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女性道德状况调查

2015-08-04李桂梅欧阳卓灵

伦理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被访者比例道德

李桂梅 欧阳卓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的道德生活和道德状况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要求我们必须予以把握和了解。为此《当代中国女性美德建设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6-10月对我国女性道德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有关调查的说明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选择类型抽样的方式,将全国分成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同时兼顾了城乡分布,进行了大致的分层,选取了广东、山东、重庆、湖南、湖北、贵州六个地点。其中广东的广州市、湖南的长沙市、重庆为城市样本,山东烟台、湖北孝感、贵州毕节为农村样本。调查的对象是各地的城乡居民,并且考虑了社会分层,包括性别、婚姻、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不同成员间的分布。本调查问卷一部分由调查者入户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由调查者按照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完成,一部分是在调查者的指导和解释下,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作答后收回问卷,比较好地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共发放问卷754份,回收有效问卷734份。

本次调查的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的基本情况,呈现七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受教育程度、地区、城乡。第二部分为具体的调查内容,该部分设计了40个问题,一是女性家庭美德的调查;二是女性职业道德的调查;三是女性社会公德的调查;四是对中国当代女性道德的总体看法的调查。

本调查的访谈提纲面向男性和女性共设计了9个大问题,虽然问题切入点不同,但关注点大致相同。本调查以个别访谈方式进行,访谈材料的获取采取现场录音、事后整理的方式获取。具体而言,本次访谈对象共37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25名。

调查结果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女性道德总体状况良好

1.女性道德的总体状况较好

在回答“当前中国女性道德总体状况的评价”这一问题时,其回答“很好”的占4.7%,“比较好”的占58.5%,两者合计为63.2%,即女性道德总体状况比较好,回答“很不好”的仅占总人数的1.9%,见图1。

图1 对当前中国女性道德品质现状的总体评价(%)

2.女性的家庭道德状况好

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而女性家庭道德如何,对家庭生活至关重要。我们设置了18个题目考察女性的家庭道德状况。

(1)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不容置疑,女性以自己的能干和善良获得尊重

在回答“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这一问题时,回答“极为重要”的占66.1%,“比较重要”的人数占30%,两项回答人数合计高达96.1%,可见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人们公认的。人们对女性评价用得最多的是“能干”、“善良”两个词汇,分别占被访者的41.5%和31.2%。女性以自己的勤劳、善良品质赢得人们的赞美。

(2)女性的家庭地位提高,夫妻人格平等相互尊重

在调查中设置了3个题目考察,一是家务劳动承担,二是家庭事务的决定权,三是夫妻相互之间的沟通。

女性家务劳动时间有所减少。据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结论显示,88.6%的人赞同“男人也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但真正落实在行动层面的还只是一部分人,目前家庭的大部分家务仍然是由女性承担。我们的调查也显示,49%的人认为家务劳动方面还是女性承担多,34.4%的人认为男女在承担家务劳动方面差不多,仅有16.6%的人认为男性承担多。而且数据表明,城乡无明显差异,城市“男女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比例为33%,农村为35.8%。当然由于男性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女性获得了一定的解放,女性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还是有所减少。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也表明,无论是城镇还是在农村,女性的家务劳动的时间都明显地减少。1990年中国城乡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分别为每天223分钟和290分钟,2000年分别为213分钟和264分钟,2010年分别为170分钟和190分钟。[1](P367)

女性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表示满意。在家庭大事如买房建房、投资贷款和孩子升学等方面共同商量的比例分别为78%、76%、80.8%。具体参见图2,从表中可以看出,除家庭日常开支主要由妻子作主外,其他家庭事务均由夫妻双方共同商量。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感到满意。

图2 在家庭事务的决定上,夫妻或父母的意见占比(%)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也显示,85.2%的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表示比较满意和很满意。

夫妻之间绝大部分能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们通过设置3个问题来体现这一点。在“配偶能倾听你的心事和烦恼”这一问题上,73.1%的人回答是肯定的,其中男性回答肯定的占73.8%,女性占72.7%。在回答“重要的事情上配偶会征求你的意见”时,88%的人回答肯定,其中女性回答肯定的达89%,男性占87%。在回答“你想做的事一般能得到配偶的支持”时,77.8%的人表示肯定,其中女性回答肯定的达77.9%,男性占77.4%。从数据中非常欣喜地看到中国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平等、和谐。

