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学须“融理于情”
2015-08-04张艳欢
张艳欢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提出了须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中职教育者都对德育教学问题展开了探讨,进而得出了德育教学须“融情于理”的理论。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融情于理”的必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德育教学“融情于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进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中职学校 德育教学 融情于理
一、引言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学校培养具有职业道德、法律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思想品德的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教育部门对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伴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教育部门又对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将德育教学“融情于理”才能实现改革的目标,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融理于情”的必要性
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还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憎恶感。
一方面,从教育本身来说,人的需要和精神得到满足时,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而德育教育者没有展现出德育教学内容的真实和美感,就无法体现出教学的价值,进而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面对情感世界较为复杂的未成年人,德育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德育教学。
另一方面,中职学生正处于渴望独立的年龄阶段,所以他们的自我控制力较弱,情绪也会因个人需要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而发生变化。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会对他人的言语和观点产生强烈的质疑,并按照自己的观点认识社会和他人。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必须了解学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进而做好学生情感世界的探索,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而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无论是德育教育本身还是受教育者本身,都有情感上的需要。
因此,教师想要顺利地展开教学,就要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的特殊需要,从而在情感沟通的过程中进行道理的传达,最终达成德育教学的效果。
三、德育教学“融理于情”的方法探讨
教师在展开德育教学时,需要利用情感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育教学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情感处理上,而忽略了教育的本来目的。所以,教师要掌握好德育教学“融情于理”的方法,实现德育教学的价值。
(一)正确地运用“理”
德育教学的本质,还是为了使学生明“理”。因为只有懂得了道理,学生才能正确地运用智慧,并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所以,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政治素养、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教育能力,从而将正确的道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另外,教师只有清楚了解中职学生应该懂得的道理,才能顺利地展开德育教学。因为中职学生即将要踏入社会,所以他们不仅要有努力学习的观念,还要有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关心集体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二)热烈地突凸“情”
对于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来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和整体素质偏低的未成年人。想要与这些情感上稍有缺失的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就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热情。一方面,在面对这些学生时,教师不仅要表现出强烈的热情,还要为学生提供帮助和爱心,进而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考虑学生的感受,对学生进行感化、激励和鼓舞。总之,“情”是德育教育展开的基础,所以教师要热烈地进行“情”的突凸。
(三)“情”与“理”的结合
教师想要顺利地开展“融情于理”的德育教学,还要使“情”与“理”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要选取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的案例进行教学,并使案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道理性,进而使“情”与“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课程上,教师要抓住情景气氛,在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只要将“情”与“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3]。
(四)灵活运用“融理于情”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展开“融情于理”的德育教学,教师还要灵活地运用“融情于理”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丰富教学方法和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模拟教学和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一直存有热情,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成德育教学的效果。
四、结论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的“融情于理”,既可以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内容,进而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所以,采用“融情于理”的教学手段展开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教师想要更好地展开“融情于理”的德育教学,就需要正确地运用“理”,热烈地突显“情”,并将“情”与“理”结合起来,灵活地运用“融情于理”的方法,实现德育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罗伟林.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01):151-152.
[2]汤晓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32):76-78.
[3]王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聊城 :聊城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