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职工创新的强劲引擎
2015-08-02周志军
文/周志军
打造职工创新的强劲引擎
文/周志军
周志军,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上海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市青联副主席。曾任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外加长期的工会工作经历,令他在职工创新问题上兼备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笔谈链接
职工创新,应当成为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我们常说,当前我国处在“三期叠加”阶段,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逐步呈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从哪里来?出路就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然,创新是分类分层的。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职工创新更多地指向普通一线职工的创新创造,这类创新创造是整个国家、民族创新的基础,是全社会创新的活力所在,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等的重要基石。
重视诚实劳动、勤奋劳动,更要重视劳动中的创新创造。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我们不仅要重视职工创新对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意义,同样要重视其对于共享发展的价值。我们要避免一种认识误区,就是以为美好生活是等来的、是自然获得的,是必然实现的经济增长的当然副产品。生产生活的发展必然由劳动来推动,美好生活是由勤奋劳动而创造的。未来不论生产方式如何改进变化,财富也都必须经由劳动创造。我们大力宣传劳动的价值,其意义正在于此。然而在今天的背景下,这样的劳动是应该以创新为重要权重的。近年来,高端制造业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回流给我们敲响警钟,低成本劳动密集型增长已难以为继,欲获得新的工业乃至服务业发展,必须注入更高的技能水平、更多创新素养,充分激发广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工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才能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才能使共享发展具备充沛而不竭的来源。
职工的创新创造是推进上海城市创新的重要基础。当前,上海正在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市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科创中心建设的总的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文件,到2020年科创中心建设必须形成基本框架。这个目标的实现,既取决于国家级的科学中心的落地、重大项目的推进、核心技术的突破,也包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形成。其中专门强调了职工创新创造活力的意义,这也是我们认识职工创新重要性的一个重要纬度。在广大职工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无穷的创造力,我们要以职工创新的蓬勃发展,夯实整个城市的创新基础,有力推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化。
必须着力建立健全职工创新创造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新形势下,推进职工创新必须打破瓶颈,必须解决一些企业和职工缺乏动力、积极性不够高的问题。职工一方的创新动力恐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评奖、表彰,在加以精神激励的同时,应有更加有力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上海科创中心调研时我们就深刻地认识到,在整个创新链条中,创新活动是源头,但创新的动能是受成果转化制约的,而成果转化的核心是成果收益的分配权、处置权。如果在结果体现上没有良好的机制,源头的创新其动能就不足。为此,必须在股权、分配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机制,让职工创新有“名利双收”的效应。这是很关键的问题。企业一方则有一个内生动力和外部压力的双重问题。所谓内生动力,就是这种职工创新的推动不仅仅是为了响应号召,不仅仅作为一项活动,是装装样子、做做门面的,更应该是有实际效益的,对企业确实有利的。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出自创新本身的实用性。以色列被称为创新创业的国度,蕞尔小国,创新成果斐然,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创新始终立足于实用,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我们的职工创新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五小”,常常不是在高大上的实验室里完成的,而是在车间工地和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这个传统必须坚持和发扬,使职工创新真正体现在技术改良、工艺改造上,体现在效益增加、企业增收上,这样企业的内生动力才会增强。同时,要强化外部压力,就是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保护创新,遏制因抄袭、简单仿制就可获得巨大收益的社会现象,建立对于企业走创新之路的引逼机制。
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高职工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主旋律”,要“不断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空间,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对于职工创新而言,总书记的讲话蕴藏着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就是职工创新肯定是依托于知识和技能的。当前一个令人担心的现象,是在某些地方、某些行业,技能工人在整个职工队伍中的占比、高技能职工在技能工人中的占比不高,甚至还有不升反降的现象,社会上也有轻视技能的现象。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其中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占比分别为60%、35%和5%,而发达国家的这一占比是15%、50%、35%。知识水平和技能程度不高,对于推进职工创新是十分不利的,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教育改革、企业改革等的综合推动予以改进,为职工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
工会组织应在职工创新创造方面发挥自身的特点优势和独特作用。一方面,这是工会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做贡献的必然要求,是凝聚职工群众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的重要工作,是发扬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也是引导职工维护和拓展发展权的重要方面,是帮助职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劳动价值、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工会要通过自身工作更有力地推进职工创新创造。要推动健全职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等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和激励职工创新创造;要推动完善有利于职工创新创造、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使技术领军人才、业务发明能手、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等各类劳动者都能获得与自身能力和贡献相适应的合理报酬和待遇;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不仅要宣传职工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同时要宣传其对于企业发展、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意义,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切近感,在职工中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职工学习技艺、钻研业务、发明创造;要进一步树立典型,总结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经验做法,发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领军作用,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职工汇入创新的洪流。尤为重要的是,要加大服务力度,可以是工会自己做,也可以是利用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做,通过服务更好地帮助职工实现创新之梦,这既包括创新创造所需要的股权、专利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成果转化方面的对接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指导服务,还应包括尽可能提供的硬件设备平台服务。
把推进职工创新融入到推进群团改革工作中。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当前上海正在积极推进群团改革。群团改革的一个基点,就是要把握好各群团组织的基本定位,切实履行好其基本的、主要的职能,从而最广泛最紧密地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对于工会而言,就是既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同时又切实履行好联系服务职工的基本职责。职工创新正处在两者的结合点上,应成为群团改革过程中密切关注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