(3)女性的性道德意识觉醒,性道德呈现宽容的趋势

女性很注重性生活在婚姻中的地位。在问及性关系和谐对夫妻关系的影响时,被访者中有近七成的人认为有影响,其中男性的比例为70.6%,女性比例为68.9%。两者的比例不相上下,说明现代社会人们注重性生活对婚姻关系的作用,尤其是女性的性意识和性权力觉醒。另据徐安琪研究员2008年的调查,有六成的人接受“在夫妻性生活中得到快乐、满足的婚姻才是美满幸福”的观点,而且无性别差异。[12](P145)

女性对婚外情的处理更加理性。在问及“丈夫或妻子有婚外情怎样处理”这一问题时,被访者选择离婚的只有18%,其中女性的比例仅为16%,男性比例为20.6%,选择不打算离婚的人数为74%,而其中女性选择不打算离婚的有76.1%,男性为71.9%。而1997年中国妇女价值观念课题组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约36%的女性选择坚决离婚,约57%的女人不打算离婚。[3](P182)从这里看出,与我们的调查数据相比较,到2013年,女性选择离婚的人下降了20%,而女性选择不打算离婚的人数则上升了约20%。这说明当代女性对婚外情的问题的处理更加冷静、理智。

在对非婚性行为评判时,女性观念呈现出多元化。

女性对自身婚前性行为大都比较宽容,反对的比例极低。对女性婚前性行为反对的占13.8%,其中女性11.5%。男性为16.9%。认为“双方愿意无可非议”的被访者有26.4%,其中女性占23.9%,男性占29.9%,回答“满足情感需要可以理解”的有13.4%,其中女性为13.4%,男性为13.3%,回答“属于个人隐私不做评论”的人有24.8%。其中,女性占26.6%,男性为 22.4%(见图 3)。

图3 如何看待女性婚前性行为(%)

可以看出女性在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还是比较开放的,反对的比例比男性要低5.4个百分点。而且女性年纪越轻,对婚前性行为的认可度越高,反对的越少。其中18岁及以下反对的占4.3%。19-25岁占17%。26-35岁的占23.4%。这也就能够解释现在年青人对未婚同居、试婚等行为基本能够接受。

女性有近一半人对婚外性行为持反对态度。对女性婚外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被访者有47.7%,其中女性比例为44%,男性为52.6%,认为“属于个人隐私不做评论”的被访者有24.3%,其中女性占26%,男性占22.1%,。回答“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做”的有10.5%,其中女性比例为10.8%,男性比例10.1%从这里可看出,女性对婚外恋的态度是比较明确的,持反对态度的有近一半,但不可忽视的是持宽容态度的也有36.8%。

女性对功利性性行为表现出令人意外的宽容。在涉及“你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一部分女性为金钱或其他目的傍大款”这一问题时,调查显示明确表示反对的只有25.1%,其中女性占的比例为24.5%,男性为26.1%,有41.9%的人认为这是个人私事,不予评论,女性比例为45.3%,男性为37.5%,21.5%的人认为只要双方愿意无可非议,女性为20.1%,男性为23.5%(见图4)。这个数据有点令人不安,有69.8%女性对女性的功利性性行为表现出基本认可的态度,这个比例比男性还高2个百分点。

图4 对当今社会一部分女性为金钱或其他目的傍大款的看法(%)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女性性道德观的变化。这一方面反映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性观念的开放,对性的宽容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女性性道德选择的自由,女性自己有性的自主权,不再谈性色变。但一部分女性对性的随意态度必须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思考。

(4)女性在抚育孩子方面比较称职

88.4%的被访者都肯定母亲在抚育孩子方面称职,其中回答非常称职的比例达29.6%,比较称职的比例达58.8%。两者合计认为称职的比例为88.4%。回答不称职的只有9.7%。在教育孩子上绝大部分母亲都采取了正确的方式,在回答“孩子犯了错误,你的母亲或妻子怎样处理时”这一问题时,86.1%的被访者都回答“选择了耐心教导,让他知错就改”(见图5)。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基本是母亲的职责,在抚育孩子方面女性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图5 对孩子犯错的处理方法(%)

(5)女性与婆婆相处较好

婆媳关系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家庭中最敏感的问题,处理得好不好直接考验女性的道德素养和智慧。今天社会新一代媳妇都受过较好的教育,有一定的素养,在处理婆媳关系上大都做得比较好。

