冲刺,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马艳老师忍着伤口的疼痛,坚持站着上课。每一节课,身体虚弱的她都要精疲力竭,大汗淋漓。

“无爱不成教”,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博大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是这份“爱”将马艳老师和她的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情感将永不间断!

教出“状元”,学语文一定要有“方法”

2014年的中考发分季,让马艳老师狠狠地“火”了一把,她因为教出了一个哈尔滨市中考语文成绩最高分的李明源而声名远播。一时间,请她做报告的,来采访的新闻媒体数不胜数。可熟悉马艳老师的人却说,她做人更低调了,恨不得把自己深深地“藏”起来。采访,她婉言拒绝了;报告会,她则能推的就推,实在推不开的,她会向媒体推荐自己的同事,她说:“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做的,我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分子。要说‘名师,只要认真工作,大家都有成为名师的潜质。我觉得自己脱离了十七中学这个大集体,是不会做出什么成绩的,所以,我认为我的同事们比我更优秀。我个人,真是没什么可宣传的。”其实,马艳老师的做人做事原则也正如此——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从来都不张扬。

马艳老师总结了李明源学习语文的方法,认为她学语文除了自身有一定的天赋之外,更多的是愿意学、主动学、会学习(有学习方法)。李明源能够做到面对基础不大意、不厌倦,字音字形、诗词默写反复练,用她的话说,“写比看重要,同时又能练字,一举两得”;面对课外阅读她重视课堂45分钟的听课效率,每一次做题前的笔记回顾,题型回顾,她都做得十分到位;李明源写作文很注重以情动人,很多时候,她甚至写着写着都能把自己感动得哭了。

都说“严师出高徒”,令马老师唯一遗憾的是,李明源觉得自己和马老师在作文上产生共鸣的次数有限,因此她会认为马老师给她的作文分数比较苛刻,其实,也正因为有期望,才会更严格啊!在李明源身上,马老师看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一个学生的重要性,马老师认为这也是李明源学习质量有保障的根本所在,所以,才有中考过后,李明源在看到标准答案给自己估分时的自信。采访时,马老师回忆起一个细节:当时估分,李明源看到标准答案,对马老师说,包括阅读题在内,自己的答案全部都在采分点上,基础知识部分更是没有一分丢分之处,当时马老师还没相信,把李明源的答案自己亲自跟标准答案重新认真对过一次,对完之后,马老师想:也许一个新的奇迹诞生了。成绩发表以后,果然如此,小姑娘李明源仅仅在作文上扣了3分,以117分的成绩,创下当年中考语文最高分的神话。

从七十多分到一百多分,只要努力,你也行

——马老师送你语文中考复习“独家秘技”

各位即将参加2015年中考的同学及家长,大家好!我是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的语文教师马艳,感谢《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非常高兴也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语文学习的一些心得,希望对各位考生及家长有所帮助,从而更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学习语文。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语文学科综合性很强,中考时考查范围分为三大板块:“积累运用即基础知识部分”、“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下面我就三大板块学生应该如何“学”,家长又该如何“帮”进行一下介绍: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部分(25分):(1—6题为客观选项题;第7题为主观题古诗文默写)

具体题型如下:

第1题字音题,第2题字形题,结合2010—2014年连续五年的中考试题“积累与运用”的考查题目可得出这样一种规律:

①试题都源自教材,以教材为本

②知识覆盖面广泛,涵盖八册书

③考点分布很合理,每册书3个

④错误类型不相同,典型而明确

⑤立足于课堂学习,重视课下检测巩固,加强语文积累。

对于这两种类型的考题,家长们可以采取一课一验收的方式,重点考查现代文课文“课下注解”及“读一读、写一写”部分。考生要在中考来临之前,加强规范书写的练习,提高书写质量,字书写得好坏会影响到你的语文成绩。

第3题病句,第4题名著,第5题语言交际运用,第6题插入语句或句序排列题。3—6题考生可根据平时测验,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题型专练;名著最好是亲自读一读,如果时间过于紧张,你也要了解作品的梗概,然后通过做题,把握大致的考点。从第3题至第6题,近年中考题型大体一致,偶尔会有微调,那么大家可以通过关注2015年4月份的市模来了解2015年中考语文的出题方向。现在复习,你可以参考最近三年的中考试题。

