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英语专业在体育院校的现状分析

2015-08-02邹占徐兴茹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生源英语专业

邹占 徐兴茹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体育英语专业在体育院校的现状分析

邹占 徐兴茹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随着国际各大体育赛事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体育英语成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而出现。但是,在国内体育院校中开设的体育英语专业在生源、课程设置等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从市场需求来看,体育英语专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体育英语专业的发展在生源、课程设置、师资、资金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障碍。本文以武汉体育学院的培养方案为例,分析体育英语专业的现状,及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为下一步体育英语专业的改革提供借鉴。

体育英语 体育院校 改革 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也蓬勃发展。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瞩目,2010年又成功举办了广州亚运会,2014年在南京成功举办了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后我国还将继续申办和承办各类大型的国际赛事。这些国际性体育赛事需要大量既懂体育比赛规则又懂英语的组织管理人员、译员、联络员等各种工作人员,而体育外语人才的缺乏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英语在现代世界体育竞技舞台上扮演着官方语言的角色,并且在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交流等方面英语与其他语言相比也占据着优势,因此这方面的人才主要指体育英语方面的专业人才。自2002年成都体育学院第一个开设体育英语专业以来,国内相继有16所体育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着重培养体育英语方面的人才。然而,国内体育院校设置的体育英语专业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本文将就此进行探究,为体育英语专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

表1 国内各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开设

表2 武汉体育学院与上外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比较

表3 武汉体育学院英语专业专业本科各教学环节周数分配

表4 武汉体育学院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分配

表5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学分分配

1 体育英语的定义

何为体育英语?这一问题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回答。狭义地说,体育英语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传授体育科学和体育运动各项目的基本词汇与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在体育领域的专业英语能力,其中包括专业阅读、翻译、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

从广义的方面来说,体育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在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A Guide and Resource一书中,Jordan(1997)利用二分法将英语分为普通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又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体育英语主要为体育赛事服务,相关的方面的人才将从事体育赛场口译、体育训练翻译、体育赛事报道、会议口译、外宣口笔译、体育信息/资料口笔译等。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英语就符合职业英语的分类了。

2 现状

从2002年开始,全国相继有学校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或是在英语专业中开设了体育英语方向的学习,这些院校包括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院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知名体育院校。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05年之前,国内大部分的体育院校都开设了体育英语方向的专业,招生人数从几十到一百多不等。从笔者的调查与分析来看,这些院校的体育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体育方向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2.1 生源问题

在表1中,各个体育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控制在30-50之间,只有三所学校的招生人数超过了100,其中北京体育大学招生人数最多,为120人。单从体育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来看,这个数字是比较保守的。另外,体育院校大多数属于第二批次招生单位,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较一般高等院校低30%左右。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生源相比,体育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水平偏低的现象。生源数量少,英语水平较一般高校偏低,这两个问题是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存在的两大生源问题。

2.2 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体育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清晰。一方面要顾及英语,所以设置了很多英语专业的课程,另一方面又要加体育,所以又不得不舍弃一些英语课程,而开设一些体育课程。而目前所开的体育课程就相当于有关体育知识的科普读物,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体育组织》、《国际体育赛事》、《世界体育史》、《经典体育节目欣赏》等等,这些课程并不能称作是培养从事体育工作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英语课程不全面,体育课程无专业(吴贻刚,2005)。在表2中,武汉体育学院的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与上外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相比,前者就是把后者的英语课程综合了一下,后者更加细致一些,如武汉体育学院设置的是《英美文学》,而上外是《美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史》。其实,就其本质而言,两者的核心课程的相似度极高。

2.3 缺少相应的实践环节

何兆熊(2003)曾在《英语办学之我见》中提出过,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技能。英语技能的获得不仅仅在于书本的学习,更多的还需要实践的辅助。在此,还是拿武汉体育学院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来举例。从表3可以看出,实践的环节包括军事训练、中期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和专业实践,这些实践中并未强调和体育英语相关的实践。所谓的专业实习,也只有4周的时间。如果学校在教学中不安排相应的实践训练,依赖学生在暑期或是毕业前找到的应付学分的实践活动,体育英语的教学也就是英语教学加上体育阅读而已。

3 原因分析

体育院校的英语专业的生源水平不高,课程设置与一般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相似,没有特色。基于实践的专业反而没有专业的实践环节。体育英语专业发展现状中的这些问题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3.1 专业知名度和师资水平影响生源报考率

绝大多说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选择英语专业的时候,偏向于外语类院校,其次就是综合类院校,可能最后考虑的才是体育类院校。即使是对体育英语感兴趣的学生,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大多数也会选择外语类的院校,充分利用外语类院校的大环境,利用外部资源自我学习体育英语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学生既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能力,也有体育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目前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师资主要来源于原各项体育赛事和训练活动的翻译人员、国内各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师、体育院校原有的公共英语教师。这些教师与该学科或运动专项的教师相比,专业知识远不能满足开设课程的需要,再加上缺乏长期系统的体育英语专业化的训练,对于体育英语教学的规律认识不够深刻。另一方面,体育类学科或运动专项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上又缺乏经验,会影响到专业教学。学生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些问题。

3.2 办学定位上对体育与英语的关系表述不明

目前体育英语专业办学定位是“英语+体育”,提出的培养目标是: 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广泛的体育运动知识, 能从事体育外事、体育运动项目口译与笔译、体育信息研究、学校英语教学和对外体育交流活动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但其定位存在着与传统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重合过多的现象,未能突出专业特色。

从表2与表3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武汉体育学院英语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和选修专业课程的学分所占的总比例为28.3%,上外英语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和选修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为42.5%,两者相差了14.2%。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说,上外非常注重专业度,而本来专业度更高的体育英语在这方面做的反而不足,没有做到基础与专业的结合。从这一点来说,体育英语专业需要更多专业化的课程教学。

3.3 经费不足

英语专业应用性强,教学设施的投入量也就大。体育学院对于英语专业硬件设施的投入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是英语专业在体育院校内并不处于核心地位,招生人数较少,院校在分配经费的过程中,相较于其它专业,体育英语建设经费就显得较少。所需经费不足仍然制约其发展,尤其是在院系安排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如果需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的实践训练,经费的不足就会成为一个较大的障碍。

4 结论

从市场需求来看,体育英语专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体育英语专业的发展在生源、课程设置、师资、资金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障碍。如何培养出真正切合市场需求的体育英语专业人才,必须从生源、教学和实践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突出体育院校体育英语的特色与优势。如何改革?具体措施是什么?这将是笔者接下来探究的主要问题。

[1]Jordan,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A Guide and Resourc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何兆熊.办好英语专业之我见[J].外国语,2003,(2):46-50.

[3]吴贻刚.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5):90-93.

G807.03

A

2095-2813(2015)08(a)-0000-00

项目名称:综合院校体育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CWYH14-17。项目来源:四川省外语文学研究中心。作者简介:邹占(197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生源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跨省生源调控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