我们的调查也表明,66.9%的被访者认为女性的婆媳关系处理比较好,其中男性占68.6%,女性占65.7%。即使有些矛盾,也能通过妥善的方式处理。在回答“如果和公婆闹了矛盾,媳妇会怎样做”这一问题时,选择“相互尊重、妥善处理”的有54.1%,其中女性为57.5%,男性为49.5%,选择“通过丈夫协调矛盾”的为17%,其中女性比例为16.3%,男性为18%。选择这两种处理方式的人合计为71%,其中女性比例为73.8%,男性比例为67.5%。

做比较分析时发现,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处理婆媳关系时,能相互尊重、妥善处理的比例越高。小学文化及下以选择相互尊重、妥善处理的比例为4.4%,初中文化的为16.6%,高中为21.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47.6%。从城乡来看,农村女性选择相互尊重、妥善处理的处理方式的有33.9%。而城市比例为66.1%,高出农村22个百分点。可见,农村的女性在处理婆媳关系上需要继续努力。

(6)女性的邻里关系基本和睦

中国人一直十分重视邻里关系,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家庭伦理传统——睦邻传统。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就反映出国人对邻里关系的关注。

从我们的调查数据看,女性与邻里关系比较和谐。在回答“女性与邻里关系如何”这一问题时,回答“关系融洽、相互帮助”的有39.9%,回答“关系一般,基本和气”的有56.1%,两者合计为96%。回答“关系淡漠、互不往来”的只占2.5%,回答“关系紧张有时争吵”的仅有1.5%。这说明现代社会邻里关系虽不像传统社会那样亲密,但也很少存在紧张的状况。一般而言,邻里之间都能理性地和谐相处。

(7)女性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品质与家庭幸福关联度最大

在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女性哪些品质与家庭幸福相关”的题目(七项限选三项),排在前三位的回答分别是:选择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为64.5%,选择夫妻相互尊重、关系和睦的为24.5%,选择勤劳节俭,操持家务的为19.3%(见图6)。从这里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家庭幸福与女性个人的品性密切相关,女性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女人最重要、最受人喜爱的品质。

图6 与家庭幸福相关的女性品质认可度(%)

2.女性职业道德状况较好

现代社会女性已走出家庭,广泛参与社会劳动,并对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女性在自己的职业生活领域展现了哪些道德?哪些品性对女性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我们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女性在职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回答“女性在职业领域扮演的角色是否重要?”这一题目时,35.6%的回答极为重要,53%的回答比较重要,两者合计回答重要的共有88.6%,回答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只有6.1%(见图7)。

图7 对女性在职业领域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性的认识(%)

(2)女性的职业成就动机较强

这可以从多组调查数据中得到解释。

在回答“女性参加社会劳动的目的”(六项限选三项)的问题时,女性认为第一目的是“维持家庭和自己的生活”(45.9%),第二目的是“经济独立”(35%),第三目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32.3%)。可以看出女性有较强的职业成就动机。

具体而言,文化程度越高,实现自己理想的愿望越强烈,大专文化以上有36%的女性认为工作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小学文化的只有22.2%,未婚女性职业成就动机高于已婚女性,已婚女性认同工作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有32.2%,而未婚的比例为35.7%,城市女性职业成就动机高于农村女性,认为工作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分别为35%和30.4%,科教文卫专门技术人员的职业成就动机高于其他职业,认同工作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比例为35%。

在回答“丈夫的收入能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你是否赞成妻子做全职太太?”这一问题时,近四成(39.7%)的女性明确表示不赞成,另有35%的女性持无所谓的态度。具体分析得知,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不赞成做全职太太的比例越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不赞成的比例为6.7%,初中为12.9%,高中/职高的不赞成率为20.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赞成的比例为59.5%。城市女性不赞成的比例高于农村,城市为68.7%,农村为31.3%。从年龄上分析,女性不赞成做全职太太比例最高的人群是19-25岁的人群。 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年轻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她们的独立意识很强,渴望有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生活充实。

(3)女性在职业生活中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

如图8所示,在回答“女性在职业生活中展现了哪些道德”(五项限选三项)这一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是:38.5%的人认为女性有责任心、尽职尽责,32.8%的人认为女性有上进心、积极进取,20.2%的人认为女性遵纪守法、服从安排。这肯定了女性对事业的追求。