第7题一般是古诗文默写题,你要默写时书写规范,平时练习要勤动笔,并且反复巩固。这道题被老师们俗称为“送礼题”,为什么呢?只要你背了,会写,写对了,就能得分,如果丢分,会遗憾。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命题会体现核心内容,不回避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考生考前习惯心理总要押题、猜题,要么死记硬背,反复记忆;要么投机取巧,临阵磨枪。马老师告诉你,这些做法都不可取,都会影响复习效果。考生复习文言文,要熟练背诵课下注释及译文,此环节家长可参与进来,随时检测背诵效果及书写准确度,配合学校老师的教学工作。但阅读分析题则要理解到位,不是仅凭背题就能拿分的。举个例子:2010年文言文《桃花源记》中的阅读题: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只会死记硬背的同学会出现两种错误答案:一种是桃源是虚构的,不存在的,层层设疑,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一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对黑暗现实社会不满。而真正动脑思考仔细审题关注问题的学生,很自然很容易就会分析出来,是因为桃源美好神奇,令人向往。因此不难看出,阅读题重在理解分析而不能单凭死记硬背。

(二)课外阅读: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三种文体各一个):

从说明文开始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是真正能力的考查,此板块命题会有梯度,起点不会太高,难度适中。也就是说基础题会比较简单,问题直接,答案明了;中档题在灵活运用上做文章;而较难的题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毕竟中考题要拉开档次。

结合2010—2014年连续五年的中考阅读分析题,我建议考生不妨逐一做一做,演练一下,会有这样的感受:

①命题起点低,学生对题型没有较多陌生感,无论什么层面的学生都易于上手做题。②没有晦涩的学科术语,文体知识也涉及不多,不设审题障碍,创设情景语言简洁,指向明确,限制到位。③解题过程中会运用常规思路和通常解题方法,引导阅读习惯。④有梯度,有区分度,题型难度是逐渐加大的。⑤试题前后互为联系,一脉相承,前题为后面题的理解、解题作铺垫。我们说试题要有相对的独立性,避免考点重复和互相提示答案,但同一道题的几个问题之间会有内在联系,不能胡乱拼凑。⑥无论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是对问题的认识,都有丰富的思维含量,需要考生专心阅读,仔细体会。⑦试题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关键内容的理解,体现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注重能力的考查。

考生要突破阅读难关,提高分数,多做题是免不了的,借此可以了解题型、开阔思路。但最重要的是在做题中培养、提升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具体说来,我们平时要做的是:

①领悟力。培养自己“看标题,知重点;看文体,知倾向;看结构,知联系;看首尾,知主旨;看语境,知句意”等基本能力。②联想力。能从语表读到语里,品出含蓄语句的隐蔽内容,学会联想已学知识,重组语言编码,设想具体语言情景,搜索有效信息。③筛选力。完善语言意识,提高语言整合能力。复习中让自己阅读专注,神思集中,且能带着问题速读,准确排除信息的残余,关注语言材料的限制语、指代语和潜在意义。④评鉴力。着力提高初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以及其他作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时要善于联系背景,抓住形象,品味词句,从而达到解读文本之目的。⑤表达力。要加大将感悟认知的收获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表达力度。在复习中,不仅要让自己能够做到想好、说好、而且还要做到写好、改好,从而规范书面语言的表达,力求能够“我手写我口”。

做阅读题时,马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广大考生:解题时要需知“答案一半在题干,一半在语境,严密的表述是最终完整答案”。

第三部分:写作:

(一)了解作文命题形式: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二选一。文体会有倾向性,命题作文较倾向于写记叙文,材料作文较倾向于写议论文。选材空间较为广泛,但写作文是最让多数考生头痛不已、力不从心的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出一篇切题文,写出一篇切题且立意又好的文章少不了平日里点滴读书积累,同时给自己加码,加强写作练习并能反复修改,这样坚持下去方可在考场厚积薄发、释放能量。

(二)“六有方法”可尝试,即:①心中有爱——拥有爱心、饱蘸激情;②肩头有担——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勇挑重担;③腹中有墨——读书养气、积淀厚度;④胸中有识——明辨是非、独具慧眼;⑤目中有人——真情实感、关注生活;⑥手上有气——写作实践、动手尝试。这样才能不仅有外在的形式,更有实质的内容;不仅能旁征博引,更能以情动人;不做“两脚书橱”,不人云亦云;不忙于押题,惯于套作,而是有感而发,大气磅礴。

总之,用三句话来表达我内心对语文学习的感悟与各位考生及家长共勉:

学好语文基础重在动笔,阅读学会总结题型,写作贵在积累;

错题一定要回顾、扫除知识盲点,高频考点要巩固;

重点在专练,难点求突破。

最后,希望所有考生能够在中考来临之前以最好的状态拼恒心、拼吃苦、拼方法、拼心态,相信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考场上的你,一定是最棒的!

猜你喜欢

题型中考语文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