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抢险救灾指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8-04张营军苏英振薛碧峰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时期

张营军 苏英振 薛碧峰

摘要:抢险救灾是指当天灾人祸发生时或发生后,国家动用一切力量对受困人员进行解救、疏散、转移,对重要物资、目标进行运送保护等的重要措施。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抢险救灾指挥人员科学全面的指挥,才能保证抢险救灾过程的顺利进行,保障社会群众的安全。本文简要对新时期抢险救灾指挥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抢险救灾;新时期;指挥人才

在抢险救灾行动过程中,不仅要有相关的程序流程,还要有指挥员的指挥组织;不仅要有专业队伍的抢险行动,还要有与其相关的保障措施;不仅要有对群众的转移和保护,还需考虑在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等等。而要将这些工作做好全面科学的开展,最重要的是对其的组织指挥。科学合理的组织指挥需要指挥员的准确判断、正确决策,而抢险救灾行动的开展也需要指挥员通过对灾情的准确分析,进而提供出准确的数据,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等[1]。由此可见,指挥人员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责任重大,因此国家需重视对组织指挥人员的选拔和培养。

一、我国抢险救灾人员现状

抢险救灾人员是组成抢险救灾队伍的主体,我国抢险救灾人员资源并不丰富,且在对专业人员的选拔与培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队伍中文化层次分布不均衡,对专业人员重视程度不一。低文化层次人员都集中在了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而高文化层次的人员都分布在了机关,造成了抢险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偏移,抢险工作人力资源的配置失衡。抢险人员转岗的年轻化,造成了后备力量的短缺,严重限制了抢险救灾队伍的发展;其次,吸纳人才的渠道不畅。抢险救灾的队伍急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但由于吸纳人才的渠道不通畅,致使队伍中专业人才匮乏。且抢险人员工作量大,性质危险,待遇却不尽如意,从而留不住人才;最后是综合型人才的匮缺。在抢险救灾队伍中,虽说他们专业技术懂很多,但明显缺乏法律、管理等综合知识,在救援过程中偏重技术,而在协调沟通等方面明显欠缺。

二、新时期抢险救灾指挥人才的培养模式

(1)新时期指挥人才应是掌握扎实理论的知识型人才

新时期指挥人才的知识构成主要包括:第一,要掌握最新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现代科学、消防科学、思维科学,尤其是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专业知识;第二,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科学文化知识;第三,掌握与指挥专业相关的知识。新时期指挥人才应尽可能的掌握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在抢险过程中,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全局,从国家政治的高度来掌握进程,以便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保障抢险救灾行动的进行。

(2)新时期指挥人才应是具备开拓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现代人才学》中提到人与人才之间最基本的区别在于:人才是一群具有创新能力和素质的人。人才所进行的实践活动是具有创造意义的,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是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样,传统指挥人才与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根本区别也在于开拓创新能力。在抢险过程中指挥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敢于向科学标准提出怀疑和批判,有创新的信心和魄力,这对于打造一支高效率、高质量的抢险救灾队伍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3)新时期指挥人才应是具备谋划统筹能力的谋略型人才

在抢险救灾争分夺秒的过程中,指挥员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的多少。然而,在灾害现场的各类情况瞬息万变、各种事故层出不穷的条件下,指挥员要及时准确的做出判断与决策决非易事,所以指挥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观察细致、判断准确。指挥员要善于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捕捉各种细微、稍纵即逝的信息,为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统筹提供可靠依据;2.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科学预测。在抢险救灾支离破碎的灾害现场,利用捕捉的信息加以連贯处理,得出全面的结论,科学预测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减少伤亡损失;3.果断决策、灵活应对。在灾害现场,必须“先计划后出动”,不能在对灾害现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救援,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指挥员必须果断快速的做出正确决策,灵活应变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4)新时期指挥人才应是具备优秀身体心理素质的坚实型人才

新时期指挥员必须要具备坚硬的体质和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够经受住恶劣环境和巨大压力的双重考验。美国西点军校考夫曼校长强调:“身体素质在紧要关头决定着人的生死存亡”。在进行救援过程中,指挥员必须要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尽可能的减少寒热、疲惫、饥渴等因素带来的生理影响,保证在恶劣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与统筹;除了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外,新时期指挥员还必须具备健康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与自然战斗的过程中指挥员需要面对迷茫的信息环境、猝不及防的打击、无法预料的二次灾害等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冲击,这就对指挥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任务多么复杂,指挥员都必须时时刻刻承受住巨大的压力,坦然面对,保证其决策的果断性和正确性。

(5)新时期指挥人才应是具备坚强意志毅力的精神型人才

要想成为新时期的指挥人才,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是其必备的首要品质。心理专家曾指出,在重大灾害和战争中,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以及持续传来的死亡消息等惨烈场景,许多指挥员都会心理压力骤然加大,甚至还有部分指挥员会出现抑郁、恐惧、厌倦、急躁等心理反应[2]。虽说这些反应是正常的,但作为队伍的核心领导力量,这些负面情绪很容易在队伍中引起传染,从而影响队伍的整体战斗力。相反,若指挥员可以将其热情、意志及毅力灌注到队伍之中,就会激发出队员高昂的战斗热情。

三、结束语

总之,指挥人员在抢险救灾中责任重大,抢险救灾的效率高低不仅可以直接反应出当地政府的能力水平,还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国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威望。因此,要想加快抢险救灾队伍的发展脚步,最大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损失,必须站在新时期的角度上培养新型抢险救灾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飞.武警部队抢险救灾指挥保障探析[J].武警工程大学学报,2015,(01):15-16

[2]赖巧霞,邱俊才.抢险救灾行动中恐惧心理的疏导[J].今日健康,2014,(01):23-24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如何加强新引力和凝聚力
新时期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探讨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酒店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大庆油田企业青工培训的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