在回答“女性取得职业成就的主要原因”(八项限选三项)这一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女性自己努力上进”,占被访者的76.5%,第二位的原因是“女性自身有职业追求和抱负”,占被访者21.3%,第三位的原因是家人的支持,占被访者的15.6%。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说明中国女性在60多年男女平等的制度保障下,已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在各行各业努力拼搏,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8 对当代中国女性在职业领域展现出的道德的认同度(%)

3.女性公德状况较好

今天的女性已全方位进入公共生活,在公共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她们的公德状况如何?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女性社会公德素质较好

如图9所示,64.5%的人认为女性在公共生活中表现比较好,其中很好占5.5%,比较好占59%。

图9 对女性在社会公共场所的表现认可度(%)

其中女性回答好(很好、比较好)的比例为65.4%。男性回答好的比例为62.9%。农村回答好的比例为47.1%,城市回答好的为77.5%。调查分析可知,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女性在公共场所的表现评价越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认为好的比例为73.7%,高中/中专/技校等文化程度认为好的人数为65.5%,初中文化程度为的51.2%。

而女性在公德方面做得好的几个方面(见图10)是遵守秩序(31.3%)、助人为乐、关爱他人(28%)、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1.8%)。

图10 对女性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的认可度(%)

(2)女性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积极

在回答“您身边的女性是否主动参与捐款、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这一问题时,28.6%的人回答有时参与,14.8%的人回答经常参与,偶尔参与的为31.2%,合计参与的有43.4%,完全没有参与的为25.4%。超过5成的人认为女性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见图11)。

图11 对身边女性是否主动参与捐款、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的认知(%)

农村居民回答“女性经常参与”的为6.8%,城市居民回答“女性经常参与”的为20.7%。城市女性经常参与公益事业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见图12)。这可能是因为城市社区和单位在公益事业方面有组织性,号召力较强,相反农村由于人员流动,在公益事业方面可能缺乏组织性和号召力。

图12 对近三年来身边女性是否主动参与捐款、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等的认知(%)

据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第三期调查显示,与2000年相比,女性参加捐款、无偿献血、自愿者活动的比例有所提高,2010年的比例为47.6%,比2000 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1](P302)

(3)女性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方面有一定的主动性

调查显示,肯定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主动给所在单位/社区/村提建议”的人数有21%,肯定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政策建议”的人数有17%,肯定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主动在网上就国际事务、社会事件等发表评论和参与讨论”的人数有25.4%。

从职业比较分析中发现,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科教文卫专门技术人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比较积极。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主动给所在单位/社区/村提建议”排在前三位的人员为: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科教文卫专门技术人员、个体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 50%、30.2%、27.5%;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政策建议”的人员排在前三位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25%)、企业管理者(20.7%)、私营企业主(18.8%);“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主动在网上就国际事务、社会事件等发表评论和参与讨论”排在前三位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41.6%)、科教文卫专门技术人员(30.2%)、学生(30.1%)。从这里看出,女性公职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科教文卫专门技术人员)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比其他女性要高。

从年龄上看,青年女性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比较热心。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主动给所在单位/社区/村提建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36-45岁的人群(28.5%)、26-35岁人群(25.3%)、19-25的人群(22.2%);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政策建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是36-45岁的人群(20%)、26-35岁人群(20%)、18岁的人群(15.4%);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主动在网上就国际事务、社会事件等发表评论和参与讨论”排在前三位的是19-25人群((34.9%)、26-35岁人群(27.5%)、36-45岁的人群(21.8%)。可以看出36-45岁的青年女性(45岁以下)对单位、政府和社会的问题最关注,可能这一部分人作为社会和单位的骨干力量,已经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和地位,拥有一些话语权。而在网络上就社会问题发表评论和讨论的人数比较多的是19-25岁人群,年轻越轻,对网络的利用频率越高。

从教育程度看,女性文化程度越高,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越高。回答“您身边的女性近三年来主动给所在单位/社区/村提建议”排在前三位的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3.7%)、初中文化程度(21%)、高中文化程度(17%);回答“近三年来您身边的女性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政策建议”排在前三位的是初中文化程度(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8.9%)、高中文化程度(11.9%);回答“您身边的女性近三年来主动在网上就国际事务、社会事件等发表评论和参与讨论”排在前三位的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3.2%)、高中文化程度(24.3%)、初中文化程度(14.3%)。很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的公民意识越强,政治参与热情也随之高涨。

我们的调查结论与2010年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结论基本一致。

4.对传统女性美德和现代女性美德的认知

(1)人们对传统女性美德的认同度非常高

我们将历史上的传统女性道德的内容列入表格,供被访者选择。有近94.9%的人选择“贤妻良母、孝敬老人”,94.2%选择“勤俭节约、持家有方”,94.1%选择“温柔体贴、宽容善良”,其余的选项都各有80%以上的人选择(见图13)。

图13 对我国历史上的传统女性美德的认知(%)

在回答“我国传统女性美德是否有继承的必要”这一问题时,77.2%的人认为有必要(很有必要、有必要、有一定的必要)继承传统女性美德,认为有的可以继承、有的不需要继承的为20.6%,只有0.6%的人为完全没有必要继承。传统女德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

(2)人们首推的当代女性美德是温柔体贴

人们认可的当代女性美德(七项限选三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知书达礼;第二,相夫教子、善于持家、甘于奉献;第三,独立自信、果断坚韧、勇于负责(见图14)。

图14 对当代女性美德的认可(七项限选三位)(%)

三、当前女性道德及其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1.女性在家庭道德方面的不足

女性在家庭生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依赖性强、对长辈缺少关爱、对丈夫猜疑。

在回答 “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八项限选三项)这一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依赖性强、不愿在经济上独立(49.3%),对长辈缺少关爱,不孝敬老人(16.4%),胡乱猜疑,对丈夫缺失起码的信任(13.2%)(见图 15)。

图15 对当代中国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有待改进方面的认知(%)

2.女性在职业道德及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调查显示:女性在职业生活中存在工作敷衍、得过且过的情形,一部分人只做份内事不管其他,迟到、早退现象比较明显。在问题“当代中国女性在职业领域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七项选三项)的调查中,排在前三项的见图16。

图16 对当代中国女性在职业领域方面有待改进的认知(%)

女性职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不利因素主要体现为:一是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有待加强,二是女性的职业环境有待优化。

从调查数据看,我国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还有一定的市场。有56.6%的被访者同意“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53.9%的被访者认同“挣钱养家主要是男人的事情”,49.9%的被访者认为“丈夫的发展比女人重要”,45%的被访者赞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见图17)。另据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男女比例也比2000年分别提高10.5和10.7个百分点,女性的认同度比男性高[4](P540),这说明整个社会的传统性别意识有所回潮。

图17 对一些与性别有关观念的认同度(%)

从图18中呈现的数据看,女性的就业环境亟待改善。这表现在,在最近3年中,有56.9%的被访者遇到过“只招男性或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男性”的情况,58.8%的被访者遇到过“同等条件下男性晋升比女性快”的情况,62.4%的被访者承认“在技术要求高/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男性比女性多”,有74.5%的被访者承认“同职级女性比男性退休早”。

在回答“职场上有没有重男轻女现象”这一问题时,68.8%的人认为有重男轻女现象,其中女性占71.8%,男性占 64.6%。

图18 对有关男女平等现象的认识(%)

3.女性公共生活道德方面存在某些不足

在回答“女性在公共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六项限选三项)”这一问题时,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第一贪小便宜,第二搬弄是非,第三自私自利、轻视或侵犯他人利益(见图19)。

图19 对女性在公共生活中行为不妥方面的认知(%)

4.女性道德问题较严重的领域是性道德领域和公德领域

从我们的调查看,人们认为女性道德问题比较严重的领域是性道德领域和社会公德领域(见图20)。

图20 当前女性道德问题最严重的领域(%)

相应地,人们在回答“不能忍受的女性行为和现象主要有哪些(十项限选三项)”这一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是爱慕虚荣、盲目攀比、贪图享受(60.6%),第二是说三道四、搬弄是非(19.1%),第三是性关系随意(11.7%)(见表21)。其中爱慕虚荣、盲目攀比、贪图享受是引发性关系随意的一个重要原因,说三道四、搬弄是非是公德素质不高的表现,因而人们不能忍受的女性行为主要还是集中于性道德领域和公德领域。

图21 不能忍受的女性行为和现象(%)

5.影响女性道德建设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为女性发展提供的支持不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在调查女性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七项中限选三项)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49.6%的人认为“社会为女性发展提供的支持不够”,29.8%的人认为是“社会环境尤其是传媒的影响”,21.8%的人为是“女性自身的原因”(见图22)。

图22 影响当前中国女性道德建设的原因(%)

在访谈中我们询问了一个问题“你对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法规熟悉吗?”所有反馈的结果是除少数女性知道有这部法律外,绝大部分女性不知道这部法律,也不知悉其内容,更谈不上如何利用法律维护女性自身的权益。这既需要社会大力宣传普及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为女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也需要女性提高自身的主体性。即使少数女性知晓有关妇女权益保障法,但对该法作用的评价却不高。她们认为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法规大多是原则的概括,缺少程序上的保障和具体实施机制,制约其作用的发挥,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公众尤其是女性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也许这正是公众认为政府对女性发展支持不够的原因。

6.女性道德的建设的主要对策是国家和社会应该为女性道德建设创造条件

如图23、图24所示,在回答“您对当前中国女性道德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这一问题时(八项中限选三项),排第一位的意见和建议是“重视制度设计,提供保障”(52.2%),其中男性回答者比例为57%,女性为48.9%。排第二位的是“社会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尊重女性”(32.4%),其中男性回答者比例为32.1%,女性回答者的比例为32.7%。排第三位的是“女性自身提高道德修养”(22.1%,),男性回答者比例为23.1%,女性为21.4%,从调查的数据看,大家普遍认为制度保障、社会环境对女性道德建设非常重要。没有社会的支持,女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广阔的空间。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不论农村还是城市,不论年龄大小、受教育程度如何,都认为现代女性及其家庭要过上幸福生活,女性自己必须有较高的道德素质。略有差别是表现在性别上,男性在女性道德建设上更强调继承中国传统的女性道德,而女性更为强调男性的支持,分别列为建议的第五位。

图23 对当前中国女性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图24 对当前中国女性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调查对象性别)(%)

四、简要结论和建议

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当前我国女性道德的总体状况较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积极投身改革大业,在职业生活中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表现出较强的敬业精神。在公共生活领域,我国女性的公民意识不断提高,踊跃参加各项公益事业和活动,在公共事务中有自己的话语。女性在成功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的同时,一直在家庭生活中担当极其重要的责任,为家庭的和谐幸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女性在性道德领域和社会公德方面还存在不近人意之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制度,保障女性的权益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制度赋权,女性各方面的权益得到维护,女性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度不断变革,在维护女性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女性道德建设提供了保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就业为例,尽管我国立法规定禁止就业中实行性别歧视,但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招聘、薪资方面实行隐蔽的差别对待的现象时常存在。对于实行就业歧视的单位如何惩戒和处罚,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而使得政策缺乏操作性,女性平等就业权利无法得到保护,女性的经济地位难以保证,道德人格难以形成。在制度保障方面我国政府还需要增强制度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凸现制度的性别敏感度,这是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2.规范传媒,坚持正确导向

我们正处于大众传播的时代。现代人被动地生活在由大众传媒话语主宰的符号社会里。不仅传媒传递的内容而且媒体的类型本身,都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可以左右公众意见的强大力量。不可否认媒体和广大传媒工作者在宣传男女平等、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促进妇女发展、弘扬女性道德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受传统男权文化、商业化对女性歧视的影响,作为社会意识载体的大众传媒并没有用均衡的方式描绘女性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社会的贡献,相反也或隐或现地传播着性别歧视的内容。大众传媒要调整广告及影视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减少并逐步消除消费女性的商业化行为,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营造公平竞争、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

3.强化女性主体意识,倡导自立自强

道德建设需要发挥女性的主体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唤醒了女性的主体性意识。但这一次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大不相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主要以男女平等、平均主义等方式调动女性“主人翁”的积极性;而市场经济时期,则以机会平等、优胜劣汰的方式鼓励女性参与竞争。这一经济形式为女性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但一部分女性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影响,完全成为男性、金钱和物质的附属,丧失了人的主体意识,导致道德沦丧。因而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加强女性自身的道德修养,强化女性的自立和自强意识,是当代女性道德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和关键。

[1]宋秀岩.新时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上卷[M].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

[2]徐安琪.转型期的中国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3]陈方.失落与追寻: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变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宋秀岩.新时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下卷[M].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被访者比例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人体比例知多少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